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三个月后
同年(熹平六年)
冬
大雪
雒阳
凌晨
蔡宅
一个女婴在寒冬飞雪中诞生,已经被罢免官职的蔡邕,给女婴取名琰,蔡琰。
而当天夜里
袁宅
苏雯也刚刚诞下一个女婴,被丈夫袁基取名瑶,袁瑶。
苏雯,二十六岁,袁基正妻,有子袁泰,有女袁瑶。
袁基,袁家嫡长子,二十七岁,五官中郎将,秩比二千石。
不满三十岁,就坐上了秩比二千石的位置,这是大汉升官最快的士族子弟。
冬日里,百姓们都在进行各种祭祀活动,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冬天是农闲时节,所以各种祭祀活动也主要集中在这个季节。
翌日
雒阳
何家
自从何贵人生下男婴后,南阳何家就搬家来了雒阳居住。
何贵人同父异母的哥哥何进,也一步步被提拔,如今已经是虎贲中郎将,秩比两千石。
苏家敏锐地察觉到何家将要崛起,于是让苏斌前来拜访何家。
“苏韬略能来拜访我们何家,这是我们的荣幸啊。”
何母以及何苗前来迎接苏斌。
“雪日多有打扰。”
苏斌只说自己是仰慕何家兄弟的高风亮节,所以前来拜访,绝口不提生下男婴的何贵人。
苏斌送了许多珠宝玉石给何母,又为何母作赋一篇。
又几天后,袁基也前来拜访何家。
何母喜笑开颜:“未曾想我何家也能有今日。”
宋皇后无子,只有何贵人有一个男婴,不出意外,何家恐怕是要成为新外戚。
当然,如果宋家足够强势,也可以效仿邓太后,强行过继何贵人的儿子,这样就能继续做外戚。
不过,宋家看起来并不强势。
从皇帝提拔何家人就可以看出,皇帝是有换外戚的打算。
又一个月后
熹平七年
春
新的一年刚刚到来,震撼的消息就从雒阳传遍天下
皇帝刘宏下令,卖官鬻爵!
列侯以下,皆可卖。
两千石以下,只要不是在皇宫里的,皆可卖。
看来,皇帝是真的没钱了。
即便杀了养肥的王甫等宦官,也只能缓解一两年的财政,想要长期解决财政问题,还得靠卖官鬻爵。
中常侍王甫奉旨卖官,在人生的最后一两年,为皇帝背最后一口锅。
反正已经打算杀王甫了,所以皇帝干脆让王甫来负责卖官的事,就算王甫贪污了,他也能抄家王甫把钱拿回来。
郎官是卖的最多的,不管是谁,只需要五十万钱,就能买一个郎官,等于是五十万买了一个举孝廉名额。
这可比地方官私底下卖的价格便宜多了。
不过,毕竟是买的郎官,所以升官速度肯定比不过举孝廉出来的郎官,所以,很多有钱人,还是更愿意买举孝廉名额,只有买不到举孝廉名额,才会找朝廷买郎官。
豪强们是不能直接买县官的,买官也是要走流程的。
如果想买比两千石的官,那你首先得是一千石的官,如果想买一千石的官,那你首先得是比一千石的官,如果想买比一千石的官,那你首先得是六百石的官,如果想买六百石的官,那你首先得是比六百石的官,如果想买比六百石,那你首先得是四百石,如果想买四百石,得先是比四百石,如果想买比四百石,首先得是三百石,如果想买三百石,首先得是比三百石,如果想买比三百石,首先得是二百石,如果想买二百石,首先得是比二百石,如果想买比二百石,首先得是一百石,如果想买一百石,那首先得是郎官。
买官是有流程的,不存在说一个平民富商一瞬之间就可以花钱买个县令当。
他得先五十万买个郎官,然后一步步往上买,买到六百石的时候,也不一定能上任县令。
因为,买六百石的人很多。
同一个岗位,出钱最多的人,才能上任。
比如曹操今年刚刚升官了,涿县县令的位置空出来了。
那么,所有比六百石的官员,都可以找中常侍王甫去买涿县县令的位置。
想买涿县县令者,至少得出钱六百万,而且必须是比六百石的官才有资格来买,在所有出钱买涿县县令的比六百石官员里,出钱最多的那个上任涿县县令,其他没买到涿县县令的人,他们的钱如数奉还。
同样的例子,如果想买涿县县丞,必须是比四百石或者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至少得出钱四百万,因为是四百石的官,出钱最多者上任。
【官位拍卖底价】
比两千石=一千五百万钱
一千石=一千万钱
比一千石=八百万钱
六百石=六百万钱
比六百石=五百万钱
四百石=四百万钱
比四百石=三百五十万钱
三百石=三百万钱
比三百石=二百五十万钱
二百石=二百万钱
比二百石=一百五十万钱
一百石=一百万钱
郎官=五十万钱
这些只是竞拍底价,实际成交价肯定远远不止。
比如涿县县令,就有十几个人同时竞拍,出价最低的那个人,只出了六百万钱的底价,而出价最多的公孙瓒,却出了两千万钱。
因此,公孙瓒上任涿县县令,其余竞拍者的钱如数退款。
所有豪强富商,都用一百万钱自己买了个关内侯。
虽然关内侯不算侯爵,不能世袭。
不过,即便是真正的侯爵,其实也只是理论上可以世袭,大部分都会给上各种限制条件,或者世袭几代以后,被皇帝找借口剥夺爵位。
因为世袭侯爵越多,朝廷的税收就越少,所以每一任皇帝在封自己的功臣为世袭侯爵的同时,又在想办法剥夺上一代皇帝封的世袭侯爵。
比如苏家曾经有世袭归顺侯(县侯),是皇帝刘秀册封给苏清的,但是只传了一代,就被明帝刘庄找借口给剥夺了,然后给苏家一次性补偿了一千万钱。
关内侯之上是列侯,列侯分为:都亭侯、亭侯、都乡侯、乡侯、县侯。
县侯之上,就是公爵国,比如曹操的魏公。
公爵国之上,则是诸侯王国,比如曹操的魏王。
有些特别有钱的,甚至给全家人都买了关内侯,丈夫妻子儿子女儿,全是关内侯。
比如徐州糜家,全家都是关内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