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不得合葬
真是荒谬之极!
照魏亦冉这个逻辑,那别人问魏亦冉借了钱,魏亦冉忽然想要收回这些钱,那欠债人不仅不想还债,还惦记上魏亦冉的家财,企图杀了魏亦冉,将他的家财占为己有,也在情理之中?
这样的思维逻辑,就是说破了天,也是说不通的。
另两个诸侯王,一听到要被处死,已经吓得魂不守舍,直向皇帝求饶:“陛下饶命,陛下饶命!臣是一时糊涂,听信了王叔的谗言,才犯下此等大错!”
两个诸侯王如此怂样,若是他们爹泉下有知,定能被气得指着他们的鼻子大骂:“丢人现眼的东西!”
想当初,武痴他们也是有勇有谋之人,胆量过人,竟然养出了如此窝囊的儿子。
很是家门不幸啊!
这种时候求饶有用吗?
还把责任全部推到魏亦冉身上?
牛不想喝水,人家还能强摁着牛头喝水不成?
真是又怂又没点骨气!
魏亦冉瞪大了眼看着两位诸侯王,气得直哆嗦:“你们!你们!”
罢了,罢了,事到如今,骂这两个小辈也没有用。
皇帝才没心思听他们在这儿求饶,他冷喝一声:“来人!”
早就候在外边的侍卫闻声而入。
皇帝冷声道:“把他们带下去!”
这些侍卫,不是寻常侍卫,是专门为皇帝处决犯错的皇室中人的。
在皇宫里,有一个皇室之人不愿提及之地,这个地方与冷宫毗邻,是惩罚犯错的皇室成员的,叫暴室。
所谓暴,是暴毙之意。
顾名思义,暴室是犯了死罪的皇族最后的归属之地。
当然,也有例外的,如像魏千秋这种死在外面的,就不必进暴室。
否则,只要是犯了死罪的,只要你是皇族,就得进去。
皇帝继位至今,暴室还没有送过人进去。
没想到,这一开例,就得送进去三位。
听说自己要被送去暴室,魏亦冉瞳孔一颤,身体直哆嗦。
说不怕死是假的。
但他知道,皇帝这是铁了心要处死他们,他们再如何求饶,也是无济于事。
可另外两位诸侯王则不这么想了,他们颤抖着声音,不停地求饶。
但皇帝还是不为所动,一锤定音:“带下去!”
侍卫们领命:“是!陛下!”
就这样,三人被带到暴室去。
不过,被带走的时候,三位诸侯王倒也没有再说什么难听的话,毕竟他们还有家眷,不敢把皇帝得罪透。
否则的话,皇帝将他们满门抄斩,他们就得绝后。
君子报仇,十年未晚。
只要他们的儿子还活着,他们的儿子一定会帮他们报仇。
但是,他们想多了,他们的儿子终将会被萧权影响,拥有很正确的三观。
不但不会帮他们报仇,还会觉得他们行谋反之事,祸害朝廷,祸害百姓,死有余辜!
当然,这都是后话。
.........
.........
西域皇都。
城门的火彻底熄灭之后,萧权撤了屏障,然后领兵直往皇宫。
守皇宫的侍卫,不算多。
见了大魏军,也不抵抗。
因为没有人下令抵抗。
他们想着,城门的西域军那么多,都被大魏军辗压性打败,就他们这区区几千人,在大魏军眼里是不够看的。
看着大魏军手中的兵器,他们就感觉很是厉害的样子。
反正也没有人下令,他们便不做无谓的挣扎。
此时的皇宫,多数宫殿的主子,在得知城门沦陷之后,逃的逃,不逃的选择自尽,免得遭受大魏军羞辱。
所以,总体来说,宫殿很是安静。
本来走在外面的宫女和奴才,见了大魏军,皆像见了鬼一样,慌慌张张地四处蹿,藏起来,免得落入敌军之手。
由于城门方向之前有战事,而皇陵在城外,王后的棺木无法抬出去,还在宫中。
不过,棺木前还是跪了不少人,看他们的穿着,大部分都是朝中大臣。
萧权看在大同公主的份上,下令让宫中的侍卫将皇后的棺木抬至皇陵安葬,但不得与国王同葬。
自古帝后,皆有死后同葬之习俗。
王后犯下如此弥天大祸,还让她跟国王同葬,是对国王的亵渎。
若是真有灵魂这么一说,国王定是不愿意与王后合葬的。
宫中的侍卫闻言,将目光投向丞相。
丞相思索了片刻,道:“就这么办吧。”
说实话,他也不愿意让王后与国王同葬。
王后的举动,实在是太过令人失望与心寒。
如此知进退的王后,竟干起了这么一件大错事,真是造化弄人!
不让王后与国王同葬,这是不是有点不合适?
侍卫们虽然如此想,也想不明白丞相为何采取萧权的意见,但是他们也不敢多问,只有遵命照做的份。
王后出殡,能简化则简化。
毕竟她是西域的罪人,不配得到王后该有的隆重丧礼仪式。
西域刚经历了两场大战,依林镇和皇都皆失守,沦为大魏的囊中之物。
说句实话,若不是萧权看在大同公主的份上,让王后走得相对体面些,她就该被丢在荒郊野外,或者随意找个地方埋了算了。
哪里还有进皇陵的份?
能进皇陵已经很不错了,就别想着还能隆隆重重地进皇陵,更别想着能与国王合葬!
说来,萧权也算是送了王后最后一程。
送走王后之后,至于皇宫中人,大魏军按照萧权的意思,遣散所有人。
还允许他们带上属于他们的东西出宫,但不属于他们的东西,一样也不许带走。
当然不能让他们带走啊,这些可是要留给大魏朝廷的。
那些大臣也是一样,被请了出宫去。
皇宫被大魏军占领,皇都成为大魏军的囊中之物,这场西域与大魏的较量,终以西域的惨败收场。
西域朝中大臣虽然很是不服,但他们也知道,是王后着了魔,是西域挑衅大魏在先,怪不得大魏,是西域自食其果,是王后造的孽!
唉!
天意弄人啊!
不幸中的万幸,大魏军攻城之后,并没有骚扰百姓。
对为国为民的大臣们来说,此乃唯一感到欣慰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