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李辰思考了很久,最终选定了了地点,就是武昌。
武昌的地理位置,兼顾大江南北,东西两处。而且,武昌军事上的价值也极高。
从古至今,长江南岸的重镇有这么几个,襄阳,江陵,再就是武昌。襄阳是兵家必争地,不用多说。尤其是南北朝对峙时,襄阳更是南朝防守的首要重镇。
如果说襄阳是北方进攻南边的第一重镇,那武昌就是第二了。
所以,选择武昌作为首府,等夺取了江陵,最后挥军襄阳。等到襄阳也落入李辰之手,长江以南的势态才是大成,李辰将没有后顾之忧。
李辰提笔又在纸上写下“武昌”二字,他决定在姑苏再留几日,就去坐镇武昌。
定下来基地大本营,然后就是“广积粮”,李辰再也不想出现缺粮少钱的情况发生了。
于是李辰又写下“钱粮”二个字。
除了钱粮,李辰跟着写下“军械”二个字,兵员扩充迅速,但新式的兵刃铠甲却一时间跟不上,这个不能耽误。
而玄甲兵和虎豹骑也要扩大规模,两千人有些少了,五千人还差不多,再加上协助的轻骑和步兵,要有数万人的总人数,这才具备全面恐怖的战斗力。
李辰呆在那里良久,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关键词,这都是他将要忙活的事情。
做完这些,李辰起身,在暗狼卫的保护下来到鹤山书院。
此时的鹤山书院内,照旧读书声清朗,丝毫不乱,似乎没有受到姑苏易主的影响。这也是山长柳安修给众人的底气。
这位鹤山书院的柳山长,也当得起读书人的脊梁。一辈子教书育人,鹤山书院是他的毕生心血。此人也确实为大雍培养了数不尽的英才。
如今,柳安修就坐在书院门口的庭前,若有军兵想闯进入去大开杀戒,那必须先从他的尸体上踩过去。
“山长,姑苏落入寿王的手中,咱们书院要何去何从?”柳安修身边一位老者问道。这人叫樊黎,是鹤山书院中地位仅次于柳安修的大儒。
柳安修笑了笑:“多想无益,只管安心读书就好。不求事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
“可…可学生们会胡思乱想……。”樊黎叹气道。
柳安修笑道:“人生大抵如此啊。如今大雍动荡不已,我懂得有志向的年轻辈们,想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大好机会,一展平生抱负,但心境浮躁,好高骛远,始终是歧路,厚积薄发才是真正的道理。”
樊黎也明白柳安修的良苦用心,青年们往往志向远大,但才能不足以匹配其野心。
哒,哒,哒。
这时候,有看山人急忙跑了上来。
樊黎见状心中一沉,莫非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他忙问:“是寿王的人马来了?切不可与他们发生争执!”
不料从山脚下跑上来的看山人,却拿出了一份拜帖,喘着粗气道:“柳山长、樊博士,是,是寿王殿下要前来拜访,这是他的拜帖!”
“啊?!寿王殿下亲临?!”樊黎瞪大了双眼,忍不住道:“寿王竟然也在军中?”
柳安修接过帖子,看了一遍拜帖上,挑了挑眉头道:“想不到啊,寿王殿下胆略过人!樊兄,通知书院的全体学子,恭迎寿王!”
“是!”樊黎忙去照办。
柳安修则走出书院,迎接到了正好上山的李辰。
李辰现在恢复了真容,换上明黄色的蟒袍,面目俊朗飘逸,贵气无双。
“草民柳安修,拜见寿王殿下!”柳安修拱手拜道。
李辰抬手地笑道:“柳山长不必多礼,咱们又见面了!”
柳安修感叹道:“谁能想到啊,作出两首绝世的‘凉州词‘之人,竟是寿王殿下!世人只知殿下政略惊人,战无不胜,却不知寿王殿下的文名同样惊才绝艳!震惊了天下人啊。”
“本王也只是偶尔的得之,真论文采的了得,必须是柳山长,本王一点诗才算不得什么。”李辰回道。
柳安修只觉得李辰太过谦虚,两首足以流传千古的佳篇,怎么可能是偶然的得之?
“殿下请!”寒暄后,柳安修将李辰请进书院。
穿过庭院,来到广场,樊黎已经带着书院的学子们,大概有百多人,他们来自天南地北,无不是经过了层层的推荐和考核,才能来到这里读书的,不是泛泛之辈。
听说寿王亲临鹤山书院,学子们无不激动,他们翘首地观望,当看到了李辰,顿时就被李辰的气质容貌给折服,都认为寿王殿下比想象的还年轻,尊贵无比。
接着,樊黎带头,全体学子一齐地参拜。
“各位免礼!”李辰笑道。
他来鹤山书院的目的是拉拢柳山长,也是拉拢书院的读书人,招揽人才。而李辰还能借此给自己涨涨名望。
名望这东西很重要,而且也有很多种,像李辰在各地推行仁政,也是增加名望,但增加的是仁义之名,目标群体以百姓为主。
而今天来书院,相关的标签是才德,贤明,英主,目标群体则是读书人。
因此面对了众学子,李辰的笑容温和亲切,道:“说起来,本王其实很羡慕大家的,有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老师供你们潜心的读书。用心所学,必有回响。有朝一日便可实现立下的志向,这才是无悔之人生。”
“本王除了羡慕,也很高兴。因为你们将是未来大雍的栋梁,本王坚信这一点,大雍千秋万代,终少不了你等的贡献!”
别看李辰只说了几句话,但把鹤山书院,山长柳安修,还有老师学生们统统的夸了个遍。
如此的李辰,拿下了一半的大雍,是有很大可能登基为帝的,所以他的称赞,足够让众多年轻人们兴奋激动,感到了深深的认可。
试想下,你还只是一个没有功名的学子,却被将来的皇帝陛下夸赞是栋梁之才,这能不心怀期待,精神振奋吗?
场上的学子们无不是脸色涨红,喜色露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