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构杜荷两兄弟带来的坏消息,让端木天连说话的心思的都没有了,满脑子都在盘算,应该如何逃脱这一劫。
端木丘着急见媳妇,出了长安城明德门后,老爷子便立刻催马小跑起来。
众人一路打马回到端木庄,已有家奴婢等候在此了。
但刚入庄门,端木父子便被数十人给团团围住。
“见过端木公,见过小郎君!”
“端木公安好!小郎君安好!”
“恭喜端木公,贺喜端木公!总算是苍天有眼,没有冤枉端木公这般善人!”
这些人皆是端木庄的佃户,其中不少发须皆白的耄耋老者,全部朝父子二人躬身揖礼,神情甚是激动。
佃户们都是得到了端木父子出狱的消息,特意赶来庄门处迎接父子二人。
端木家对待庄中佃户,向来轻租课,很是宽厚。
大唐京畿附近,最是富庶,田租也是最贵的。
比如同为杜曲乡绅的杜氏,他们的租课很是苛刻,上田每亩收租一石,中田也要收五斗的租课。
基本相当于亩产要拿走一半。
当然,这也是惯例,天下皆是如此。
这个租课,比大唐实行的租庸调可高出了几十倍。
大唐武德二年实施均田制,每丁授田百亩。
而需要承担的租庸调,却不过每丁纳粟二石,为租;服役二十日,为庸;调为户调,男丁随乡土所产而纳。
虽然佃户没有庸调,但若是同样耕种百亩田地,则需缴纳租课一百石,是大唐官方田租的五十倍!即便算上租庸调的户调,佃户付出的佃租也是官方的二十倍左右。
而端木家每亩租课仅有杜氏的一半,虽然也远超官方田租,却足以让佃户感恩戴德了。
毕竟愿意来当佃户的,多都是流民,是没有资格从官府手中领取永业田与口分田的。
成为佃户,虽然田租较高,但至少日子过得下去。
若有灾年,端木家不仅不收佃户佃租,还会开仓放粮,救济佃户。
谁家有婚丧嫁娶,端木家也会命管事送上手信吉金。
佃户生病,还会出钱请医工为其看病。
另外牛种、农具、家屋这些,像杜氏借贷给佃户,归还之时,不仅要收本金,还要收取利息,而端木家则是免息借贷给佃户。
端木家如此博施济众,除了端木丘与杜如凤向来宽厚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杜如凤早已看不上田亩那点产出。
与长安城东西两市中,端木家那些日进斗金的商铺比起来,田地产出又慢又少,甚是不值当。
端木庄的百顷土地,对于端木家而言,只是安身立命之所,并不像杜曲杜氏那般,依赖田地产出生活,所以他家对于佃户,也极为优待。
这样的主家,莫说在杜曲难寻,即便是全大唐,也找不出几位。
端木庄的这上百佃户,对端木家也是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得知端木父子被万年县给抓了,最着急的除了杜如凤外,便是这些佃户们了。
如今端木父子出狱,佃户们无需有人召集,便自发涌到了庄门处,迎接归来的端木父子。
对此,端木天倒是很是感动。
不管佃户出于什么原因,能被众人这般对待,却也心有荣焉。
老爷子在马背上笑吟吟的朝四周拱手回礼:“诸位,有心了。”热闹了好一阵,佃户们才各自散去,众人才在奴婢的服侍下,继续催马前行,向着庄院而去。
端木天如今才有闲心,仔细打量自家的产业。
庄园在华夏,从六朝到隋唐,逐渐流行。
庄田、庄宅、庄居等称呼不一而足。
庄园通常由耕地的田园、供主家居住的庄院,供佃户居住的客坊组成。
像端木庄那么大的庄园,还会有专门负责管理的庄吏与监庄。
唐末至宋代,人口众多的庄园便自发形成了村落。后世不少地方地名带有某某庄,便是由唐宋时期庄园名称演变而来。
端木庄拥有良田百顷,背靠橘水,最是肥美。
长安城至杜曲镇,不过二十里路程。而端木庄从北至南,却也有五六里的距离,骑马从庄子中穿行,也须不短时间。
此时正是春耕时节,庄园内四处皆是佃户在忙碌春耕,好一派田园风光。
想到眼前肉眼可及的土地,全是他家的,端木天就有些暗自激动。
他仿佛听到他娘杜如凤在说,这是朕给你打下的江山!
感谢伟大的娘亲!
娘亲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过端木天很快又皱起了眉头,很是不解的伸手将陪同在身旁的监庄给召了过来。
“孙监庄,为何庄内还有那么多佃户需要以桶挑水浇地?难道庄内水渠中的水不够用吗?”
端木天见到不少佃户,都用扁担从远处橘水取水,再挑至田间浇灌,便很是
不解。
他家的田地,因有橘水环绕,根本就不缺水。
而且庄内还兴建了许多用以浇灌的水渠,按理说佃户不应这般辛劳才对。
孙姓监庄愣了下,连忙出言解释道:“郎君有所不知,如今正是春耕农忙之时,家家户户都没闲人,庄里抽不出人手与畜力去摆弄翻车取水。好在庄里主要耕种粟与麦,需水不大,佃户们多跑几趟便足以浇灌田地了。待返青后,下走自会安排人去摆弄翻车取水,误不了事的。”
翻车?
端木天略一琢磨,倒是明白那是何物了。
就是龙骨水车,汉代便已出现,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即可灌溉,亦可排涝。
端木庄虽被橘水环绕,但要大规模取水灌溉,仍需使用翻车提水。
将水从河中提升,灌入水渠,庄内田地才能就近取水浇灌。
翻车虽然使用方便,效率也还不错,但最大的缺点便是需要人力或者畜力驱动。而春耕农忙时,庄里自然也抽不出人手去踩翻车。
这便造成了明明庄园被橘水环绕,但佃户们依旧需要辛苦去几里外的河边担水浇地的情况出现。
端木天无语摇头。
他怎么记得唐宋时期,便已经有筒车出现了?
筒车也就是水车,利用水力运转的原理,让竹筒取水,流水自转导灌入田,简单轻松。
或许与雕版印刷一样,如今还是唐初,筒车尚未出现,也是可能的。
但端木天会啊,打造水车,并不是复杂的事情。
他正打算开口,吩咐监庄去找寻木匠,给庄子里打造一批水车出来使用。
不过话才到嘴边,便又咽回去了。
嘿嘿,这貌似是个不错的机会,正好有借口能摆脱去国子学上学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