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陛下李旦。
朝臣眼皮子一跳,搞不懂这?闹的是哪出!
“闹的哪出?当然是六弟快回来了?,太后娘娘想提前用?这?招堵上六弟的嘴啦!”
灵山寺中,一身僧衣,毫无形象,躺在蒲团上的李旦,对刘皇后如是道。
刘皇后不解,用?牙齿咬断针线,将衣服抻起来打量,温声道:
“可太后娘娘惯来强势,待子女向来……竟也会顾及福王殿下的感?受吗?”
李旦轻嗤一声,他们这?位阿娘可不是那?种?将孩子的感?受捧在心尖尖,慎重对待之人。
“你进门晚,与六弟相处不多,不晓得他性子有多刚烈。”
提起秋东,李旦终于打起了?精神,便与妻子多说几句:
“当年?三兄先头的王妃赵氏之死骇人听闻,无人敢言,三兄更是装作无事发?生一般,在太后跟前卖乖。
还是六弟直接进宫,当面威胁太后,话说的很难听,阖宫上下没人敢将他说过的话往外传。
后来明崇俨之死,外面闹的沸沸扬扬找不着凶手,知道谁做的吗?六弟!全长安城权贵都晓得凶手是他,所有人心甘情愿帮他隐瞒。
六弟眼里最是容不得沙子,见太后把持朝政,吾这?陛下在灵山寺被迫出家?,以往他身在安西,鞭长莫及,可他要回洛阳献俘,不可能视而不见。
太后如今对六弟颇为忌惮,可不就想着提前堵他嘴呢!”
刘皇后将衣裳拿到?李旦跟前比了?比,满意的收进笸箩里。想了?下道:
“就怕福王与太后发?生争执,太后恼怒之下,奈何不得福王,先拿咱们出气?。”
这?话也没错,李旦从蒲团上翻起身,安抚妻子道:
“莫怕,吾已经叫人将亲手所书的请辞折子送去上阳宫了?。从昨夜知道消息到?今早,连着写了?十几封,每隔一个时辰叫人送去一封。
她老人家?这?是一箭双雕呐,即堵住了?六弟的嘴,也在试探吾呢,当真是好算计。”*
太后与陛下母子之间的这?场作秀,叫满洛阳城的人看了?热闹,直到?三天后,陛下共向上阳宫送了?三十八封折子,全都是请求太后继续帮他处理朝政的话。
太后才终于勉为其难,接受陛下的请求,继续临朝称制,把持大?唐的朝政。
这?件事秋东是在回洛阳城的半路上听说的。
彼时他在马车内查看这?段时日收到?的消息,王孝杰进来后,秋东觉得他一脸吃了?不干净东西的样子,好心提醒:
“身体不适记得及时找军医。”
王孝杰如今已然摸清了?大?将军的性子,在大?将军跟前,一定得有话直说,千万别跟他老人家?七拐八绕。因为他老人家?真真是日理万机,没空跟你瞎叽歪。
他索性直接靠过去,低声将事情说了?。
秋东写字的手一顿,眼眸微眯:
“将军认为太后娘娘此举是为何意?”
“自然是为了?叫您无话可说,默认太后娘娘继续临朝称制啦!”
行叭,这?也许就是阿娘的政治手段,每回都如此简单粗暴。
像是看不惯裴炎,便叫武承嗣网罗罪名,栽赃陷害,也要把人处斩。像是不需要二兄李贤做太子,便直接栽赃,甚至亲自下场搜刮证据,也要把人踢下太子之位。
阿娘从不会默默蛰伏,暗中等对方犯错后,或者诱导对方犯错后,及时捉住把柄,有理有据的处理掉敌人。
秋东本人是不赞同这?种?手段的,权力?倾轧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他从不否认这?点。
但不能突破底线。
一旦用?上了?栽赃陷害,那?旁人有样学样,互相捏造证据攻讦,朝堂上一片乌烟瘴气?,秩序不存,由上而下,天下迟早得乱。
太后这?是在带头开一个很坏的头。
王孝杰原本是个很圆滑之人,这?段时日相处下来,有感?于大?将军的品性,还是没忍住劝了?一句:
“依照您今时今日的功绩,完全可以不掺和?那?些事,明哲保身。实在看不惯朝堂上乌烟瘴气?的环境,还可以依照先帝的旨意,带兵回安西,咱们在那?里过的多快活啊!”
跟土皇帝也没差。
大?将军说一不二,且大?将军还不恋权,该交给下面人办的事,从不再三追问,跟在这?样主?将身边做事,别提多爽快啦。
王孝杰一咬牙,把心里话给秃噜完了?:
“等将来咱们再把突厥给打下来,安西都护府连通南北,驻守在那?里多畅快呀!”
虽不如中原富庶,可土地面积差不多占大?唐现如今版图的一大?半儿?了?,届时便是太后对上大?将军,也得客客气?气?,国宴上双方都该平起平坐啦。
灵山寺的皇帝指不定有多羡慕大?将军呢!
秋东也不知听没听进去,摆摆手,叫王孝杰自去忙。
结果王孝杰才出去,黑齿常之又进来。坐在对面,就跟屁股底下藏了?刺儿?似的,吭哧吭哧半晌没蹦出一个字儿?。
秋东也不催他,且忙着呢。
一炷香过去,黑齿常之主?动开口,说的意思与王孝杰大?同小异,只不过黑齿常之强调的是:
“臣自来是大?唐的臣子,是李唐的臣子,朝堂上武太后乾纲独断,殿下您留守安西,是为大?唐保存火种?,是大?唐的功臣。”
秋东心道,阿娘虽然如今把持朝政,但依旧不得人心呐。
他这?还没回洛阳呢,近些天便陆续收到?了?无数密信,从天南海北送来,全是劝他尽快返回安西的。
带回来的将领中,有一大?半儿?都悄悄来找过他,说的也是这?回事。
一副生怕他去了?洛阳,便一去不回,小命不保的模样。
第181章暗潮
秋东在回洛阳后十分低调,与等待封赏的将士们一起扎营在洛阳城外?三十里处,并未提前在人前露面?。
依然有很多人直接出城,在军营外?求见他,想与他共商大事。
可秋东认为他们想商量的所谓大事,并没有与他商量的必要。
如果在灵山寺出家的李旦,亦或者在庐陵种菜的李显,当真有重新登基执掌朝政的决心,只是苦于无人可用,派人来寻求他这个阿弟的帮助,秋东自然会考虑。
可如今的情况是,太后做出?了还政给李旦的姿态,李旦也?不敢接。他没有做皇帝的心,群臣硬逼着他做皇帝,李旦本?人战战兢兢,群臣也?恨铁不成钢,何苦呢?
依照他对李显和李旦的了解,群臣私下为他们奔走,想逼太后还政于他们中的一位,但凡成功,他两自然乐意坐上?那把椅子,君臣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