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在一旁安静地听着,村中的老汉正滔滔不绝地向秦始皇讲述着他为百姓所做的种种好事。扶苏心里挺乐意,这样他就不用亲自向父皇提议了。
毕竟,别人口中说出来的话,父皇接受起来总是容易些!
百姓们长久以来都在忍受着秦国的重压!假如扶苏直接去劝说父皇,说秦国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指责父皇手段残忍,肯定会惹得父皇大发雷霆。
忠言虽然有益,但往往难以入耳。
此时,扶苏正打算让老汉多说几句关于大秦的不是,让父皇自己从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中慢慢体会。没想到,老汉越是说得激动,父皇就越发怒得浑身颤抖!
直到老汉讲起自己当年被强征去修造始皇陵,九死一生才逃出来的事,痛斥秦始皇征用民力,劳民伤财,扶苏看老汉这劲头有点过火,担心真把父皇气出个好歹,连忙拦住:“咳咳,行了,老伯!提那些陈年旧事干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嘛!您现在生活不是挺好吗?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未来才重要,往前看吧!”
老汉满是感慨地说:“我家能有今天,全靠扶苏公子的福泽啊!”
说这话时,老汉朝云州方向拱手行礼,老泪纵横,心中满是感激。
丞相李斯目睹此景,深感触动,看来扶苏在北方的所作所为已深入人心,赢得了百姓的尊敬与爱戴。
与此同时,他下意识瞥向始皇帝,发现皇帝脸色阴沉如乌云,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扶苏同样动容,拍拍老汉的肩:“嗯,我相信扶苏公子未来会做得更好!老伯您留步,我们先走了!”说完,扶苏扶着父皇快步离开。
扶苏并不担心秦始皇会下令惩罚老汉,因为身边的赵云和铁甲卫队都是他的亲信,秦始皇指挥不动。
他更担心的是父皇气坏了身体,万一气出个半身不遂就麻烦大了,若因此而驾崩,那可真是冤枉!
正如老话说的,没比较就没伤害!他在边疆实施的减轻赋税和得到的民众拥护,这一切都被秦始皇亲眼看见,亲耳听见。
然而,秦始皇似乎仍半信半疑,在临走前不甘心地回头大声问:“老汉,你说的可都是实话?不是扶苏教你的吧?”
扶苏只能苦笑,老汉太过热情,竟让多疑的父皇误会他是安排好的演员了。
老汉哈哈一笑,指了指村头的几户人家,坦然说道:“我哪有这样的福分能编得出这样的故事呢?如果您不信,可以多问问其他人家,我们这一带都是从燕赵等地逃难过来的。近的有来自雁门郡和代郡的,远的甚至有从辽东郡渔阳县逃来的。这里每个人都很感激公子扶苏的恩情!虽然故土难忘,但我们再也不愿回大秦去了。”
秦始皇脸色一变!
李斯更是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老汉的每句话、每个字,都像锥子一样刺在他的心上,他是大秦的丞相,却无言以对!
李斯深深叹了口气,扶着陛下,感觉到这时的陛下走起路来都颤颤巍巍,显得老迈龙钟,显然和村里老人的对话,给了陛下巨大的打击!
“陛下,咱们走吧!”
李斯用低沉的声音说着,开始在心里反省自己在大秦国为相这么多年,有哪些做得不够的地方。
几十年来管理民众的成果,居然比不上扶苏一两年的功夫!而且还被远远地甩在后面。
没想到秦始皇没有直接回宫,而是指着村子的小巷说:“陪我走走!我要亲自了解民间的情况,不能只听一面之词!”
李斯暗暗叹息,只好跟着走。
“呵呵,陛下说得太对了!像这个老人家家里,吃喝确实挺好的!就算是在京城,这也算不错的了。”赵高察言观色,发现陛下怒气未消,连忙劝解说:“阳都城里,这样富裕的人家也不常见,确实应该多走动,多看看这里的民风!相信支持陛下的人很多,这个老头显然是修骊山陵墓的时候吓坏了,心存不满,说话都不太理智!所以他才会胡乱批评,对陛下不敬。”
秦始皇听了赵高的奉承,点点头说:“你说得有道理!我是皇帝,不跟这种乡下老头计较!不过我儿扶苏减轻税赋,确实收买了人心,让一方百姓受益!”
扶苏苦笑不得,看来父亲至今还是那么固执,平时没少被赵高那套好听的话哄得飘飘然。
赵高听到主子这么肯定扶苏,马上又开始拍马屁,两边讨好:“没错!老奴本来就知道扶苏殿下文武双全,战功赫赫,威名远播!现在看来,殿下还有治国之才!把边疆管理得井井有条,我看丞相也没殿下这份本事!丞相,您说是不是?”
李斯只能点头同意:“是的,说到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老夫确实不如殿下!殿下的作为,让老臣心悦诚服!”
就连胡亥也不得不佩服扶苏,虽然他不懂这些,但也能听出大哥治国有方!
于是胡亥连忙跟上师父赵高,啧啧称赞道:“大哥的仁德之行,让百姓丰衣足食!难怪连个乡下老汉都在夸大哥!”
赵高和胡亥这么一夸扶苏,扶苏却表现得很淡定。
只是秦始皇嬴政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脸色依旧阴沉。回头肯定会责问丞相,问他究竟是怎么管理大秦百姓的!
如今不说别的,连燕赵之地的百姓都跑到边疆,成了扶苏的子民,还极力拥护扶苏!
这样下去,别说扶苏说他老了,让他让位!就连大秦的百姓也会离他而去,投向扶苏的怀抱!
想到这儿,秦始皇穿过村庄小巷,坚持要去问问其他的村民,让赵高敲门打听民情。
就连树荫下乘凉的村民,屋檐下玩耍的孩童,以及晒谷的农夫,秦始皇都一一询问!
大家说的,和那个村老差不了多少,都在赞美公子扶苏的美德!谈起在大秦的苦日子,不堪回首,甚至有人提起往事,对先帝的残暴咬牙切齿。
扶苏心里暗暗感慨,何必呢?看来父亲的猜疑病是改不了了,非要不信,非得多问几家,结果这不是自找难堪吗?
到最后,秦始皇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黑着脸回到了车上。
李斯和赵高一边扶着陛下,心里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他们跟随陛下多年,能感受到始皇帝的怒火,就像被压抑的山洪,随时可能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