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于子萱走后,刘靖什么事都没干,就坐在计妙柔的身边看书。
可能是因为最近太累了的缘故,计妙柔这一觉直接睡到了黄昏时分。
醒来的第一眼,她便看到刘靖正握着自己的手看书。
知道刘靖一直在身边照顾自己,计妙柔的心中十分感动。
“殿下。”
听到计妙柔的声音,刘靖连忙放下书籍。
“你醒了,我给你倒了杯水。”
“我自己来。”
“我来喂你。”刘靖十分霸道,直接把计妙柔搂在怀里。
就在计妙柔一脸幸福的躺在刘靖的怀里喝水时,她的肚子却不合时宜的叫了一声。
刹那间,计妙柔的俏脸变得极为红润,十分不好意思的缩进被子里。
见状,刘靖微微一笑,道:“饿了吧,厨房还热着饭菜,我这就给你端来。”
说罢,刘靖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听到刘靖要去给自己端饭菜,计妙柔瞬间坐了起来。
“殿下,让我来。”说着,计妙柔快速穿戴整齐。
吃过晚饭之后,刘靖百无聊赖的躺在躺椅上发呆。
见刘靖的眉头皱了又舒缓,正在给刘靖按摩的计妙柔不仅好奇的问道:“殿下,你在想些什么呢?”
“妙柔啊,你说本世子都入京这么久了,怎么还没有人来找我麻烦?”
“就连昨日福满楼之事,也是本世子偶然遇见的。”
按照小说中的剧情,他在入京之后便应该会被各方势力的公子哥找麻烦,然后被自己打脸。
随后是打了小的来老的,之后又被自己打脸才对。
不像现在,风平浪静,看不出半点波纹。
闻言,计妙柔不由笑了一声,道:“殿下,你可是燕王世子,身份尊贵,哪有人会给你找麻烦。”
“欸。”刘靖叹了一口气,伸手将计妙柔拉入自己怀中。
“殿下,如果实在感到无聊,不如去见见那位与你有婚约的长公主吧。”
闻言,刘靖也是被勾起了兴趣。
对于这位名满天下的长公主,他可是十分的好奇。
毕竟,她可是皇室首位作为未婚公主得到皇帝的允准,在宫外开府的存在。
“天下第一才女,有意思。”想到这里,刘靖的嘴角勾出一丝笑容。
…
第二日一大早,刘靖便带着计妙柔前往长公主府。
不知为何,今日长公主府是门庭若市。
在刘靖带着计妙柔靠近大门之时,一名手持长枪的禁军士卒将他们给拦住了。
“站住,请帖。”
见刘靖一脸疑惑的样子,这名士卒好心解释道:“今日长公主在长公主府内召开一年一度的长平诗会宴请洛阳的才子佳人,没有请帖的,一律不准入内。”
闻言,刘靖感到十分震惊。
啥玩意,长公主居然在家里承包洛阳的相亲大会。
可能是因为见刘靖英姿不凡,这名士卒提醒道:“这位公子,若是你没有得到请帖,也可以在一旁回答三个问题。若是能全部回答出来,那也可以进入长公主府。”
说着,士卒指向一旁挂着三张纸的地方。
想要装.逼的刘靖当即放弃表明身份,带着计妙柔径直走到那三张纸的面前。
第一个问题很普遍,是猜字谜。
就在刘靖信心满满的抬头看向问题之时,他直接愣住了。
“秋收。打一字。”
我去,这个字谜有点抽象。
要不是刘靖之前看过字谜大全,他还可能真答不出来。
只见,他快速起笔,写下一个“火”字。
看到刘靖居然这么快就打出了字谜,长公主府的侍女也是愣了一下,随后说道:“正确。”
听到长公主府的侍女说刘靖答对了,场上的人瞬间议论纷纷。
“对了,就是火。秋收,秋收,就是把禾稻收走。秋少了禾,不就是火吗。”
“哎呀,可惜了。我之前就想到了火,可是就是因为不敢确定,这才没有写下答案。”一个人颇为恼火的说道。
此时,也有人显得十分嫉妒的说道:“就算他运气好答对了第一个问题又怎么样。别忘了,想要入内,可是要三个问题全部答对。”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停止了议论,抬头看向刘靖。
第二道问题,正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鸡兔同笼问题。
虽然这个世界没有《九章算术》,但是人们对鸡兔同笼问题的兴趣依然不减。
“今有若干鸡兔关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头三十五,从下面数有脚九十四。问,鸡兔各几只。”
见状,刘靖拿着木条在地上迅速演算了一遍。
“有鸡23只,兔12只。”
看到刘靖这么快得出答案,围观群众也是有些惊讶,议论之声再次响起。
“这么快,我都还没数好呢。”
“他的答案一定是错误的。”
…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在长公主府的侍女身上。
在拿出长公主交给自己的答案比对了一下后,原本还以为刘靖真的是瞎做的侍女顿时被惊的目瞪口呆。
“正确。”
侍女的话语一出,场上再次骚动起来。
“第三题,写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词。”
不知为何,在看到这个题目之时,刘靖的脑海里瞬间蹦出了冷门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不知不觉间,刘靖已经将这首《登乐游原》完全临摹了下来。
因为从小练字的关系,刘靖的字那时龙飞凤舞,颇有气势。
因为侍女无法评判刘靖雪下的这首诗是否合格,所以她在吹了一下墨迹之后便带着这首诗进入长公主府找长公主评判。
见所有人都用崇拜的目光投向自己,刘靖的虚荣心顿时得到了满足。
既然如此,那就没必要继续隐瞒身份了。
“等等。”
叫停侍女,刘靖掏出自己的腰牌给她,道:“你把这个东西一并交给长公主。”
见状,侍女还以为刘靖是长公主的旧识,闯关只不过是玩玩罢了。
“大人稍等。”
…
“长公主,这是闯关之人写下的诗词,还请长公主过目。”
李羞月刚铺开草纸看了一眼,这名侍女便想起来刘靖给的腰牌。
因此,她连忙将腰牌递了过去。
“长公主,这是闯关之人叫我交给你的。”
见状,李羞月一脸疑惑的接过这块看起来十分普通的腰牌。
翻面一看,一个燕字赫然出现在了腰牌之上。
只一瞬间,李羞月便知道来者是谁了。
“跟我走。”李羞月起身便门外走去。
见状,在场的才子佳人顿感惊讶。
毕竟,李羞月作为天下第一才女,已经代替国子监主持过多次的长平诗会,可是,没有一次李羞月会抛下众人直接离场。
“难道,写下这首诗的人是大才子?”
一念至此,众人忍不住起身看向放在李羞月桌子上的那首诗。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在看过此诗之后,众人无不惊叹道:“好诗啊!尤其是最后两句,简直堪称千古名句。”
就在众人惊叹之际,有人提出了质疑:“可是,这是抒情诗吧。”
此话一出,便立刻有人反驳道:“这也可以算是写景诗。你看这首诗的意思,就是诗人登上一个叫古原的地方,看到夕阳之色时有感而发。夕阳,也可以算是一种自然景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