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金振国全部捕获王三春的小股土匪队伍后,王三春手下那帮恶徒便再未敢涉足南郑县辖区半步!
个中原委,无外乎人们口耳相传的剿匪传奇故事。
而这一切皆因领队之人金振国——他简直就是智谋过人的诸葛亮与勇猛无畏的张飞二者完美结合体。
尤其是有关他严惩土匪小头目牛黑娃的那段佳话,更是被传得沸沸扬扬,神乎其神。
市井街头的茶馆、乡镇里的酒肆以及那些能说会道的说书人,无不充分施展自己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将这段故事讲述得如同《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情节一般引人入胜,并编成一个个章回体故事四处传颂。
在秦巴山区乃至四川全境,对不懂装懂、成事不足败事的“二百五“、“二杆子”有这样一个形象的顺口溜。
球经不懂学骟匠,
让你割猪卵子。
你却割了猪大肠
......
有好事之人按照这个顺口溜的韵律给金振国编了一段脍炙人口的歌谣。
南郑有个金骟匠,
围剿土匪威名扬!
布下疑兵口袋阵,
冬青竹子当炮仗,
活捉匪首牛黑娃,
战场升官得奖赏,
张飞转生诸葛亮。
不骟牛马不骟羊,
刀刀剜在棒老二的裤裆上!
于是乎,“金骟匠”这一绰号如野火燎原般迅速传播开来!
人们口耳相传,将这个绰号传得越来越远,甚至连那些来自偏远乡村、没受过多少教育的土匪们也听闻了这个名字,并由衷地产生了畏惧!
这些土匪原本以为自己可以肆无忌惮地横行乡里,但当他们听到“金骟匠”的大名时,不禁为之胆寒。
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位神秘的人物绝非等闲之辈,他一定有着非凡的手段和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骟匠”的传奇故事不断被传颂着。
有人说他能飞檐走壁,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犹如鬼魅的神行太保;有人说他智慧过人,善于调兵遣将;还有人说他心狠手辣,枪法百步穿杨......
无论如何,这个外号已经成为了一个象征,代表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金骟匠”的存在给了人们一丝希望。
他仿佛是一道正义的曙光,让那些受欺压的百姓看到了解脱的可能性。而对于那些作奸犯科的土匪来说,“金骟匠”则成了他们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在古老的中国,自古就把孔老夫子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奉为人生真理!作为陕南的土匪,他们更是把传宗接代视为人生存在的第一要义。
当他们听闻那位名为“金骟匠”的国民党军官,在捕获土匪之后,竟然会施展他家传的阉割大型牲畜的技艺时,众人皆震惊不已。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采取的手段竟是“先去势,再枪毙!“
这种残忍至极的做法实在太过恐怖,让人无法接受。
这些士兵们并不惧怕将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冲锋陷阵、杀人越货。
因为他们坚信,即使头颅被砍,也不过留下海碗那么大的一个疤而已,二十年后依然可以转世投胎成为男子汉大丈夫!
然而,根据老一辈人的传说,如果今生遭受了如同牲畜般的阉割之刑,以后在六世轮回时,都会投胎为没有生育能力的太监,香火断绝,后继无人!这个说法让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土匪们不禁对那位从未见过面的“金骟匠”大声咒骂。同时,更是从心底里对他充满了恐惧。
......
再说,接到最高司令官蒋介石的调令之后,身为国民党军预备第一师的谢辅三不敢怠慢,立即筹划组织对土匪王三春的进剿行动。
然而想要剿灭悍匪王三春谈何容易?要知道这王三春可是个狠角色啊!他长期活跃在群山环绕、地势险峻的陕南秦巴山区一带,长达三十余载之久。
其手下那帮喽啰更是鱼龙混杂,他们平时伪装成普通农民,但实际上却是一群无恶不作、穷凶极恶且狡黠多端之人。
这些人凭着熟悉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对付他们最为棘手和难缠,让当地百姓和剿匪部队苦不堪言!
匪首王三春以大巴山的镇巴县为核心据点,这个地方位于偏远之地,与陕西、四川、湖北三省的政治中心相隔甚远。
此地山峦叠嶂,山峰高耸入云,水流曲折蜿蜒,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汉族人、苗族人以及回族人混居在此,社会情况错综复杂,民众的意见和情绪也相对难以统一。
由于该地区处于川、陕、鄂三省交界之处,自古以来就是政治统治的边缘地带,政府对其的控制力度相对较弱,导致经济发展滞后,贫困现象严重。这种边缘化的特征使得该地区成为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角落,行政和法律制度的实施存在诸多困难,形成了管理上的空白区域。
此外,交通不便也是这一地区的一大问题。道路崎岖难行,信息传递缓慢,这给很多土匪们提供了极佳的藏身之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可以轻易地躲避追捕,继续为非作歹,鱼肉百姓。而其中最为臭名昭着的当属巨匪王三春,他堪称川陕交界地区匪患的典型代表。
该股匪聚众于陕南镇巴及川北一带,在其鼎盛时期,其武装达到四个团,约五千人枪,先后与陕军、川军、红军因争夺地盘而发生冲突。
说实话,人们听说过土匪摊派粮饷的,听说过土匪护商抽成的。
但是,没有多少人见过土匪自己成立税务局,自己印发货币的。
王三春占领镇巴县城后,公然置机器,制货币,征赋税,居然建县立乡,委派匪徒做官吏,俨然成了一方土皇帝。
经过多年苦心经营,王三春的势力已经如日中天,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经济实力都极其雄厚。
许多无辜的村民被迫卷入其中,被小恩小惠收买的他们却对王三春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并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力。
在最初阶段的剿匪行动中,谢辅三领导的国民党军队遭遇了重重困难。
他们的进展异常缓慢,举步维艰。
更糟糕的是,一小股负责侦查任务的部队竟然也遭受了重创。
这些土匪们熟知当地地形,利用这一优势频频发动骚扰袭击,给国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有时,他们会巧妙地设下伏兵,让国军陷入被动;有时则采取游击战术,神出鬼没,使得国军防不胜防。
面对如此狡猾难缠的对手,谢辅三及其部下感到十分头疼。
就在焦头烂额之际,有人给他讲了金振国如何成为“金骟匠”的故事,谢辅三师长不禁眼前一亮。
他马上抓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接通了位于西安的第四集团军总司令、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的电话。
他汇报了剿匪的进展情况,并对部队进展缓慢,作战不力进行了检讨。
最后,他向蒋鼎文总司令提了一个要求,请他协调驻汉中守军的汉中警备司令部祝绍周派出部队协助剿匪。
在电话中,他特别要求:“铭三将军阁下,我想请求您协调祝绍周司令官,令他派出汉中宪兵十三团第三营一个叫金振国的排长带领他的加强排参战!”
素有蒋委员长“三鼎甲“、“五虎上将”之美誉的蒋鼎文总司令很奇怪谢辅三师长的请求,不禁笑着问道:“字行兄啊,你何故对祝绍周手下一个小小的少尉参谋排长感兴趣啊?”
谢辅三就把他听到的金振国怎么变成“金骟匠”的故事给蒋鼎文总司令讲了一遍。
蒋鼎文在电话那头发出了爽朗的大笑声。
他紧接着说道:“好哇,你这个字行兄啊,实在是狡猾狡猾地!古有‘师夷之长以制敌’的说法,现有字行兄以匪制匪之妙计啊!”
“总司令您过奖了,在下这也是急来抱佛脚,不得已而为之呀!”谢辅三谦逊地回应道。
“这个主意很好哇!那个金排长收服的那二十九名战士,他们对匪首王三春的个性和战斗方式都非常了解,甚至连王三春老巢的详细情况也一清二楚。”蒋鼎文肯定了谢辅三的想法。
“若能善加利用这些人,那可不就是一把直插土匪心脏的利刃吗?我立刻下达命令!”
听到将鼎文的承诺,谢辅三挂断电话后,激动得在办公桌上狠狠地捶了一拳!
没过多久,汉中警备司令部就迅速行动起来,特意调拨了三辆宽敞而坚固的大卡车,并组织起一支精悍高效的护送队伍。
这支队伍肩负着重要使命——确保宪兵十三团三营的金振国及其所率领的加强排能够安全、准时抵达目的地。
夜幕深沉,繁星闪烁。在这静谧的夜晚里,车队犹如一条钢铁巨兽,沿着历史悠久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秦岭古道疾驰北行。
这条古道曾经见证过无数英雄豪杰的足迹,如今又迎来了这群勇敢无畏的战士们。
金振国带领着他手下那帮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士兵们坐在卡车上,每个人都神情严肃、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正是剿匪总司令谢辅三位于太白县的司令部。那个神秘而重要的地方,将成为他们展现实力与智慧的舞台。
而金振国及其加强排也将被视为特种部队,全身心地投入到剿匪司令部的剿匪计划制定和实施当中去。
可以想象得到,未来等待着他们的必将是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但所有人都毫无畏惧之色!因为他们深知自己身上背负着保家卫国、维护社会安宁的神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