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章 再访巴格达

作者:毒死不管埋 字数:2095 更新:2024-09-08 16:45:33

易卜拉欣没有在克尔曼沙赫停留太久,在象征性地分别给予优秀官吏和顺从氏族奖赏后,认为一切都井然有序的他不再继续打扰本地官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自克尔曼沙赫继续向西行进就能抵达最重要的省份之一——阿拉伯伊拉克。

这一大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经的平原有着颇为悠久的历史,只是过去的辉煌已然不再。即使不追溯至旭烈兀和其麾下的蒙古西征军所造成的破坏和全球气候变化及长期开发所造成的环境恶化,最近一个世纪频发的战乱和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对本地的生产秩序继续施加着伤害,就好似血友病患者那难以愈合的伤口一般。

因此,当易卜拉欣率领追随者击败表亲们,将外祖父的这一部分遗产收入囊中时,这片平原已非能够成为伊朗沙赫尔核心的膏腴之地。当时他所接手的两河流域虽说不上是赤地千里,可一个百废待兴是跑不掉的。

先前走马上任的水利监督官在对伊拉克剩余的水利工程及相关的航运和灌溉农业进行了系统全面地考察后,在给易卜拉欣的报告中是这样形容现状的:“还能正常运作的水利设施已经不足一半,诸多运河河道和水渠已经完全淤积堵塞,剩下的多数则维护不当,仅是堪堪使用。同时因为水利的损毁,下美索不达米亚的诸多耕地因为过多的盐分堆积而被废弃,改善以重新利用这些土地同样是重中之重……”

总之当时的两河流域就是问题多多,为此易卜拉欣是尽力挤出资金用于投资伊拉克的经济,对道路和水利设施的修缮是第一位的。

队伍沿着山路向西下降至阿拉伯伊拉克省辖区内的平原地带后,易卜拉欣开始亲眼观看这近十年来的持续投资建设的成果。

由于是平原地带,道路的修建成本比山区少了许多,再加上该省拿到了比其他行政区更多的拨款,由于巡游队伍本身的庞大,易卜拉欣能清楚地感受到此处的道路承载力明显高于洛雷斯坦省,几乎能够媲美同样是重点建设的京畿。

同时聚落的数量明显增加了,易卜拉欣回想了上一次前去巴格达时的沿途景象,然后与当下进行对比。原先大片的圈场乃至荒地都因为水渠的修复和拓展重新变回了产出更多的灌溉农场,种植着成片的大麦、小麦、鹰嘴豆、亚麻等农作物和小片且零散分布的作为副食的果蔬,椰枣树则点缀在河道边缘或是一小片空地上。休耕的耕地已经变为临时的牧场用于圈养牛、羊、驴、驼等,按照过去千年的经验,这些牲畜的粪便会被及时收集与人类排泄物混合堆肥用于保持地力。至于更大规模的圈场和畜棚则被移至村庄的边缘和其他水渠尚未延伸之处。

修缮水利设施一事得到了各地居民的支持,无论是新移民还是地主都看得到农业恢复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工程开支都由官府承担,被征调的劳工还有薪资可拿。

被派来两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师不仅想要恢复旧有的设施,还打算在修缮时进行改进,例如通过改善排水系统以减缓土壤盐碱化,以及为应对不稳定的水流量而大量修筑河堤、水库。

提到修缮水利设施就不能不提到新增的人力,有人才有修筑河堤和水渠的劳工和伺候土地的农民。除去靠本地人自己生,易卜拉欣所能实行的办法便是依靠移民,靠外来人口进行填充。

外来移民的人口可谓是五花八门,有来自西方的什叶派移民,他们出于对新兴什叶派政权的仰慕而希望能够逃离故乡的宗派纷争——尤其是掌权者多是逊尼派。并且纳杰夫和卡尔巴拉两处圣地都在下美索不达米亚,这增加了伊拉克对宗教移民的吸引力。圣地周边的聚落成为他们定居的首选地,外来移民的涌入让本地居民感到不安,好在官府妥善的安置没有酿成新旧居民间的巨大矛盾。

相比之下,在数量上占大头的定居游牧民和山民就是抱着更纯粹的经济利益而来的——计划被重新利用的土地直接分配给劳动力,役畜可以从官府处租用,首年免税,还有银行提供比地主良心得多的贷款。

同时易卜拉欣还下达了一些难以完全落实的保护农民的法令,包括强制规定地租上限,减少强制劳役等。但出于劳动力依旧稀缺的大环境,土地对其的束缚没有减少,农民的迁徙受到限制。

这些有利条件成功促进了下美索不达米亚的经济增长,其农作物产出和人口每年都在增加,粮食贸易重新活跃起来,商队将两河流域产出的粮食外运换来本地产出较少的建筑石材、木材、燃料和金属等货物。

同时农业增产还带动了磨坊的扩张,例如巴格达城扩建和新建数个水利磨坊以确保每天加工的面粉能够满足新增的需求。在完成地产调查后,这些磨坊和巴扎铺面的租金收入被一并划归本地的清真寺作为宗教基金的一部分。

水利设施的修缮不仅拯救了奄奄一息的灌溉农业,同时还改善了航运条件,各种水路连接着整个下美索不达米亚,货船通过天然河道和运河穿梭在巴格达和巴士拉之间的任意河港,来自波斯湾的进口货物和沼泽地带的芦苇、渔产以及蔗糖被逆流而上地送至省府供其消费或是由商人运输分销至别地。

愈发活跃的水路运输自然是引起了税吏的关注,他们如同在陆地般设卡征收通行费,及时地为宫廷财政增加收入。

越是靠近巴格达,易卜拉欣所见到的聚落就越是富庶和繁荣,队伍在路途中所消费的补给多由途径地区提供。相比于洛雷斯坦的山间聚落,在下美索不达米亚能够凑齐补给的村庄明显更多,以至于让他联想到这一趟是过来巡行索贡的。

再次看到熟悉的巴格达圆城和前来迎接的民众和官员,易卜拉欣心情舒畅地被迎入城,准备深入了解已经天翻地覆的阿拉伯伊拉克省。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4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