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这几个月以来,李默默有时间便拉着许年来古玩店,一来二去,李晗也习惯店内多了两个同伴了。
不过也多亏了李默默,在她的宣传下,店里的买卖越来越好。
老朱上次送来的那一批木艺品,也卖出去好几十件了。
要是精品店的话,几个月卖出几十件,那非得关门倒闭不可。
不过李晗卖的,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奢侈品,比起华而不实的包包香水什么的,这些木艺品不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升值空间也不少。
几十件木艺品,已成功让他的银行存款达到了上千万。
不过以他那淡然的性子,一不买房置地,二不购置豪车,因此除了李默默和许年,几乎没人知道,李晗已经是千万富翁了。
这也少了许多麻烦,要是让那帮爱管闲事的亲戚知道了,那说媒相亲的还不把自己小店给挤爆了啊。
用许年的话说,李默默这是在给自己攒嫁妆呢。
李晗倒是没放在心上,人家好歹也是大集团的什么COO,正儿八经的富二代,在南京这地界,千万的存款人家还真没放在眼里。
不过有钱的感觉那是真的好,看着手机银行里的那一连串的零,心中的安全感顿时蹭蹭往上涨啊!
而且这些钱也不能乱花,这可是大明工业化的启动资金呢,用李晗自己的话说,咱老李现在也是大明的原始股东了。
送走了李默默和许年,已是夜幕降临,关上店门,李晗闲来无事,便来到了仓库,打开了邮箱,然后便看到了朱元璋给他的回信。
除了回信外,还有一叠厚厚的书卷,李晗愣了一愣,琢磨着,老朱在搞什么名堂?
看着那一叠书籍,典型的宋代线状工艺,看来是宋朝的典籍,戴上手套,小心翼翼的取了出来。
然后他便看到了封页上用毛笔写的《墨子》两个大字!
墨子?
老朱给自己送了一套墨子?
小心翼翼的翻开书页,便看到扉页上写着“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
这是……
李晗心中一动,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快速将墨子的每一篇给浏览了一遍。
一共六十一篇!
他浑身的汗毛顿时竖了起来!
这是西汉文学家刘向、刘歆父子所校勘誊抄的《墨子》!
只不过刘氏父子版的《墨子》一共有71篇,但在历史长河中,遗失不少,直到南宋末年,只剩下61篇了。
好家伙,老朱这是把失传的典籍给自己送过来了啊!
如今传世的墨家经典,便是《墨子》书篇,全被收录于《道藏》这一中华文化典籍中。
而现在市面上的《道藏》典籍,来源于明朝时两次编撰的《道藏》。
大明第一次编撰道藏,是在朱棣即位之初1403年,敕命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重编《道藏》,张宇初去世后,其弟第四十四代天师张宇清继续主持编藏。
直到宗英正统九年,才正式成书,于正统十年校订付印。
这一版的《道藏》,被称为《正统道藏》。
而后在万历年间,又续补了《道藏》,被称为《万历续道藏》。
如今的《道藏》,虽是大明一代两版《道藏》的集合修订版,但其中收录的《墨子》,只有53篇!
其中的8篇,在这几百年的岁月里,不知遗失在了何方!
老朱这是帮自己,把那遗失的8篇给补足了啊!
捧着手中的宋代《墨子》,李晗的双手不禁颤抖了起来,手中的书卷,这可是传世的文化瑰宝,全世界独一无二,仅此一份!
一时间,李晗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书卷了。
卖是不可能卖的,打死都不能卖,或者……
李晗琢磨着,找机会给出版发行出去?
也不行,如何解释遗失8篇的来源,是个大问题。
还是先自己收好了,等有机会再说吧。
找了个檀木的箱子,将61篇《墨子》,小心翼翼的装了进去,放上防虫的药包,这才放下心来。
老朱的心意他自然明白,墨家乃先秦时工匠技艺的集大成者,送来《墨子》典籍,自然不是他老朱要兼爱非攻,而是在表达对技术的敬意。
接着便拆开了信件,阅读了起来。
能飞天的热气球,给大明百姓带来何等的震撼,李晗完全能想象出来。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有飞天的美丽憧憬,而当真正见识到有器物能载人飞上天空后,那视觉冲击,直击灵魂,在此等震撼人心的情景下,辩经将变得毫无意义。
信看完后,李晗闭上眼睛,躺在了床上,脑中却是在进行着激烈的头脑风暴。
历史上,洪武年间,朱元璋曾进行了多次北伐,互有胜负,不过在洪武二十九年时,由蓝玉率领的大军在捕鱼儿海,彻底大败元庭,从而让元朝彻底消失在历史中。
现在有了针发枪等跨时代的武器装备后,老朱要将元庭的历史,提前终结在洪武十五年了。
这是好事,彻底终结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好腾出精力来开展海洋贸易。
不过,在进行北伐之前,还可以让老朱利用报纸宣传一波,稳定民心,制造同仇敌忾的社会舆论氛围。
同时枪支弹药的产量,确实是重中之重,关键中的关键。
如何在现有工匠数量的前提下增产,说白了就是增效提产,这其实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问题,涉及到管理、统计,资源的优化、有效调配等等。
难道给老朱开一堂系统性的工程化课程?
这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大明如今已经有专业的技术学校,可以将这门课加入进去,至于老师嘛,那就多买几台笔记本和投影仪送过去就行了。
只不过老朱现在需要的是产量而不是老师,那么如何在现有生产资料无法增加的前提下,实现提效增产呢?
李晗想了想,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瞬间有了答案。
标准化,流水线!
如今大明虽已建立了各类型的工厂,但从本质上来说,也只是大号的手工作坊而已。
每一个工人,实际上是将整套枪支生产的流程,从零部件的制造到枪支的组装,完整的经历了一遍。
效率低下不说,而且还不能保证每一个零件都是合格的,所以需要大量的熟练工匠,以保证产品的合格率。
那么流水线呢,其实说白了,便是将枪支制造的工序拆开来,让不同的工人负责不同的部分便行了。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概念而已,实际施行起来,要复杂得多,这里头最关键的,便是每一个零部件的标准化。
打定主意,李晗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一跃而起,开始查找资料,撰写起大明第一条流水线的工程流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