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章 国与政

作者:七十三人行 字数:3560 更新:2024-10-24 05:17:12

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要完成天下一统的伟业,兼并八方门阀诸侯,云羿发现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是远远不足。隋末唐初,是中华社会的一个转型期,门阀、豪强、士族、军阀竞相出面,争取整个天下的控制权。门阀势力是以李渊、宇文化及、独孤锋三大门阀为代表,豪强则有李子通、钱独关和宋金刚之流。自曹丕的九品中正制的确立,奠定了士族在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统治地位,但由于中原大地遭遇重重战火,以及隋朝的建立,在北方士族彻底消失,而南方却将士族制度发扬光大,东晋、宋、齐、梁、陈中,出了宋朝的开国皇帝刘裕,其他各个当权的都是士族,士族在大江以南可谓是根深蒂固,即使杨广南下灭了陈国,却灭不了士族,但士族始终已然走到了尽头,但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士族由此也开始学习门阀,开始向门阀和军阀转变,比如萧铣建立的梁国、林士弘建立的楚国等。军阀则是纯粹凭借武力占土封疆域,称王称霸,引用当今的语言来说,便是山寨军队。其中窦建德、杜伏威、瓦岗军(现在则变成云羿和寇仲)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就隋唐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而言,门阀、豪强、士族和军阀取天下的难度也是由小到大递增。用简单的话来说,门阀有钱有势有制度,豪强有钱有势,士族有势有制度,而军阀则三样什么都没有。

仔细分析,门阀具有统一天下的先天优势,以李阀为例,李阀中人百年以来,世代为官,可谓有势,又有自身的封地,以及配套的法律和制度,人脉之广、财富之多、俊才之众自然不在话下,其中李渊次子李世民更是高瞻远瞩,乃是门阀之中的不世天才,一手建立天策府,专掌国之征讨,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郎中二人、军谘祭酒二人,典签四人,录事二人,记室参军事二人,功、仓、兵、骑、铊、士六曹参军各二人,参军事六人、总共三十四人,族中有李道宗、李神通等老练之人,麾下又有李靖、房玄龄、杜如梅、长孙无忌、庞玉、尉迟恭等一班子文臣武将。

倘若李阀由李世民做主,挥师一旦出关,拿下洛阳,便稳立于不败之地。就算云羿有超前意识,在得知李世民的韬略和能耐之后,也是惊骇不已。这也是他和两个兄弟在根基尚未彻底坚实的基础下,便急于荡平萧梁的缘故,因为一旦李阀提前拿下洛阳,那统一天下的难度必然大增,到那时必然会形成南北对峙,一统的步伐最少还要延迟十年。原著之中,寇仲到后期之所以会接受慈航静斋的意见,和平统一,那便是李阀已坐拥长安和洛阳两座千年古都,在名义上占了正统,即使没有突厥吉利的南下,就算宋缺亲自出手,寇仲想拿下李阀胜负也只在五五,因为李阀无论在名义、经济、制度、兵士和武器等各方面都占了优势,到时必然会演变为持久战,结局可想而知,必会重蹈魏晋南北朝的悲剧。

其次,天下豪强必然也不甘落后。豪强也可称谓世家和黑道势力的混合体,世家虽不及门阀有钱有势,但也足够他们独霸一方,说他们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也毫不过分。以钱独关为例,襄阳位于汉水之旁诸河交汇处,古为荆州之地。若顺流而下,一天便可轻松拿下汉南之地,进可攻、退可守,乃是南北枢纽之地。自杨广被宇文化及起兵杀死后,各地烽烟四起,“双刀”钱独关本乃汉水派的龙头老大,在当地黑白两道都很有面子,做的是丝绸生意,家底丰厚。炀帝死讯传来,钱独关更是众望所归,被当地富绅及帮会推举为领袖,赶走了襄阳太守,自组民兵团,把治权拿到手上。

钱独关趁各大势力相互争夺之际,坐守襄阳,观望天下,而且左右逢源,大做生意换取所需,俨如割地为王。但类似钱独关这种豪强却有致命的弱点,那便是他们没有一套围护自身统治的法令和制度,这也造成阴癸派可以轻松控制襄阳的缘故。试想一下,为何阴癸派不能左右李阀的军政,归根结底便是李阀拥有当时最为严密和先进的一套管理制度(政体)。云羿虽然嚣狂乖张,却没有强攻襄阳,便是因为他知道,他们兄弟要争霸天下可谓是如履薄冰,错一步便满盘皆输,此时和阴癸派等黑道势力较上劲,吃亏的必然是自己,由此,云羿对黑道魔门等势力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到触及根基,便会手下留点情面。

同理,南方的士族也会绽放他们最后的余晖,妄图回复昔日叱咤天下的荣光,而后梁萧铣俨然一副天下士族代言人的架势。萧铣现本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梁皇族之后,更兼无数士族和南方大小帮会的依附,所建立的梁国目下隐为南方第一大势力,声势尚在宋阀之上,称帝后萧铣更是在大江以南所向披靡,先后攻占郁林、苍梧、番禺等地,并不断招兵买马,兵力增至四十万之众,雄据南方,两湖之地无人敢挡。可惜地是遇到了云羿,注定士族制度要走下中华大地的历史舞台。

公元六百一十八年四月,云羿领兵突袭江夏,萧梁军虽然号称四十万,其实可用之兵只在二十万之间,而且大多是水军,其次是步卒,最少的是骑兵,而江夏便是萧铣骑兵的老巢。萧铣以为骑兵乃对方三倍之众,便自不量力出城迎战,江夏的六万骑兵遇上久经沙场的瓦岗军和装备精良的天兵共计两万的骑兵,便如纸糊一般,不堪一击,江夏一战而下。

此役萧铣的骑兵损失大半,也见识到了神箭铁骑的威力,再加上他本是欺软怕硬、胸无大志之辈,便立即派人讲和,云羿也知道萧梁水军的厉害,一时也拿他不下,便止步江夏,苦练水军,休兵罢战。倘若说云羿收编瓦岗军是改变历史上的天下格局的第一步,那江夏之战,便是彻底改变了正史上隋末唐初江南的大局,也彻底改变了后梁的历史轨迹。

原本萧铣势力范围东至九江,西至三峡,南至交趾(越南河内),北至汉水,而且就在本月萧铣会迁都江陵(现今的荆州)。可是由于江夏失守,将夷陵(现今的宜昌)、江陵和宜都等重镇全部置于云羿的虎爪之下,让他势力大减,那还敢迁都江陵,现在只有固守江陵和巴陵(现今的岳阳),让两地成犄角之势,互为援助,彻底成为待杀羔羊,再也无能力东进或是北上。

随着江夏一役,不但尽歼萧铣的骑兵,更让他处于两面受敌之境。萧铣本还有一线生机,那便是倾全国之力,自江陵出兵解襄阳之困,云羿只要拿不下襄阳,便无法对江陵构成威胁,想要攻巴陵,则必须逆大江西进,况且云羿的水军当时和萧铣尚有些差距,胜负只在四六之数。反观之,萧铣在此时可以联合襄阳,由江陵出兵,偷袭云羿的大本营神弓城,到那时危机自解。但是云羿一旦拿下襄阳,便会对江陵形成包围之势,更可着骑兵直接南下,水陆并举,分攻江陵和巴陵,一战定乾坤,由此便可以看出萧铣乃是短见之人,注定会成为云羿一统天下的踏脚石。

扯远了,回来接着谈。四种势力之中,军阀最弱,有如先天不足的婴儿,一切要从头开始。首先云羿为自己竖起一杆大旗,以求得到天下广大民众的支持,旗帜便是“兴盛华夏”,以图由此来树立正统地位,来个名正言顺。

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朝统一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局面。汉族于先秦时自称华夏,即华夏族。从汉朝开始逐渐以汉族代替了诸夏、华夏等旧称。华夏一词最先出自于《尚书?周书?武成》:“华夏蛮貊,罔不率俾。”“华”意为“荣”,“夏”意为“中国之人”,华夏也可说是中原之人。唐代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中:“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由此可见,华夏乃是汉族和中国的古称。云羿提出打出“兴盛华夏”的旗帜,不但可以团结汉族,也能团结中原之地,让他日进驻洛阳之时,可顺利成为华夏正统,减少以南统北的压力,同时也可吸纳更多的人才。

接着就要谈云羿的山寨军“钱”、“势”和“制度”的问题。这时就有人问,为何当年没钱没势没制度的刘邦也是军阀,为何可以打败有钱有势有制度的门阀的项羽,从而夺得天下?答案其实很简答,有一个容易理解的词语,那便是奶粉。

假设刘邦和项羽揭竿而起的势力同为初生婴儿,但是由于先天原因,项羽祖上乃是楚国世家,在楚地可谓是有钱有势,其发育要远远快于刘邦,吃的是正常奶粉。而刘邦则郁闷的多,没奶粉吃,便四处求造奶粉的人,通过偷或者抢,来填饱肚子,可想而之,在前期项羽必然是强国刘邦的。倘若由此一路下来,项羽可谓是稳操胜券,但是遗憾地事情发生了。在楚汉之争中期,项羽这边造奶粉的师傅挂了,可是项羽却坚决不请新的奶粉师傅,搞自给自足,结果一不小心,在奶粉之中加入了三聚氰胺,造成自食恶果。反观刘邦却不然,刘邦四处求奶粉师傅,终于取得成效,再加上多年的磨练,对奶粉的好坏一闻便知,从而选择好的奶粉,不似项羽一般,毒死自己却丝毫不知原委。到了后期,刘邦健健康康的成长为猛男,而项羽这倒霉孩子却长成一大头痴儿,猛男对痴儿,结果不言自明,项羽落得个自刎乌江的结局,而刘邦却得了天下。

估计有些看官见到之前会不耐烦,你说了一大堆,那这个奶粉到底是什么?答案便是分配方法,插标立石,在石头上写明田主、丘名、地名和面积。由此云羿得到了全国各地广大农民和义军的广泛支持,前来相投者不计其数,兵力暴增到二十万。

“兴盛华夏”、“百家争鸣”和“土地革命”便是云羿的三大国策。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203
第一章 三兄弟 第二章 长生诀 第三章 傅君婥 第四章 火风水 第五章 习长生 第六章 风从虎 第七章 一品居 第八章 李卫公 第九章 小周天 第十章 御马术 第十一章 杀人者 第十二章 暂别离 第一章 鬼谷岛 第二章 棋之语 第三章 入门墙 第四章 资与质 第五章 纵横阁 第六章 轩辕弓 第七章 杀胡令 第八章 内经注 第九章 通七经 第十章 云之弓 第十一章 鬼谷子 第十二章 奇门遁 第一章 单琬晶 第二章 东溟剑 第三章 东溟榜 第四章 沈落雁 第五章 箭神名 第六章 淳于薇 第七章 宋玉致 第八章 九江城 第九章 铁骑会 第十章 跋锋寒 第十一章 竟陵郡 第十二章 精灵儿 第一章 商秀珣 第二章 鲁妙子 第三章 兄弟情 第四章 螺旋箭 第五章 回天术 第六章 李秀宁 第七章 机关兽 第八章 女儿心 第九章 女儿怒 第十章 梦中人 第十一章 第一战 第十二章 点绛唇 第一章 李世民 第二章 师妃暄 第三章 独孤凤 第四章 婠婠儿 第五章 和氏璧 第六章 李药师 第七章 美人杀 第八章 羿箭出 第九章 侯希白 第十章 天津桥 第十一章 小碗儿 第十二章 五虎将 第一章 破杀局 第二章 杀宗师 第三章 佛之门 第四章 尚秀芳 第五章 回牧场 第六章 擒李密 第七章 女儿美 第八章 得梁都 第九章 称王否 第十章 徐仲羿 第十一章 谋江都 第十二章 观星台 第一章 兄弟聚 第二章 国与政 第三章 祝玉妍 第四章 天工阁 第五章 提之亲 第六章 雁之心 第七章 文士弘 第八章 灭萧铣 第九章 大婚礼 第十章 剿沈杜 第十一章 石之轩 第十二章 占江淮 第一章 斗邪王 第二章 不死印 第三章 婠儿心 第四章 云玉真 第五章 帝皇厅 第六章 花月夜 第七章 刘黑闼 第八章 卫贞贞 第九章 报得仇 第十章 傅君嫱 第十一章 忆往昔 第十二章 苍穹志 第一章 元宵节 第二章 黄粱梦 第三章 真言印 第四章 天心莲 第五章 七星箭 第六章 美人姬 第七章 范思琪 第八章 文君井 第九章 杀天君 第十章 情惘然 第十一章 云小九 第十二章 同花顺 第一章 梵清惠 第二章 邪极宗 第三章 玩笑耳 第四章 天魔策 第五章 谋长安 第六章 只缘君 第七章 圣舍利 第八章 宗师战 第九章 自然道 第十章 杀无赦 第十一章 杨虚彦 第十二章 灭魔帅 第一章 嫦娥心 第二章 洛阳战 第三章 美人泪 第四章 九佛印 第五章 跃马桥 第六章 血杀夜 第七章 美人扇 第八章 殒影客 第九章 董淑妮 第十章 天下志 第十一章 情之劫 第十二章 权与义 第一章 边关聚 第二章 许开山 第三章 大明教 第四章 朱雀箭 第五章 天王会 第六章 登基礼 第七章 幽冥骑 第八章 蒙兀族 第九章 墩欲谷 第十章 大食国 第十一章 美人玉 第十二章 菩萨蛮 第一章 赫连堡 第二章 巷中战 第三章 奔狼役 第四章 武中尊 第五章 国师境 第七章 西域神 第八章 伏难陀 第九章 天地人 第十章 侵略性 第十一章 妖圣子 第十二章 古纳台 第一章 龙之泉 第二章 神箭令 第三章 遇故人 第四章 剑之心 第五章 天河桥 第六章 大宗师 第七章 神之恋 第八章 蝶公子 第九章 灭明教 第十章 玉逍遥 第十一章 方与圆 第十二章 庆功宴 第一章 安琪儿 第二章 宗湘花 第三章 战即至 第四章 杀已到 第五章 拈花指 第六章 乱之始 第七章 靺鞨心 第八章 凤栖梧 第九章 得与失 第十章 万事备 第十一章 五霸刀 第十二章 张仲坚 第一章 刀之锋 第二章 战神图 第四章 交与涉 第五章 兵与武 第六章 斩龙台 第七章 胜与负 第八章 太一箭 第九章 战神殿 第十章 箭与戟 第十一章 龙之箭 第十二章 箭归宗 第一章 归前夕 第二章 联与邦 第三章 谋一统 第四章 傅采林 第五章 弈天地 第六章 忘刀客 第七章 美人虹 第八章 联邦议 第九章 终相见 第十章 云天河 第十一章 射雕宴 第十二章 战与斗 大结局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