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闻言不住地点头。
…
董平和薛霸回营地后,将见汪安钧的情形禀告李辰。
“殿下,汪安钧会答应吗?”沈庆之问道。
李辰笑道:“熊军是他多年来精心栽培出来的,凝聚了他毕生的心血,如果你是他,会答应吗?他估计正在探查周围的地理环境,如果确实找不到绕过的路线,就只能答应本王的建议了。但是庆之,我担心他可能来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派出一只精锐迂回,绕到咱们的后面,出其不意地偷袭。咱们要早做准备了。”
“是!属下已经安排妥当。”沈庆之道。如今不但不担心他们会偷袭,反而怕他们不动。
至于跟汪安钧的单挑,沈庆之并不为李辰担心,他沈庆之也打不过李辰。汪安钧虽说武艺高强,但也不会是李辰的对手。
李辰之所以如此地算计,也有他更深的考虑。
…
安南国境内。
云福临发兵五万,忽然从漠东道进发,向南进入芒康道。
皇帝李建为了和云福临达成协定,付出较大的代价,才使得云福临愿意出兵。现在,云福临若是夺回了芒康道,接着就可攻打越国或巴州,让李辰后院失火。
李建这一招很毒很阴险。但他小看了李辰,李辰在朝廷有内线,贺兰亮早把李建和云福临勾结的事及时告诉了他。
当然,哪怕没有贺兰亮的提醒,李辰也早就做好了应对。
他把曹伟的破虏卫留在了芒康道,再加上两万乡勇兵,足够防备云福临的进攻。如果敌人的攻势太猛烈,实在守不住芒康道全境,那破虏卫和乡勇兵就退守林芝府城,全军守一城,必然无忧了。
不但如此,李辰还有别的后手。
昭王云重光和苏特部!
李辰现在是云重光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和他交易了粮食,精盐、糖、布匹、铁、茶叶、高度酒等等,甚至还有兵器盔甲!
当然,军械都是巫郡军更新换代淘汰下来的,但这些足够让云重光高兴坏了,他目前最缺的就是军器了,等于是解了他燃眉之急,他根本没料到李辰肯卖给自己。
双方既然合作这么深入,自然不能轻易地失去。而且云福临本就是云重光的大敌,云重光不乘机出兵都过不了他自己的那关。
李辰早和云重光达成了约定。如果云福临举兵进攻芒康道,云重光就会派兵组成联军,趁机打云福临军一个有来无回。
如今的局面,关系可以说是错综复杂,几方都在勾心斗角,比如,云福临和魏王李柯做了交易,现又和皇帝李建做约定,大家糊弄过来,糊弄过去,突出一个唯利是图。
反而李辰和云重光的合作,就相当有诚意了。
李辰收到曹伟发来的飞鸽传书后,就回了信,叫他不要进攻,防御为主,和云重光军相互配合,歼灭来犯之敌。
李建想给李辰背后捅一刀子,可惜,李辰都懒得多问芒康道的情况。
就在李辰等待汪安钧做出决定的日子里,徐去病和程征也飞鸽传书,报告了李辰最新的战况。
徐去病兵分几路,仅仅一个月时间,东北方的孙镇恶率陷阵卫,就已拿下广汉、涪城、汶川,如今正朝梓潼进兵。
朝南的的讨逆卫,在郭良的带领下,目前拿下了崇庆、蒲阳、齐通。
朝东的西越卫,在吕肃率领下,拿下了平封、亭陆、扶西。
这一个多月可以说战果丰硕,比李辰预料的还大,而且没遇到猛烈的反击,那些当地郡守,指挥使纷纷开了城门,纳头就归顺。
不过,这只算是开始时的铺垫,要等朝廷围剿的大军过来,那算得上真正的挑战,那时候,既要守住占领的地盘,还要击溃朝廷的兵马。
而程征一军,拿下了彭水的南部,即将兵临南充。
得知徐去病和程征的战果后,李辰自然大喜。
这才是招揽到将帅大才发挥出的作用,将用兵之权交给这样的人,想不胜利都难。
李辰又等了几日后,汪安钧也派人过来,答应进行比试。
没法子,汪安钧派出大批的探马,将周围方圆数十里都仔细地探查后,发现最方便的行军路线还是经过这大剑山。
绕路的话,需要多走几百里不说,还有一座座的陡峭山头,跋山涉水的,就算绕过去了,全军也必然精疲力尽,得不偿失。
汪安钧仔细地考虑下,与众将密议了很久,这才派人拜见了李辰,送上汪安钧的回信。
信里说了不少客套话,重点只在答应了两人的单挑。李辰看了后,对送信的人道:“回去告诉汪安钧,明天正午,你我就在大剑山的北高坡比试。这次比试不玩弄什么诡计,本王只带些亲卫前去,汪节度使若是想埋伏,大可以做些准备。”
送信人听了,告退返回,原话转告给汪安钧。
汪安钧听了大笑道:“寿王殿下真是豪情万丈,他只带数名亲卫,我当然也是如此。如果要搞什么埋伏,我汪安钧哪里有脸面活在世上?”
“可是大人,寿王会不会设埋伏?”手下担心道,万一寿王有意耍诈该怎么办?
汪安钧瞥一眼众将,道:“寿王既然有志于争天下,起码做事要像个样子,既然说好了比试,他如果设了伏,就算取胜,失信于全天下,那他还争个屁啊!不如回家坐以待毙好了。还有,若我明天比斗战死了,马庆,你接过熊军的指挥权,不惜损失地强攻,懂了吗?”
一名雄壮的中年将领站出来,领命答应。
第二天,正午。
李辰在杨雄、铁乌和十多名暗狼卫的护卫下,来到了北高坡。
北高坡位于大剑山的中间位置,距锐膺卫军营和熊军军营距离差不多,也表明李辰的态度,要的就是公平公正。
当李辰来到,汪安钧早已带着护卫先赶到,他也没有设下什么埋伏。
这倒不是李辰相信敌方的为人。而是早有暗狼卫藏在旁边的高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