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没过多久就进入了尾声。
教授的指尖有些颤抖。
“爷爷?你不是在写论文吗?是不是我吵到你了?”年轻女孩不知什么时候上了楼,手里还端着一碗蔬菜沙拉。
她注意到门没关上,有些自责。
因为爷爷最近一直在为论文的事烦恼,不喜欢听到那些莫名其妙的杂音。
教授却缓缓摇了摇头。
年轻女孩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大屏,林恪表演的片段已经结束了,最后的画面定格在了他的脸上。
她下意识皱眉,因为她知道爷爷跟自己一样,对抄袭的人嫉恶如仇。
她以为爷爷不说话是不喜欢林恪这个人,所以进了房间就要将大屏上的画面关掉。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刚要关掉的时候,爷爷突然一把抓住了她的手:“刚刚那首歌叫什么?”
年轻女孩虽然对爷爷的动作有些不解,不过还是如实开口:“我还没来得及看,不知道叫什么。”
教授将遥控器从女孩手中拿了过来,点击了播放键。
女孩被爷爷这一系列的动作搞懵了,一脸疑惑地站在一旁,顺着爷爷的视线看向了大屏。
鼓点声很快响了起来,精准地落在了两个人的心上。
随后就是由各种乐器组合成的很特别的一段前奏。
年轻女孩眼神一变,她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简单而又丰富的前奏。
说它简单,是因为每种乐器都只是在用最基础的演奏方式呈现。
至于丰富,则是因为前奏内包含着好几种乐器,横跨Z城传统乐器和外城新兴乐器的范围。
可两种乐器声组合在一起却并不显得繁杂,它们结合的很巧妙,使整个前奏处于一种流畅的状态。
短暂的前奏过后,歌曲进入了主歌部分。
教授的手随着歌曲打着节拍,第一句歌词一出,他就知道这首歌是用“青花瓷”作为主体意象来创作的。
歌曲从配乐到歌词都散发着浓浓的“Z城风”。
那什么是Z城风呢?
教授对此颇有研究。
Z城风从字面上解释就是Z城音乐风格。
但这首《青花瓷》更像是古今结合的新Z城风作品。
它采用了“宫调式”的主旋律,在编曲上运用了大量的Z城古典乐器,也不忘加入外城的新式乐器。
题材上,更是采用了Z城独有的青花瓷作为主体内容。
整首歌由内而外散发着Z城的味道,这是很难得的一首好歌!
教授能在京都音乐学院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他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对音乐超强的挖掘能力。
Z城风由“三古三新”构成。
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
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
这三古三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Z城的独特乐种。
教授很难形容现在自己心里的那种感觉,既有兴奋,也有一种难言的感动!
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听到这么完美的Z城风歌曲!
他的论文,有灵感了!
教授兴高采烈的回了书房,脚步都比之前轻快了不少。
坐到电脑面前,他文思如泉涌,现在的状态与几分钟之前天差地别。
教授丝毫没有停顿,很快,在键盘“噼里啪啦”的响声之下,一行大字缓缓出现在他眼前。
“浅析Z城风音乐中新旧文化的碰撞——以林恪歌曲《青花瓷》为例。”
而此时,年轻女孩站在大屏前。
看着林恪的身影,她目光沉沉,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心中有一部分反感已经被好奇所代替了。
……
林恪一只手握住鸡蛋,在桌边轻轻敲击,另一只手拿着手机:“你说什么?”
“咔擦!”
鸡蛋被敲开了一条裂缝,林恪侧头用肩膀夹住手机,一只手托碗,一只手拿筷子搅起了鸡蛋。
“我说,有人发表了一篇关于《青花瓷》的论文,围脖都炸了!”郑圆一的声音很是雀跃。
林恪搅鸡蛋的动作没停:“《青花瓷》?确实值得一篇论文。”
林恪是在夸《青花瓷》这首歌,电话那头的郑圆一却以为林恪是在自卖自夸:“你最近有点飘了啊,不过如果我是你我也得飘。”
“三连冠啊,林恪,你真是打鸡血了啊。”即便节目已经过去好几天了,郑圆一还是忍不住感叹。
毕竟这“三连冠”的含金量可太高了。
林恪笑了笑:“得了吧,大家不都说我拿三连冠有黑幕吗?”
郑圆一也忍不住调侃了起来:“那你也不亏了,40万签个合同还能拿第一的剧本,说来说去都是你赚了。”
林恪也附和道:“那确实是我赚了。”
说完,将鸡蛋液倒入了油锅中。
听着林恪炒鸡蛋的声音,郑圆一心中百感交集。
谁能想到不久之前林恪都快要吃不上饭了呢?
现在他不仅住大房子,还开了早点铺,生活过的有声有色的。
玩笑归玩笑,尽管最近网上对林恪“三连冠”的话题争议很大。
但郑圆一可是清清楚楚知道林恪这一路是怎么走过来的。
最简单的,哪个有后台的艺人会混得差点连饭都吃不上的?
“林恪,被你一打岔我都忘了正事了,刚刚跟你说的《青花瓷》论文发表了以后,你三连冠的争议声倒是没以前大了。”
这倒让林恪有些意外了,他关了火,重新将手机拿了起来:“谁发的论文?”
林恪一下子就抓到了重点。
郑圆一语气难掩激动:“京都音乐学院的高级教授,他曾经还来菠萝台录过节目呢,不过有点可惜,我连话都没跟人家说上。”
林恪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先不说了,我去看看。”
郑圆一贴心的发了一个链接给林恪,这才挂断电话。
林恪没着急看,而是先将鸡蛋盛进碗里,又打了一碗饭。
先吃了一口饭,他才看起了那篇论文。
京都音乐学院的高级教授在Z城的地位很高,权威性也很强。
林恪倒是没想到《歌者2024》的热度这么高,连高级教授都能听到《青花瓷》了。
事实上,林恪对《歌者2024》节目的热度确实一无所知,对高级教授的了解度也低了一点。
因为那篇论文的影响力,比他想象中的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