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秦光明这几天都开始掉头发了。
以前,他也认为自己是个能人。
再加上自己是重生者这个外挂,只要让他来领导一个企业,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可现在,他才真切的感受到。
这个年代的领导干部也真是难办。
做企业可不是靠妄想的,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才行。
秦光明想的挺好,可现实也狠狠地打了他耳光。
想要快速发展,就要有很多先提条件。
市场有需求,生产工艺成熟,有设备、有技术、还要有原料。
现在这些条件中,他只有前面一条。
后面的都不成熟。
在这样的先决条件下,就是神仙来了也没法快速发展。
那咋办?
秦光明想了几天,最后还是回到了现实。
人造板材没有,那就用天然板材。
天然板材的瓶颈是干燥问题。
那就需要购进干燥设备。
有了干燥设备,就能人工干预干燥的技术指标。
这样,在拼接板材时质量就有了保证。
很多经历过八九十年代的人,应该都有印象。
那时候的家具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尤其是柜体板。
在太阳的暴晒下,不是变形就是开裂,想要修复就很麻烦。
主要原因就是柜体板材需要拼接。
而拼接的板材又没法保证水分一致。
再加上胶合的胶水大都是家具厂自行调制的,质量也高低难辨。
两样加在一起,就会出现上述问题了。
而在2000年后,板式家具却很少出现这样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这会儿的人造板都是在高温高压下经过处理的整板。
人造板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变形。
无论冷热都不改变物理属性。
人们早就不关心家具变形的问题了,转而关心起甲醛是不是超标了。
秦光明倒是想自己建一个人造板材厂,可那不现实。
至少现在不现实。
只能因地制宜的解决原料问题。
在方案中,他着重提出,重新筹建一个干燥车间,专门对板方材进行干燥。
细木工板车间增加一个板材拼接组。
专门对干燥后的板材进行拼接。
供细木车间家具生产使用。
这样虽然有些打补丁的嫌疑,可这也是为了能继续生产的需要。
在销售渠道方面,秦光明提出,扩大红双喜家具店的筹建规模,拟建五家新店。
主要分布在黑省的齐齐哈尔地区和佳木斯地区。
原因他也说的很明白。
因为这俩地方有钱。
齐齐哈尔是黑省的重工业城市,炼钢厂和重型机械厂都在这里,职工们挣得多,舍得花钱买家具。
佳木斯地区不仅是黑省农场总局所在地,还是黑省重要的产煤区。
像七台河、鸡西、鹤岗都是产煤的地方,有钱!
方案拿出来后,在厂办会议上,李荣华和肖建国对这个方案基本同意。
只是在建店范围上有异议。
“佳木斯地区有好几个林业局,人家也生产家具。咱们过去山高水远的。,运输成本太高。我看,还是往齐市去,再加上个大庆,搞油的也有钱。”
“对,我同意李书记的意见,佳木斯暂时不去。”
“好吧,你们的意见是对的。”
秦光明也不是犟种,人家意见没毛病,自己就得听。
“干燥车间就搞个大班吧,编制就暂时不搞了,这个办法能不能行还不知道,搞的大张旗鼓的,要是黄了,可就丢人了。”
生产上,老肖有话语权。
他既然这样提,李荣华和秦光明点头同意。
就这样,青年厂1982年的工作计划就定了下来。
1981年底,厂办老牛带着全厂干部职工的重托,去外地采购福利去了。
而青年厂则开始为元旦装扮起厂区来。
依然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火红的春联贴两旁。
老肖依然展示了自己的书法。
元旦这天上午,青年厂会议室里,济济一堂。
干部们坐在一起,畅谈八一年的得失,畅享八二年的发展。
李荣华作为当家人,声音高亢,意气风发。
让大家再接再厉,把青年厂建设成为沾河林业局的核心企业。
1月6号,老牛风尘仆仆的带着两辆汽车回来了。
车上拉着满满辆车年货。
正是从黑河渔业公司采购的江鱼。
每一条都有一米多长,十几斤重。
今年的福利,李荣华也不搞花里胡哨的了,就主打一个实惠。
这年头,不论是南方还是东北,鱼肉都紧缺。
主要是人工养殖的太少,都靠大江大河里自然生长。
这就限制了它的产量。
去年,青年厂发的东西种类不少,可数量不多。
太不过瘾了。
今年,李书记就咬牙下定决心,去黑河买鱼。
晚上一下班,每个职工都一脸笑容,扛着一根江鱼回家了。
走在大街上,很多其他单位的职工都直咽口水。
心里暗忖,人家青年厂虽然变成大集体了,可这待遇一点都不差啊!
秦光明自行车上绑着一条大江鱼,直奔红双喜家具店。
朱虹她们也发鱼了。
见丈夫来了,她赶紧招呼把鱼扛出来。
早有满嫂子和其他几个女工帮着抱了出来。
秦光明接过来也往自行车上绑。
绑了两条鱼,自然就没法驮人。
夫妻俩推着车往家走。
到了家,朱虹就拿来了斧子,让秦光明把其中一条砍断。
不用说,这是给秦家和朱家留的。
朱虹拿起鱼头的那半,又挂在自行车上,夫妻俩往朱家去。
王凤英早就等着了。
秦双见爸爸妈妈来接自己了,就从炕上缩下来,往朱虹的怀里钻。
秦光明把鱼放下。
“妈,我们单位发鱼了,给你们拿来半条,别嫌少。”
“哎呀妈呀,这还少啊?这得有七八斤吧?我们够了。”
王凤英早就听隔壁邻居说了,青年厂发鱼了。
她就琢磨,闺女和姑爷能拿回来多少。
朱虹抱着闺女,跟老妈聊了一会儿,两口子抱着孩子回家。
朱虹带着孩子一起做饭。
秦光明则拿着剩下的半条鱼去爸妈家。
钱桂兰也知道青年厂发鱼的事。
这种事在蔡家岗根本就瞒不住。
见儿子拿着半条鱼来了,她就乐了。
“你们发了几条啊?还给我拿来?”
“两条,我留了一条,剩下的这条咱家和朱家一人一半。”
“这鱼可不小啊!”
钱桂兰抱着半条鱼送去了仓房。
秦老二和秦好早就围过来了。
“哥哥”好个不停。
“在托儿所听话吗?有没有哭啊?”
他一问这事,两个小家伙就噘嘴。
他们觉得托儿所这个人地方很恐怖,去了就不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