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殿下,属下送您回去吧。”孙青发现他们这位主子似乎是喝醉了,他可不敢放这位主子单独回去。虽然城里不会有什么危险,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是?
“不用担心,我没醉。”傅秋白没让孙青扶他,自己就站了起来。只是他站起来的时候身体晃了一下。
孙青赶紧的伸出手去扶着他们主子,“好好,您没醉。那边安排了马车,主子您到马车上去,属下送您回去小楼那边休息。”
“不用,我们走着回去吧。”刚吃了一肚子的东西,傅秋白觉得撑得慌,喊了严俊一块走回去。
孙青没得办法,只好跟着这两人一起走了。
一路上他们主子与严俊在说造船坊的事,孙青也听不懂这两个人在说什么,就在后面充当起护卫的角色了。虽然他现在当了这顺港城的城主,但是在他的心里,他一直都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保护他们殿下和陛下的护卫。
虽然城里建了城主府,不过城主府只是办公的地方,往日里孙青还是住在海边的小楼那边。那里是原先围着他们主子住的小楼建起来的一片小楼,以前是他们护卫们住的地方,现在就变成了留在顺港城这里的将士们住的地方。所以相比起城中心的城主府,还是他们在海边住的这一片地方比较热闹,也更加的安全。
严俊在这里也有一个住处,往日里他不住在造船坊的员工宿舍,就是住回这边的小楼。
“你们也早点回去休息吧,等明日再过来我这里一趟。”回到住的小楼这里,知道现在时间不早了,傅秋白就没有留这两个人。
送了他们主子回到小楼这里,知道这里还有护卫在,孙青也就没有留下来,跟他们主子道了别之后,他还送了严俊回去他住的地方后,才往自己住的地方回去。
第372章腊月
在船只回航的第三日,傅秋白就启程从燕北返回京城了。途中经过忻州的时候,他还到了国公府见了老国公一面,也见到了还留在忻州这里照顾父亲的小七舅。
只是当日他到国公府来的时间已经不早了,老人的精神看起来还未大恢复,因此他并没有在国公府这里待太久。只是问候了一声老国公爷,还与老国公爷说了几句话,就从国公府出来了。
严长安亲自送了傅秋白出来,走到门口的时候,他与傅秋白说了一句:“待到明年过了春,若是我父亲的身体没有大碍,我会去一趟京城。”
“好,我和韩凛在京城等你来。”傅秋白一下子就明白严长安这句话的意思了,他笑着应道。
两人在国公府的门口说了两句话,傅秋白就接过缰绳,踩着脚踏上了马。
当日他们在忻州城留了一宿,第二日一早就离开了忻州,踏上了回京的道路。
***
时间进入到了腊月,三九大寒天,是一年最冷的时节。
大雪持续下了七八天才停,雪停了后天并未转晴。京城这里的天还是阴沉沉的,冷风呼呼。
大街上的环卫工人们在扫雪,他们穿着官府发放给他们的冬衣和帽子,脚上穿着厚底的棉鞋,手上还戴着棉手套,每个人身上都穿着厚实的衣服才出来外头打扫街道。正是有了这一身棉衣和棉裤,他们才敢在三九寒天出来外面干活。
两个环卫工人一组,两人用小铲子把雪铲到小推车上,一路铲一路推着车往前走。
临近过年了,京城里头的百姓们也会自发的出来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净,以方便自家人出入,无意中也给扫街的环卫工人减少了不少的工作量。
今年天子早早的就下令,让各地的衙门通知和配合百姓们准备过冬的相关事宜,该修的房屋提前修好,当地衙门还给一些家里特别困难的百姓提前发放了过冬的粮食和棉衣,这笔钱都是从朝廷出的。
锦绣坊在各地的店铺在八月份就开始卖棉衣和棉靴了,这些棉衣和棉靴都是以最低的价格卖给普通的老百姓们。只要不是家里真的太穷的人家,都会买到锦绣坊去买几件棉衣或是卖一张棉被回家,最起码有了一张棉被,一家人不至于在寒冬里被冻死在家里头。
有了去年的救灾经验,京城的城门口外头支起了一个施馒头的棚子。困难的百姓可以凭借户籍证明到棚子处去领馒头,官府还会给这些困难的百姓们安排工作和去处。
当然,如果你只是想白拿官府的馒头而不干活,那不好意思,拿了三天,到第四天你就领不到馒头了。
朝廷以这样的方式来杜绝那些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懒人故意去吃官府的救济粮。
这一年不仅仅是京城这里有施馒头的棚子,下面不少县城的门口也出现了这样的摊子,大多都是由官府衙门安排的。
到了小年的这一天,京城的大街上的雪都已经是扫得干干净净的了,街上的商铺全都开了门做生意。尽管天气很冷,但是小商贩们还是出来街上摆摊做生意,附近的百姓们也挑着担子来城里卖东西。
年底的这个时候,街上多了许多卖对联的小摊子,这些小摊子的生意是最红火的。
附近卖其他东西的小贩们见到卖对联的摊子的生意这么好,心里都是控制不住的羡慕。
在街上摆着摊子卖鸡蛋的胖大婶就跟旁边的人说:“还是读书好啊。我要是会写字,就不用在这里卖鸡蛋,摆个摊子给人写对联,一天下来都能赚两篮子的鸡蛋钱了。”
“你还是好好卖你的鸡蛋吧。”旁边卖菜的大娘也不是看不起胖大婶,就是实话实说罢了。
胖大婶也就是这么说说而已,她也知道女子是不可能去读书的,书塾里头的先生都不收女娃。更何况她小时候,家里穷得都揭不开锅了,家中的几个兄弟都没有机会去读书,她一个姑娘就更不可能有机会去读书了。
不过她没有机会读书,她家里头的几个孙子可以送去试试不是?说不定能出一个读书人呢!
被卖菜的大娘瞧不起,胖大婶倒是也不生气,又凑过来继续跟大娘说话,“还是咱们这个新皇帝好啊。以前咱们进城来卖点东西,在城门口就得先掏钱了,进来鸡蛋都还没卖出去,收钱的人就来了,不给钱连鸡蛋都给砸地上去。现在好了,进城不要钱不说,卖鸡蛋也不用给摆摊费,多好的事啊。”
“嗯,是啊,现在谁不说一句咱们这个皇帝好呢。咱们的这个好皇帝啊,要长命百岁呐!”另一旁卖山货的老汉听到胖大婶在跟人聊天的话,也插了一嘴进来,感叹道。
这下次就连卖菜的大娘也不好反驳这话了。
若说世道变好,最先感受到的就是他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们了。现在出了门也不用担心路上遇到强盗劫匪,进了城卖东西也不用担心会遇到来伸手要钱的地头恶霸。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