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四百三十章 千里江山图

作者:任鸟飞 字数:4484 更新:2024-09-19 03:08:55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赵宋王朝与金国联手,意图灭掉大辽王朝,重夺燕云十六州,这一决策,正确性与否,哪怕到了后世,仍旧是史学家与爱好者们唇枪舌剑的焦点。

自赵良嗣首倡此策,赵宋宫廷内外便纷争不断。

支持者认为,赵佶此举是睿智之举,意在收复失地,重振国威。

他们指出,赵佶意图抓住女真人反辽这个天赐良机,一举夺下燕云地区,为赵宋王朝建立稳定的边疆,想法是没错的。

要知道,赵宋王朝自从建国以后,就屡屡遭到大辽王朝南侵,直到辽宋两国签署了《澶渊之盟》,赵宋王朝愿意年年给大辽王朝岁币,才暂时稳住了北方的边界安全。

如果一直这样,赵佶可能也不会动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念头。

可当初宋夏之战,宋朝马上就要赢了之际,耶律延禧突然以出兵威胁,逼迫赵宋王朝不能消灭西夏收复故土,让赵佶感到了屈辱。

赵佶这才动了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念头,打算先收复燕云十六州,再灭掉西夏,收复被西夏割裂的疆土,完成大一统,成为赵宋王朝继赵匡胤之后最有作为的皇帝。

彼时,童贯挂帅,兵马已动,部署周密,蔡京亦鼎力相助,此三者曾联手缔造过青唐大捷、西夏溃败的辉煌,若能成功,赵宋将再添一道北方屏障。

然而,天不遂人愿,四寇骤起,东南突变,起义蜂起,迫使赵宋朝廷调兵平叛,北伐计划遂成泡影。

试想,若非四寇骤起、东南之乱,赵宋精锐未损,士气高昂,燕云之战,胜负未可知。

若宋军能一举击败大辽王朝,收复燕云十六州,金国必不敢欺赵宋王朝。

接下来,赵佶就可以挟大胜之威,或剿、或招安,解决四寇。

可那时,赵佶陷入了一个荒谬的逻辑漩涡,他认为收复燕云十六州需得金人首肯。

这无异于与虎谋皮。

最终,赵宋王朝的军事行动在燕云之地遭遇挫败,外交谈判亦处处受制。

这里赵佶难辞其咎。

若当时赵佶能摒弃幻想,全力攻打已遭金人重创的辽国,或许能趁虚而入,收复燕云十六州。

如此,赵佶就不是一个失败者,而是一个胜利者。

那样,宋军精锐得以保全,金国未必敢南下,四寇也有望解决。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赵佶的犹豫不决,加之江鸿飞的狡黠算计,最终导致了赵宋的覆灭。

燕云之地,非但未成赵宋之屏障,反成其坟墓之门。

江鸿飞果断夺取燕云十六州了之后,关门打狗,赵宋王朝在历史的洪流中渐行渐远。

在历史上,赵佶的名字常与燕云十六州的收复失败紧密相连,被后世尤其是元朝史官在《宋史》中刻薄地评价为“诸事皆能,唯不能为君”。

这一论断,如同沉重的枷锁,长久地束缚着赵佶的形象。

加之《水浒传》、《金瓶梅》等明代文学作品的渲染。

赵佶更被描绘成昏庸无道、荒淫无度的君主,其身边重臣也尽数为奸佞之徒。

然而,历史真相往往更为复杂。

赵佶决定收复燕云十六州,实则是基于战略考量的勇敢之举。

彼时,金国崛起,大辽王朝日薄西山,对于赵宋王朝而言,这无疑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收复燕云十六州,不仅是赵宋王朝历代帝王的心结,更是国家安全的迫切需求。

赵佶此举,虽有冒险之嫌,却也透露出他作为君主的担当与远见。

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未如赵佶所愿前行。

平州事件的爆发,金人的贪婪、狡诈,加之内部关系的错综复杂,最终导致了收复的失败,并引发了宋金之间的战争,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这一连串的失败,不应全然归咎于赵佶及其重臣,如赵良嗣、童贯、王黼等人。他们虽在策略执行上或有不当,但那份为国尽忠、勇于开拓的精神,却不应被轻易抹杀。

以童贯为例,他本可凭借过往的赫赫战功安享晚年,却仍心系国家,矢志不渝地投身于收复燕云的大业之中。

这种精神,其实还是值得肯定的。

试想,若联金灭辽收复燕云之计得以成功,赵佶与其团队无疑将书写下一段辉煌的历史篇章。

但历史没有如果,失败的现实却铸就了另一番景象。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世界,赵佶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又失败了,不同的是,由于江鸿飞的诞生,这并没有演变成民族灾难。

公平公正的说,赵佶敏锐地察觉到了时代的变迁与历史赋予的机遇。

然而,这份敏锐的洞察力并未能转化为坚定的行动与明智的决策。

相反,他的一系列错误判断与行动,如同多米诺骨牌般,逐一倒下,最终将他与赵宋王朝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其中最为致命的一击莫过于他轻率地将皇位禅让给了其子赵桓。

这一决定,赵佶以为能平息大元军的攻势,为赵宋王朝赢得一丝喘息之机。

然而,现实却无情地击碎了他的幻想。

赵桓,一个被权力蒙蔽双眼、缺乏政治智慧与决断力的君主,非但没有能力挽救危局,反而加速了赵宋王朝的覆灭。他在主战与主和之间摇摆不定,如同风浪中的一叶扁舟,最终被历史的巨浪吞没。

赵佶在禅位之后,虽身处龙德宫的幽禁之中,但他的心却并未真正归于平静。

他反思着自己的过错,懊悔着曾经的轻率与无能。

他意识到,自己不仅失去了皇位,更失去了对赵宋王朝未来的掌控。

他看到了赵桓的软弱与无能,也看到了赵宋王朝在赵桓手中一步步走向衰亡。

这份痛心与失望,如同刀割般折磨着赵佶的心灵。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打算就此放过赵佶。

在赵桓之后,赵构的登场并未给赵宋王朝带来转机。

相反,赵构同样是一个被权力**蒙蔽双眼的君主。

他既害怕赵佶复辟抢走皇位,又无力对抗大元帝国的铁蹄。

在赵构的统治下,赵宋王朝的最后一点希望也被彻底熄灭。

赵构的昏庸与无能,让赵佶对赵宋王朝的未来彻底绝望。

在绝望之中,赵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与现在。

他承认自己的失败并非全然由天不佑赵宋王朝所致,更非单纯的个人穷奢极欲、好大喜功所能概括。

他深刻地认识到,自己与赵桓、赵构父子三人的错误与短视才是导致赵宋王朝覆灭的根本原因。

他们未能把握住历史赋予的机遇,反而在关键时刻频频失误,最终将赵宋王朝推向了毁灭的深渊。

在反思与总结中,赵佶也看到了江鸿飞的狡猾与狠辣。

这位真正的千古一帝,几乎抓住了他们父子三人犯下的每一个错误与机会,并将其转化为对大元帝国最有利的战果。

江鸿飞的智慧与决断力让赵佶深感佩服却又无可奈何。

他知道,即使自己当初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也未必能改变赵宋王朝的命运,因为江鸿飞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历史必然。

“睿智非凡,谋略过人,文韬武略,皆超古人。选拔人才,不囿于私党,用人唯才,各尽其能。决策果断,从善如流,面临大事,能明辨是非,择善而从。如此人物,千古难寻,唯他一人耳!”

赵佶细思极恐,他觉得,就是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也战胜不了江鸿飞。

面对江鸿飞这么可怕的敌人,赵佶心中虽有憾,却也深知,怪他那两个废物儿子,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换而言之,赵佶不仅跟他自己和解了,也原谅了他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至少是将此事给放下了。

赵佶在位期间,对皇室与宗室关怀备至,因而深得人心,威望卓著。

及至东京汴梁沦陷,赵佶更展现出非凡的气度与担当,欲以身殉国,虽终未果,但其决心已令众人动容。

赵宋王朝覆灭与宗室受难,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皆归咎于赵桓与赵构。

而若赵佶不在,则会让赵宋王朝的皇室与宗室陷入混乱。

而且,万国城中也是有江湖的。

若无赵佶,赵氏何以立足?更遑论称霸万国城?

所以,赵佶虽说之前也犯了不少错,但赵宋王朝的皇室与宗室皆唯其马首是瞻。

故而,赵桓得以幸免清算,赵构亦侥幸保命。

在赵佶的庇护下,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虽不能严惩二人,但赵宋王朝的皇室与宗室对其过失的指责却从未停歇。

愚蠢,忘恩负义,刚愎自用……

懦弱,自私自利,倚任奸人,不识忠良,有眼无珠……

种种恶名,不绝于耳。

耳边听着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对赵桓和赵构的评价,赵佶忍不住想:“若是江鸿飞乃我之子……”

赵佶随即苦笑,自嘲道:“吾何德何能,育此英姿盖世、武定四方、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之子?”

女婿?

这个女婿倒是不错,就是有点费丈母娘啊!

江鸿飞羞辱赵构、惩治赵构一事,赵佶也听说了。

对此,赵佶也是唏嘘不已!

对?

错?

谁对?

谁错?

赵佶已经分不清楚了,他也不愿意在这样的事情上瞎纠缠。

别说赵构了,万国城中的人,包括他在内,谁不是如此?

而且,赵构才多少妃嫔、女儿,他十七岁成婚,光有封号的女人,就有一百四十三人,还有五百零四没有封号的女人,全盛时期,后宫中的女人过万。

后来,赵桓登基后,将年纪大些的,全都放出皇宫。

剩下的,最后全都被江鸿飞接手了。

江鸿飞还把他的所有女儿、不少孙女、外孙女、侄女、侄孙女全都收了。

若论在这方面受到的伤害,赵构哪能跟他相比?

可跟赵构还放不下,赵桓自欺欺人不同,赵佶是真的放下了。

如今他已褪去了龙袍加身的辉煌,他的眼中不再有江山社稷的波澜壮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他漫步于万国城的一隅,脚下是岁月铺就的青石板路,两旁是历经风霜却依旧挺拔的古木,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在低语过往的繁华与沧桑。

“放下,并非忘却,而是将过往的烟云化作心间的一抹淡然。”

赵佶轻声自语,声音虽轻,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豁达。他深知,自己曾是那个时代最为耀眼的星辰,但星辰亦有陨落之时,而真正的智者,是在光芒散尽后,仍能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万国城中,四季更迭,人事已非,唯有他,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河,站在了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

夜深人静之时,赵佶独坐书房,提笔挥毫,墨香四溢。他不是在书写历史的篇章,也不是在描绘自己内心的风景。

他在创作。

赵佶想画一幅《千里江山图》给江鸿飞。

赵佶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讨好江鸿飞,他是想以自己的才华、以对江鸿飞的恭敬,换取他赵氏的一线生机。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赵佶是想求江鸿飞放他们赵氏离开万国城,哪怕只是当贫民百姓。

最不济,也要求江鸿飞放他一两个子孙离开万国城,像普通人一样,结婚生子,延续香火。

月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绢布之上,与墨色交织成一幅未完的梦境。

赵佶的笔触细腻而深邃,每一笔都仿佛承载着他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以及对未来未知的期许。

他心中所构想的《千里江山图》,不仅是对广袤国土的壮丽描绘,更是他对自由与希望的深切向往。

画中,山川连绵不绝,云雾缭绕其间,江水悠悠,仿佛能洗净世间一切尘埃。

赵佶巧妙地运用他的艺术才华,将自然界的雄浑与柔美融为一体,试图在这方寸之间,展现出他心中那片未被囚禁的天地。

然而,笔锋之下,却也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哀愁与无奈,那是对家族命运的忧虑,也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随着画卷的缓缓展开,赵佶的思绪也飘向了远方。他回忆起与江鸿飞的数次交锋与对峙,那位权倾一时的霸主,虽冷酷无情,却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柔情与抱负。

赵佶深知,要想说服江鸿飞,仅凭一幅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有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与利益交换。

赵佶望着窗外繁星点点的夜空,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

在这一刻,他仿佛与天地、与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境界。

与此同时,赵佶运笔如飞。

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人物的刻画上,极其精细入微,意态栩栩如生,飞鸟用笔轻轻一点,具展翅翱翔之态……

……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67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顶部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