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翘首以盼,猜测是哪位儒学大家亲自前来之时,他们看到长公主和一名貌美少女跟在一个英气勃发的男子身后。
并且,这名男子嘴上一直说个不停。
看其年龄,与他们相差不大。
最重要的是,长公主走在男子的身边只是默默的听着。
“我说,你在家里开办相亲大会…”
听到这句话,李羞月侧头看向刘靖,问道:“什么大会?”
“咳咳!”
见自己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刘靖连忙咳嗽两声掩饰尴尬,随即显得有些气愤的说道:“什么大会,你听错了本世子说的是长平诗会。”
“你在家办这长平诗会,居然不给本世子送来请帖,难道是看不起本世子吗?”
看到刘靖一脸生气的样子,李羞月连忙解释道:“长平诗会的请帖早在一个月前便发放完毕了。”
刘靖初来乍到,学文不显,担心刘靖才学不足,在这里受辱的李羞月便没有给燕王府送去请柬。
说话之间,两人来到了举办诗会的长廊。
看到前面站了许多人,刘靖当即上前抱拳道:“哎呀,没想到诸位亲自来迎接,真是让本世子受宠若惊啊。”
看到长公主身边的陌生男子居然如此不要脸,一位看起来仪表堂堂,气度不凡的士子忍不住询问道:“敢问阁下是谁?”
刘靖看了此人一眼,随后又看向李羞月。
后者会意,轻声介绍道:“这位乃是吏部侍郎崔修齐之子,崔明。”
听到此人的身份,刘靖眼中闪过一道莫名的光芒。
他就是害我入京的罪魁祸首的孙子。
虽然他很想将崔明暴揍一顿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但是众目睽睽之下,他并不好动手。
“崔公子是吧。在下刘靖,燕王世子。若不是崔相上书陛下将长公主许配给我,本世子也不会娶的如此佳妻。”
听到刘靖自报家门,周围的才子佳人顿时炸开了锅。
如果刚才那首诗是刘靖写的,那最后那一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岂不是在说当朝崔和。
毕竟,崔和如今虽然权势滔天,但毕竟年事已高,即将致仕了。
此句,正好对应了崔和目前的情况。
就在众人想入非非之时,刘靖伸手拉住了李羞月的小手。
在看到崔明望向李羞月的眼神时,刘靖便知道他喜欢李羞月。
所以,他要当面恶心一下崔明。
嗯!手很软。
事发突然,李羞月一时之间竟呆住了,没有做出任何反抗的动作。
而崔明见刘靖居然光明正大的拉起李羞月的小手,瞬间就气炸了。
而周围的才子佳人看到这一幕,立刻停止了议论,转头看向崔明。
毕竟,谁都知道,崔明喜欢长公主。
在听到崔和上书陛下将长公主许配给燕王世子刘靖之时,崔明便多次请求崔和让陛下收回成命。
听说,崔明还曾对崔和与崔修齐以死相逼。
这件事,还曾闹得洛阳城满城风雨。
可惜,君无戏言,既然发布诏书,那自然没有收回去的道理。
“你大胆!居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轻薄长公主。”
看到崔明被自己气的要死的模样,刘靖顿感心情愉悦,道:“长公主已经被陛下许配给本世子,我们便是未婚夫妻。我们之间的事,自然由我们自己处理。”
“你说是吧,长公主…”
说着,刘靖转头看向李羞月。
而在看到李羞月的表情时,刘靖瞬间呆住了。
我擦,怎么个事?你怎么宕机了啊。
不对,这个女人有些不正常。
刘靖身后的计妙柔见状,却是低下头嘟了嘟嘴。
就在这时,一声嘹亮的禀奏声惊醒了正沉溺在羞涩之中的李羞月:“大皇子,二皇子到!”
清醒过来的李羞月连忙将手抽出来,跟随众人一起面向大门的方向。
不一会儿,两名身着华服,气宇轩昂的男子在数名侍从的簇拥下进入长廊。
在两人出现之时,除了李羞月和刘靖之外,所有人都对其行了一礼:“参见大皇子,二皇子。”
“诸位免礼,请起。”大皇子李治哈哈一笑,大袖一挥道。
“诸位请起。”相较于大皇子,二皇子则要显得内敛许多。
“你们怎么来了?”
看到李羞月上前,李治和李邦纷纷行礼:“见过长公主。”
虽然两人是皇子,但毕竟不是太子,面对李羞月,地位还是要低上一些。
“长公主,长平诗会乃是洛阳盛事,我们作为皇室子嗣,自然不愿缺席。”
说罢,李治和李邦便将同时目光投向刘靖。
见状,刘靖便知道刚才他们说的都是鬼话。明明是因为收到自己出现在此的消息,这才急冲冲赶来。
虽然刘靖在洛阳的地位有些微妙,但是只要西凉十万大军还在,朝廷之中便没有人敢动刘靖。
再加上父皇对刘靖和燕王府态度暧昧,不知是不是真的要对燕王府动手。
如果父皇不动手,他们便可以趁此机会给刘靖留下好印象,争取拉拢刘靖为自己效力。就算不能拉拢刘靖,也不能让对方拉拢了。
如果父皇真的要对燕王府和刘靖动手,他们也只不过是和刘靖见过一面罢了,父皇也不可能因为这种事就放弃他们。
怀着这样的想法,两人不约而同的来到了长公主府。
与此同时,刘靖从脑海中调出了自己之前搜集到的部分情报。
李治,崔贵妃之子,李武长子。按照血缘来说,他是崔明的堂兄。
李邦,刘贵妃之子,李武次子。
因为皇后只生下了李羞月和李含星两个女儿的缘故,梁国至今都没有立下太子。
为了争夺太子之位,年龄相近的两人是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
“见过燕王世子。”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如今两人笑脸相迎,又和他没有多大愁怨,刘靖自然客气的回道:“见过大皇子殿下,二皇子殿下。”
在刘靖和李治与李邦互相见礼之后,李羞月道:“行了,都坐吧。”
东道主发话,众人自然齐声应道:“是。”
不一会儿,众人返回自己的座位,李治和李邦则一左一右被安排在李羞月的下座。
至于刘靖,本来李羞月准备让他坐在李绑的下座,可是他说出了一个让她无法拒绝的理由:“他们已经被陛下赐婚,夫妻一体,理应同行。”
就这样,李羞月将他安排在了自己的身边。
看到这一幕,坐在李治旁边的崔明嫉妒的眼神发直。
坐下之后,李邦便说道:“早在进门之前,我便听说世子殿下写出一首惊世之作,不知可否能让我拜读一番?”
李邦话音未落,李治的声音便在一旁响起:“还有我,我也想立刻拜读一下世子殿下的大作。”
见两人在自己这里针锋相对,李羞月不禁感到些许头疼。
但是她作为东道主,自然要不偏不倚。
“行了,就有我来念吧。”
“那有劳长公主了。”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听到最后一句,两位皇子当即闭嘴,不敢多做评价。
毕竟,他们也怀疑刘靖这是在内涵崔和。
见众人许久都没有开口说话,刘靖探头来到李羞月的耳边,小声问道:“这不是诗会吗?怎么都不说话?”
感受到刘靖吹出的热气打到自己的耳朵上,李羞月强忍着羞意,转头白了他一眼。
还不是怪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