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
是杜甫的才能不足吗?】
天幕上出现了杜甫年轻时写下的诗——《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玄宗李隆基对这句诗大为赞叹,没想到写出这样绝妙诗句的杜甫居然落榜了。
看来科举确实需要改革了,再难也要试一试。
【《望岳》这首诗虽然是杜甫落榜之后写下的,但是时间并没有间隔多久,水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突飞猛进。
也就是说,杜甫参加科举时的水平等同于写下《望岳》时的水平。
这样的水平,落榜了。
这一年是公元736年,张九龄罢相,唐玄宗由明君转昏君的一年。】
唐玄宗李隆基:“……!”够了啊。
【考不上就考不上吧,杜甫第二年并没有接着考,并没有把这次落榜当回事,依然是四处游历。在游历途中,杜甫结识了李白、高适、王之涣等著名诗人。
就是这种对科考无所谓的态度,错过了他的仕途。】
天幕上再次出现了注解:“在唐朝,科举是一年一次,到了宋朝以后才改为了三年一次。”
杜甫不解,这话从何说起啊?
【我们知道,唐朝的科举,不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的,而是以“投卷”、“行卷”和名人推荐为主。
我们来看杜甫的爷爷杜审言,考中进士后吏部待选仅一年就有官当,而且一开始就是从八品县尉。再来看杜甫,靠献赋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在集贤院等候当官,这一等就等了四年,等到的也只是一个从九品下最末一等的小官——河西尉,也是个县尉,只是县小官职品级也就小。
不排除皇帝是否昏庸的原因,但主要的还是杜甫在集贤院的时候,当官的爹已经过世许久了。
在一个皇帝昏庸,凭真才实学无法出人头地的时代,拼的就是人脉关系,人情世故。身为正儿八经的官二代,不趁老爹还活着的时候进入仕途,还在等什么?
还有杜闲,生前没有为儿子谋个一官半职就那么撒手去了。】
天幕下的众人听出了一股恨铁不成钢的味道。
第91章
【《唐律》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子弟都可以通过荫补当官,这个名额只能是杜甫的,因为杜甫是杜闲的嫡长子。
如果不是嫡长子荫袭,按律要坐两年的牢。】
【在唐朝,宰相之子通过荫补当官,起始官职就是正七品。
父亲官职降一级,儿子荫补的起始官级也降一级,以此类推,五品的官员,儿子通过荫补当官,起始官职就是九品。
五品以下的官员想给儿子安排官职,那只能是衙门里的无品小吏。
杜甫的父亲杜闲曾当过朝议大夫,正好是五品官,可以为杜甫荫补一个正九品的官职。至于兖州司马,作者菌查到的是四品官。但是“司马”一般都是被贬,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江州司马青衫湿”,一个小小的九品官。
四品可以给儿子荫补一个八品官。】
杜审言:“……”他的孙子杜甫被称为“诗圣”,还不至于沦落到要靠荫补当官的地步吧?不过八品官还是能看的,比他自己考的起点要高。
但以杜甫的才气,靠荫补当官就有点丢人了。
【据《旧唐书》记载,杜甫的父亲杜闲终于奉天县县令,正七品官。看来四品大员只是曾经的辉煌,这荫补子孙的机会错过就没有了。
杜甫连从九品下的河西尉都看不上,更不会看上没有品级的小吏。】
【当然,杜甫考了一次落榜后就没有接着考只是猜测,也可能他年年都考了,连连都落榜。毕竟没有谁会作诗将自己每一次科考落榜都写进去。
也许杜甫考了很多次,只在诗句中提了一次。】
杜甫:“……”
“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他写这句只是想表达不是他才华不行,而是诗词文章没有迎合考官的胃口,所以才落榜。
前面一句他自比屈原、贾谊,轻视曹植及建安七子,没想到无人在意,后世之人的重点只在他的落榜上。
是啊,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他终究是没考上。
【杜甫载入史册的一次科考,是天宝初年,奸相李林甫欺骗皇帝,戏弄天下学子的一个闹剧。
这场考试没有录取一人,李林甫理不直气也壮地告诉皇帝:“野无遗贤”。】
唐玄宗李隆基再次听到这句“野无遗贤”,还是被气得不轻,李林甫当他是胡亥,肆意欺骗吗?
【杜甫科举不成,走了李白的老路,四处写干谒诗,希望得到引荐求得官职,但是没有成功。
天宝末年,唐玄宗祭祀祖庙,杜甫献赋,终于入了唐玄宗的眼,可也只是待诏集贤院,就是前面提到的,待诏四年才等来了一个最末等的官职,差一点就没品了。
杜甫嫌弃官小,不去就职,朝廷重新安排,得了个从八品下的官职。
杜甫这官当了还不到一年,安史之乱爆发。
杜甫政治正确了一回,千里迢迢投奔刚登基的唐肃宗,中途还被俘虏了。】
接下来是一段动画,人物形象是卡通的。
[一间牢房里关了很多人,突然牢房打开,又塞进来了一个。
牢房里的人都看向这新来的兄弟。
“子美?你怎么也被抓了?”王维没想到新关进来的人会是杜甫。
杜甫像是遇到亲哥一般激动:摩诘兄!
几天后,安禄山听说手下抓到了大诗人王维,专门派人将王维接到洛阳,从集体关押变成单独关押。
没啥名气的杜甫连叛军也不重视。]
【没错,杜甫被后世人称为“诗圣”,但是在当朝,杜甫并不出名。好比唐伯虎的画在后世卖到了天价,但是唐伯虎生前穷困潦倒,画的画也卖不了几个钱。】
【唐肃宗对杜甫千里迢迢历经艰险赶来归附,那是十分感动,当即就任命杜甫为左拾遗。
左拾遗是什么官呢?
魏征我们都如雷贯耳吧?被唐太宗比作镜子的谏臣。左拾遗这个官职的职责就是跟随皇帝,时刻提醒皇帝不要犯错。
唐肃宗想要把杜甫当成心腹,但是杜甫让他失望了。
这并非是说杜甫违法犯罪了,而是杜甫触了唐肃宗的禁忌。
这话说来话长。
杜甫有一好友,名叫房琯,是当朝宰相。房琯有一门客叫董庭兰。董庭兰是个琴师,高适为其写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个很出名的琴师。
房琯经常听董庭兰弹琴,结果房琯的政敌就对董庭兰下手了,弹劾董庭兰“数招赂谢”。这个“数招赂谢”应该是多次收受贿赂的意思,作者菌也不是很了解,有知道的小伙伴可以打在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