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第57章…
谢云笈闻言,不敢再有半分耽搁,连忙作别芜娘。
下人驱车匆匆回到谢府。
彼时,后院中已经站满了伺候的仆婢,却都只是静静站着,没有一个人敢高声喧哗。
屋子内,太医院的张院使正半刻也不得闲的整治调方,坐在床边的谢知行更是一脸凝重。
半晌,张院使叹了一口气,无奈起身冲着谢知行拱了拱手,皱起的眉头丁点也没有松开。
“谢尚书,还请恕老夫直言……”
“夫人终年寡欢,缠绵病榻已久,心郁难治,早就是强弩之末。如今怕也就在这两日,老夫也是爱莫能助,还请谢尚书早些料理好夫人身后事,也好叫夫人走得体面些。”
匆匆赶来的谢云笈闻言,满眼皆是难以置信。
她搁下手中的点心匣子,忙慌慌伏到谢夫人床边,侧眸瞧向张院使:“怎么会这样呢?”“张院使,会不会是弄错了?我不骗你,母亲前几日还喝了府上炖的参汤,母亲的气色瞧着分明比端午后好许多了,怎么会突然就……”
张院使摇摇头:“难得了谢小姐一片孝心,可世事不过因果二字,这心病得须心药医,夫人的病根不除,气淤凝滞,就是大罗神仙来也没有法子。”
“夫人心疾不愈,多年来病情反复,纵然表面看着气色尚可,内里早就虚耗一空了,如今这症结外显,已是到山穷水尽了。”
谢知行强忍悲痛,眼眶却已经有些发红。
他只觉得自己身上的力气好似骤然被抽干了,他无力地扶着床脚,发出喑哑的嗓音:“张院使乃太医院之首,深受陛下器重,凡百的疑难杂症,就没有张院使没见过没治过的。”
“如今拙荆命悬一线,但求张院使不忌着是什么法子,只要能试的,皆试一试。”
“张院使的大恩,我谢家自当铭感五内。”
张院使长长叹下一口气:“谢尚书,朝中谁人不知你与夫人伉俪驾侣,鹣蝶情深?更何况医者仁心,若是能救,老夫岂有撒手不管之理?”
“只是夫人的心疾不似寻常病症,夫人过不去那道坎,哪能靠吃方子便药到病除呢?”
他装敛好自己的药箱,郑重地又朝谢知行拱拱手:“我使方子顶多替夫人再吊一口气,至于夫人这两日还能不能回光返照清醒些片刻,那便皆得看天命造化了。”
谢知行闺了闺眼,忽觉得自己像是堕进冰窟,浑身都透着冰冷刺骨的寒意。
他招了招手,管家连忙奉上红封,将张院使毕恭毕敬地请出院子。
谢云笈忧心忡忡地望着父亲和母亲,一时只觉得任何安慰的语言都变得苍白无力起来。
她欲言又止,终究还是默默俯下了头。
谢知行缓了缓,终于好似酝酿出几分精神,便问道:“望凝何时回来?”
谢云笈眉头紧锁:“兄长上次到香海无功而返,便一直耿耿于怀,前日得了空,便又带阿正往香海去了。”
“家中已然着人往香海去寻,明早城门一开,兄长定能赶回来的。”
“罢了。”谢知行揉了揉酸胀的眉头,“云笈,你先去吧。”
“有我在这就够了。”
谢云笈免不得有些担忧:“父亲年岁已高,身子怕是吃不消。不如我来守着,若是母亲醒来,我即刻唤父亲到榻边。”
“不妨。”谢知行摆摆手,“去吧,让我同你母亲待一阵子。”
谢云笈犹豫片刻,终究还是从善如流地退了出去。
偌大的屋子又重新变得空旷起来。
谢知行望向榻上不省人事的夫人,不禁悲从中来。
他们夫妻喜结连理已有二十余载。
这二十多年来,每每他理卷宗入夜,便有夫人在侧添灯;但凡他废寝忘食,夫人自会绞尽脑汁料理吃食;只要他进宫上朝,补服永远平展挺括,乌纱也定然皂黑坚固。无论是一朝遭贬任人践踏,还是官居二品登天子
堂,夫人总在他的身旁。
若非有夫人不计代价随任前往西南,陪他吃尽千般苦,受尽百般罪,只怕这如今没有朝中的工部谢尚书,只有西南黄土底下埋的一把枯骨。
他们恩爱有加,儿女双全,本能相伴相携白头到老。可一场兆奉冤案,让谢家变得天翻地覆。
他被囚在狱中受尽苛刑过了足足三个月,其间虽未曾屈认一项罪名诬陷恩师贺昶,可只他一人不肯认终究是杯水车薪,不仅未能保全贺家,还连累家人和他一道被“夕贬重阳路八千”。而幺女兰序更因此再也未能回到谢家,这成了他们全家心上的一根刺,随着时光越扎越深,越扎越狠,如今终究是要刺尽他夫人的心头血。
亲人一个接着一个离开,这谢家便不再像个家了。
他蛰伏待机,硬生生在旁人鄙夷的目光中一步一步重回到了京城。身为人臣,他身居高位,大权在握,可身为父亲身为丈夫,他既保护不了自己的女儿,也救不了自己的夫人。
眼睁睁望着妻女离开,他只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
“雅筠……”
谢知行的五官逐渐被痛不欲生的情绪催得扭曲起来,他捂着袖口的点点斑驳,终于彻底挥洒开了自己的悲伤。
谢云笈这头,方回到屋中,正焦急找下人打量谢安朔的消息,便听得门又忽然被人从外面叩响了。“小姐,舅老爷听闻夫人病中,特地叫吴管家送了些东西来。”
谢云笈皱了皱眉头,却还是道:“请进来吧。”
吴管家这才依言进了门,给谢云笈作了揖:“小姐。”
谢云笈点点头:“吴管家怎么会来?”
吴管家便道:“小姐此言差矣,这些年咱们两家虽生疏了,但我家老爷只有谢夫人这么一个妹妹,自然是关心的。”“我家老爷先前就命我准备了些上好的山参,想给夫人送来,都怪我办事不利索,夫人怎么就……唉……”“方才我去瞧过夫人了,谢尚书吩咐我,这些山参还要请小姐定夺。”
谢云笈草草道了谢:“山参我叫盼星手下,时辰不早了,我也不耽搁吴管家,请吴管家早些回去同舅父复命。”
话音未落,吴管家却又将积香居的食盒搁在桌上:“复命自然是要紧,只不过还有一事,夫人屋中这点心精细,可惜如今夫人克化不了这些,谢尚书便令我带回来给小姐。”
“小姐如今忙碌,有些错漏是难免的,谢尚书定不会怪罪。小姐的孝心感天动地,亲生也不过如此了。”
谢云笈一滞,不由得叹息一声:“是我匆忙间忘了,有劳吴管家,日后照顾母亲我自会更精细些。”“吴管家漏夜前来实在辛劳,这些点心就请吴管家带回去用吧。”
吴管家弓着身子行了礼,便带着食盒子扬长而去。
见得吴管家走远,谢云笈这才唤来盼星:“盼星,将那周府的参单另收着。”“拿府上的参,用吊子炖上,紧着母亲醒来,父亲也要用一些。”
夜色已然深了。
谢府中却仍旧是一副忙碌的场景。
谢云笈端着吊好的参汤再回谢夫人卧房时,天边已是晨光熹微。
床榻上的谢夫人终于吃力地睁开眼,望向床边的谢知行:“老爷……”“不要此般,消磨身子。往后云笈和安朔两个孩子还要……依赖于你照料……”
谢知行连忙牵住谢夫人的手:“雅筠,不要走。”
满腔的文人词赋要时间全部变得苍白无力起来,他只能望着谢夫人盲目重复道:“不要走。”
谢夫人吃力地挤出一点笑容,半点不似谢知行那样悲伤:“老爷,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日后老爷要记得照料好自己……”
“老爷不必为我难过,我昨晚闻到藤萝饼的味道了,我还梦到兰序,她定是来接我的……”
谢知行皱着眉头:“哪有藤萝饼?雅筠,你已经好些年不做这点心了。”“雅筠,不要说胡话……”
话音未落,门忽然被人从外面推开。
谢安朔神情焦急,俨然是连夜奔波赶来。他风尘仆仆地上前,随即伏在榻边:“娘,兰序还活着,娘若是就此撒手人寰,让兰序回来找谁呢?”
谢夫人一滞,眸子顿时睁得浑圆:“兰序……”
“娘,兰序还在,她的坟里是空的。兰序当初根本没有死,她流落在香海,香海县城里还有人见过兰序的玉环。”“再有些时日,我定能找到兰序的,娘难道不想见兰序么?”
谢夫人听到谢安朔的言语,登时咳了咳,饶是凝住眸子都已经有些困难,却还是执着地撑住胳膊想要坐起身来。
谢知行连忙扶起夫人,替她将靠枕垫好,这才望向谢安朔:“果真是兰序的玉环?你可是找到兰序了?”
谢安朔垂了垂眸子,不动声色地避开母亲的目光方沉声道:“千真万确,除过兰序,又怎么会有雕着兰花的白玉同心环?”“爹,娘,那一定是我们家兰序的东西,再有些时日,我肯定能找到兰序的下落。”
“兰序……”谢夫人顿时落下两行清泪,“安朔,你定要找到兰序……”
谢安朔微微颔首:“我绝不曾骗娘。”
“娘若不好好的,来日怎么跟兰序团聚呢?”
谢夫人闻言,终于挤出一丝吃力的笑:“好,娘好好的……好好的……”
“娘等兰序回来……”
谢知行也连连点头:“好,好。”
谢云笈这才递上托盘:“母亲,你睡得太久了,用些参汤吧?”
谢知行便顺势将谢夫人抱进自己怀中,伸手接过了参汤。“望凝,云笈,你们都太累了,去休息休息吧,叫你们母亲也歇一歇。”
谢安朔闻言,随即从善如流地带着谢云笈退出屋子。
两人走的不远不近,却终是一言不发。
直等得快出了院子,谢云笈才皱了皱眉头:“兄长方才同母亲所说,可都是真的?”“兰序妹妹果真活着?”
谢安朔的步子一顿,却未曾回头,只有手越摸越紧:“我不知道……他们用草席卷着兰序,扔在荒郊野外,我连兰序的尸骨也没有寻到。”
“我只打听到了玉环的下落,据说是一个姓姜的秀才所有,可我寻见那秀才时,他早已疯疯癫癫不知人事,好在他还有个妹妹,现今之计,唯有找到姜家的人,才能问个明白。”“至少找到玉环,我们还能有兰序的消息,哪怕只是尸骨……我总得把她找回来。”
谢云笈稍加思忖:“姜秀才?可是唤作姜禄?”
谢安朔诧异地回过头:“不错,你缘何会知道?”
谢云笈忙道:“美家的姑娘不就是芫娘么?”
“我听芫娘讲过,她父母都不在世上,只有一个兄长叫姜禄,可姜禄却把她赶出了家门。”
谢安朔壁了壁眉头:“姜小娘子?”
“不错,若照兄长这样说,芫娘或许正知道兰序的玉环究竟是从何处得来。”
谢安朔一滞,登时便欲掉头往门外去。
谁料才走两步,谢府的下人忽然匆匆迎上来,将一封帖子高高举起:“公子,小姐,英国公府遣人送帖子来了。”
“还送了些珍贵的药材来问候夫人,说是请老爷公子过府一叙。”
“英国公府?”谢云笈愣了愣,“咱们府中素来同英国公府无甚交集,这几年英国公更是对父亲攻扞不断,如今他们怎么会突然送帖子来?”
谢安朔眸子里掠过一抹几不可见的异样,他私下同陆怀熠的事,还未曾知会家中知道,此时不得不慎重行事。
他迅速将帖子接进手中,随即吩咐:“知道了,去回了送帖的人。”
“只要母亲的状况好些,我们定登门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