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是三月一日放榜,殿试定在三月十五日。
三月十五日,殿试之日。此刻天色微明,旭日东升。
这天李易早早起床,穿戴起礼部送到的新贡士袍服,穿戴一新。
邻屋的姜水波也早早起床,见到李易笑着道:“李兄,一起出发吧。”
李易和姜水波、萧狂坐上马车,王晨、陆霖、成昆、何鑫相送。
殿试在宣政殿举行。殿上摆放着一排排的小桌,桌上有纸袋。三百余贡士入座后,大家都只能跪坐在席上写文。此刻殿内是鸦雀无声,众贡士都知道考完这一场后立即是官人了,故而都是神情凝重。殿试是辰时初刻开考,时间未到众人都不敢动,执事官给贡士的桌上一人分了一包宫饼。
到了辰时初刻,“开考!”一声令下,贡士们从纸袋里抽出题纸读卷。题目是“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殿试考题只考策论,不考四书五经。考策论涉及军国大事,是观其政术,决定考生最后名次。所谓“外重内轻,外轻内重”,其实是指政府是否强调中央集权。周朝和唐朝都设立藩镇,中央集权衰微,而秦朝则是强调中央集权。这个题目是让考生分析,中央集权的重要性以及政府是否应当进行中央集权。
李易两世为人,结合后世的观点对此有深刻的体会,沉思了一会儿,立刻工整地写下: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
三百余位贡士绞尽脑汁答题,为的是争殿试的好名次,虽然都是进士,但一甲、二甲和三甲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李易思绪奔腾,一心二用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致,在写一段的时候,就琢磨第二段或者想典故案例,写了两个时辰,又誊抄好,交卷。
执事官心想,也太快了吧,再看这卷面,这字可太漂亮了。
李易回到独一味酒楼,何鑫安排好了酒席。大家非常快活,李易也是分外轻松,用了六年时间,科举之路终于走完了。
三月十五日夜,宣政殿灯火彻夜通明。以丞相蔡中京、吏部尚书洪仁夫、礼部尚书韩节甫为首的十五位读卷官,每个人都要在两天时间里把这三百一十八份考卷看一遍并写上简短评语,以分等级名次,还要盖上每个读卷官的印鉴,阅卷任务颇为繁重,要夜以继日,宣政殿有卧榻可供读卷官休息,但不许回家。
三月十七日午后,十五名阅卷官考卷全部评阅完毕,三甲、二甲名次都已排定,而一甲三人的名次将由景荣帝钦定。
大明宫紫宸殿内弥漫着庄重肃穆的气氛,景荣帝端坐于龙椅之上,他已经治理了这个国家三十六年,虽然他已经有六十八岁了,但他依然有着雄心壮志。他俯视着殿前摆放的试卷。他的目光如炬,他的决策,将决定这场科举考试的状元归属。
司礼官禀道:“陛下,这一甲三人分别是山东海州府赣榆县高峰、浙江省嘉兴府嘉善县孟胜海、江西省洪州府府新建县李易。”
景荣帝问道:“三人年龄报一下。”
司礼官禀道:“陛下,高峰二十五岁、孟胜海三十岁、李易十八岁。”
景荣帝道:“李易就是那个写《红楼梦》《满江红》《青玉案》的少年吧。”
在司礼官的朗读下,皇帝开始细听三篇最好的试卷,揣摩着他们的观点和见解。这三篇文章各有千秋,孟胜海的文章文才华美,高峰的文章观点深刻,李易的文章具有远见卓识,旁征博引,提出了具体措施。
景荣帝想,高峰忠君报国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当为第一,孟胜海歌功颂德,文采华丽深得我心,当为第二。李易言辞恳切,分析透彻,但是可操作性有待探讨,就为第三吧。
三月十八日一早,丙辰科中式的三百一十八名士子齐聚贡院,领取进士巾服,立即换上,由礼部官员教导他们相关礼仪。再由礼部官员领着来到宣政殿,文武百官今日能到的都到齐了。
景荣帝升座,殿中举行赞礼,文武百官叩头如仪后,三百一十八名新科进士跟着行四拜礼。两名执事官抬着榜案,礼部尚书韩节甫宣读御制诰书:
“景荣三十六年三月十五,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第二甲六十七人赐进士出身,第三甲二百四十八人赐同进士出身。”
宣制毕,传胪官开始唱名,大殿上文武官员和诸进士屏息倾听,传胪官唱道:“第一甲第一名高峰。”
高峰身子微微一震,险些站立不稳,巨大喜悦突然降临,这是普天下有志于科举的士子梦寐以求的荣耀,谁能淡泊?
高峰赶紧走出队列,跪倒。
传胪官又唱道:“第一甲第二名孟胜海。”
孟胜海也随赞礼官走到高峰身边向皇帝跪下。
传胪官又唱道:“第一甲第三名李易。”
李易一听,真的中了探花,喜何如之!就是跪人不太习惯,正欲出列跪下。
却听殿上一个太监尖声道:“圣上有旨,李易近前跪见。”
赞礼官便领着李易往前走了十几步,离宝座上的景荣帝还有五、六丈远时跪拜行礼,景荣帝居高临下打量李易。
这少年唇红齿白,还是像她啊,真是一副好相貌啊,不禁想起了当年那个站在舞台上吹箫的少女,如仙人般的林黛旎。
景荣帝朝李易笑了一下,道:“好一个才华横溢的美少年啊!”
李易谢恩,回到进士行列。
二甲、三甲则仅唱名不出班行礼,三甲唱完后,韶乐再起,新科进士四拜,起立平身,走出皇宫,走向朱雀大街。
此时春光明媚,阳光和煦。街道上挤满了围观的群众,大家争相一睹进士们的风采。游行队伍的最前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华丽的仪仗队开道,引人注目。高峰笑容满面乘坐白骏马走在最前列。这匹骏马矫健威武,鬃毛整齐,鬃毛和尾巴上系着红色的丝带,象征着喜庆与吉祥。
孟胜海、李易神采奕奕,春风得意,步行跟在高峰的后面。
其他进士们身着锦衣华服,腰佩玉带安步当车,跟前三名有一段距离。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自豪,这不仅是他们自己的荣耀,更是家族的荣耀。
围观的百姓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对他们称赞不已,仿佛天下英雄尽在于此。人们争相抛掷鲜花,表达自己对进士们的敬仰和祝福。鲜花漫天飞舞,落在进士们的身上,为他们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采。
独一味酒楼雅间上,王晨、陆霖、成昆、何鑫、萧狂、何晶晶看着热闹的场面,心情各自不同。
独一味酒楼另外一间雅间里,身着男装的蔡文君和小婵也在观看,蔡文君心想:李易啊,原来你住在独一味酒楼里啊,你不告诉我,可是你老师徐光进告诉我了,这下我们又可以经常见面了。
“小姐,快看,进士们来了,哎呀,李易在那里。”小婵欢快地叫道。
李易路过独一味酒楼时,也抬头往上看,知道自己的亲朋好友一定会在这里欢迎他。
李易得意地笑着拱手致礼时,突然看见了宜嗔宜喜的蔡文君也站在雅间里正向他挥手,蔡文君身着男装,却难掩其清丽脱俗的气质,她的笑容如春日阳光般温暖,不由得愣住了,马上微笑致意……
游行队伍继续前行,李易的思绪却飘向了远方。他想起了自己与萧狂、萧诗雯等人一起经历的种种冒险和挑战,想起了他们的深厚情谊。他知道,无论未来会面临怎样的困难和挑战,他们都会携手并肩,共同面对。
游行队伍所经之处,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街道两旁的商铺和民居纷纷挂起了灯笼和彩带,渲染出一派喜庆祥和的气氛。孩子们追逐着游行队伍,嬉戏打闹,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长安城。这一日,长安城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争睹新科进士的风采。李易身着进士巾服,站在游行队伍中,心中满是喜悦和自豪。他回想起自己穿越到这个平行世界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迷茫和不安,到如今的功成名就,一切仿佛都在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