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8月10日,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
然而从今天开始,物理学界将发生巨大的震荡。
上午10点左右,卡文迪许办公室内,汤姆逊正在忙碌之中,他要筹备一件大事。
今年4月份,他刚刚被选为英国科学促进协会的会长。
这个协会成立于1831年,虽然只是一个民间自发组织,但是却受到了英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英国作为最早开启两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其对科学技术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视。
而英国科学促进协会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物理学,还包括化学、经济学、医学等等。
协会每年都会在英国的中心城镇举办大型会议,邀请英国境内的科学家齐聚一堂,讨论学术。
有时也会邀请一些国外专家。
而明年2月份,协会将在剑桥郡,举办第79届“英国科学促进会”。
汤姆逊作为会长,自然要全权负责此事。
不过这种会议已经举办了很多次,有了固定流程,汤姆逊倒是不担心出什么问题。
就在他认真思考时,威尔逊忽然兴冲冲地跑了进来。
“教授,外面有人称要给您送邀请函。”
“该不会是布鲁斯派人送来的吧。”
“我问他,对方也不回我,说一定要送到本人手里。”
汤姆逊一愣,私下里李奇维还真没和他说过。
虽然他知道自己肯定会被邀请,但最多也就是写信通知一下。
没想到,竟然有专人上门送邀请函。
一时间,汤姆逊嘴角露出了笑容。
自己这个学生,没想到做事情还挺有一套。
这搞的和诺贝尔奖一样了,非常注重仪式感。
“威尔逊,你去把他带进来吧。”
“好嘞。”
不一会儿,威尔逊就带人进来了。
“汤姆逊教授,您好,我叫格里高利,是布鲁斯教授的博士生。”
“今天是特意来给您送第一届布鲁斯会议的邀请函。”
汤姆逊教授笑道:“哦?布鲁斯竟然你们博士生去送。”
“他应该就只有几个学生吧。”
“难道这次会议邀请的人很少吗?”
格里高利解释道:“教授,是这样的。”
“我们几个只负责给诺奖得主送邀请函,剩下与会者都是由先锋集团公司派人送的。”
汤姆逊和威尔逊恍然大悟,这是赤裸裸的区别对待啊。
不过还别说,这个小细节还挺让人激动的。
“教授,那您先忙,我要赶回伦敦了,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
汤姆逊道谢后,格里高利便直接离开了。
这时,威尔逊忽然愁眉苦脸地叹气道:“哎,我看错布鲁斯了,他竟然没有邀请我。”
“我们那么多年的好兄弟,他竟然都不念旧情,哎。”
汤姆逊手里拿着邀请函,没有立刻打开,而是耐心的解释道:“威尔逊,你要理解布鲁斯。”
“他既然耗费那么多心血组织这场会议,就必然要保证会议的权威和公平。”
“你的云室虽然已经初步完成,但是目前还未得到大范围的应用。”
“按照布鲁斯的那个分级,你暂时的水平,确实达不到会议的参加资格。”
“如果他动用私权,邀请了你,那其它未被邀请的人会怎么看他。”
“以后就再也没有人相信他了。”
威尔逊点点头,显然他也觉得确实如此。
站在布鲁斯的那个位置,有些事情就需要考虑到影响了。
这不是之前在布鲁塞尔的青年学者会议,布鲁斯可以随意邀请谁。
第一届布鲁斯会议,可以说是全世界瞩目的一场会议,所有物理学家的眼睛都在盯着。
任何一点瑕疵,都会影响布鲁斯的声誉。
威尔逊作为好兄弟,当然要为对方着想。
“哈哈,教授,你放心,我就是抱怨一下。”
“我肯定要去伦敦,让布鲁斯好好补偿我。”
“据说他现在可有钱了。”
“那个什么先锋集团,就是他的产业。”
汤姆逊哭笑不得,论抗压能力,自己这个学生估计是物理学家里的独一档,超级乐天派。
正因为如此,真实历史上,威尔逊一直活到了90岁。
他熬死了同时代的所有知名物理学家。
果然活得久才是王道。
不过,汤姆逊还是安慰道:“不过威尔逊,你也不要气馁。”
“如今原子研究几乎快要成为物理学最主流的方向了。”
“只要研究的人多了,你的云室一定会派上大用场。”
“未来云室一定会展现出它的重要性。”
汤姆逊点点头,很受鼓舞,李奇维也和他说过类似的话。
他天生乐观,很快就不纠结这个事情了,而是迫不及待的说道:
“教授,你快打开这个邀请函看看。”
“外表看起来好精美啊。”
汤姆逊闻言,也开始打量手上的邀请函。
邀请函的材质不知道是什么,拿在手里有一种沉重感,还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清香。
周围更是有一圈鎏金,让邀请函看起来大气磅礴、尊贵无比。
威尔逊震惊道:“单单这个邀请函估计都能卖个5英镑。”
“布鲁斯是真有钱啊。”
只见封面上,用希腊语写着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汤姆逊嘴角笑容更浓了,显然对这句阿基米德的名言非常满意。
若是没有这句话,整个邀请函就会显得华而不实。
“这个布鲁斯,哪里来的那么多歪点子。”
“一个普通的邀请函,都能被他玩出花了。”
虽然这样说,但汤姆逊内心还是很认可的。
他轻轻地打开封面,里面用非常好看的字体,写着邀请内容。
包括会议时间地点等等。
正式内容倒是中规中矩,毕竟说到底这是一场高端的物理学术会议。
邀请函只是一个象征,过于花里花哨,反而失去了本意。
威尔逊幽幽地向往道:“真是期待会议举办的那一天啊。”
“不知道都有谁参加。”
“想来一定精彩无比吧。”
当汤姆逊、威尔逊师徒正在研究邀请函时,物理学界已经彻底沸腾了。
有人淡定自若,有人遗憾叹气,有人捶胸顿足。
从8月10日开始,不停地有人收到李奇维的邀请函。
然后就在当地引起一阵轰动。
而且这些被邀请的人,确实都是物理学领域的大佬。
从这一点看,李奇维没有破坏自己的规定。
连和他关系最好的威尔逊,他都没有邀请,可见公正性。
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卢瑟福微笑地看着手中的邀请函,眼神中有一丝宠溺。
“布鲁斯啊,布鲁斯,真是有你的。”
“连我都被你的小技巧打动了。”
卢瑟福的学生,德海韦西说道:“教授,您和布鲁斯教授的关系很好啊。”
卢瑟福笑道:“看我这次在会上怎么反驳他,哈哈。”
另一个学生,高尔顿·达尔文也附和道:“真是期待这次会议啊,不知道会产生多少新的研究方向。”
卢瑟福对两人说道:“可以预见的是,本次会议过后,物理学的发展一定会大大加速。”
德国,伦琴和普朗克坐在一起,脸上充满笑意。
“普朗克,你这个学生是真不错呀。”
“很会调动人的情绪。”
“我都一把老骨头了,竟然也感觉到热血沸腾了。”
“我那几个研究生,甚至比我还要激动。”
普朗克说道:“恐怕这次会议过后,我们这些老家伙就要被淘汰了。”
“布鲁斯和我说过,他要划分经典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
“他认为经典物理学已经到头了。”
伦琴突然两眼放光,被李奇维的宏大气魄震惊住,“布鲁斯好大的野心啊。”
“他这是要成为牛顿那样的一代大宗师吗?”
“难道他要做那个开启甚至是引领现代物理学的人吗?”
“或许这是一场新老物理学的交接会。”
普朗克满怀希望地看向远方,自己这一生最得意的弟子,他将创造出怎样的辉煌!
法国,居里夫人拿着手里的邀请函,正对着居里先生的照片,向他分享。
“亲爱的,你看布鲁斯又要在物理学界搞大事情了。”
居里先生去世的那一天,让居里夫人感觉五雷轰顶、悲痛欲绝。
前两个月内,她宛如行尸走肉一般,神情恍惚、目光呆滞,因过度悲伤而麻木。
后来,是丈夫的博士郎之万,无微不至地照顾她,才让她从悲痛中走了出来。
如今她接替了自己丈夫的职位,成为了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
虽然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但居里夫人从不抱怨,她坚持自己还年轻,有能力挣钱养家。
就连法国政府给她发的抚恤金,她都拒绝了。
但是她毕竟是做物理学研究的,即便是教授,薪水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于是,李奇维出手了。
他让先锋投资集团高薪聘请居里夫人当科学顾问。
如今放射性在产业界应用的非常广泛,镭水、镭奶等东西很受欢迎。
先锋集团也投资了这些产业,反正坑的是外国人。
居里夫人作为放射学领域的先驱,被邀请当顾问是非常合理的事情。
她当然知道这是李奇维的好意,不过却没有拒绝。
因为她认为自己是通过自己的知识获得财富的,而不是嗟来之食。
作为顾问,她每周都得看好几个公司的资料,对其产品进行评估,帮助公司做投资决策。
居里夫人感觉很充实,当然也非常感激李奇维。
如果说郎之万填补了她的精神空虚,那李奇维就是补足了她的物质生活。
这两个男人,对她而言同等重要。
美国,迈克尔逊、密立根相对而坐。
密立根感慨地说道:“没想到布鲁斯竟然还邀请了我。”
“我都没想过自己会被邀请。”
迈克尔逊笑道:“密立根,不要妄自菲薄。”
“你用实验证明了光电效应,还精确测量了电子的电荷。”
“这两个成就,足以让你成为普通物理学家级别。”
“我认为这次会议,布鲁斯邀请人的最低要求应该就是普通物理学家级别。”
密立根点点头,目前邀请函还未全部发完,他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
这时,迈克尔逊继续说道:“哎,我很担忧啊,整个美国只有你和我二人得到了邀请。”
“可见我国在物理学领域的地位是多低。”
“密立根,你身上的担子很重啊。”
“你要多多注意研究生的培养。”
“你看看布鲁斯,一口气竟然直接招了7个博士生。”
“我甚至都怀疑他有没有那么多课题。”
密立根笑道:“布鲁斯的研究领域广泛,涉及相对论、量子论、原子研究。”
“我认为他肯定有很多新的想法。”
“这一次会议,正好探探他的底。”
“我总感觉他深藏不露。”
迈克尔逊点点头,他心里始终考虑的是美国物理学的未来。
荷兰的洛伦兹、英国的瑞利勋爵、法国的李普曼,三位诺奖大佬,也都感受到了李奇维的满满诚意。
尤其是李普曼(第47章),他曾在量子论会议上,和李奇维见过一面。
当时的对方还只是一个初露锋芒的物理新人,如今却成长为了物理学巨擘。
他的一言一行,都能搅动物理学的风云。
除了以上这些诺奖大佬们,还有不少物理学家也陆续收到了邀请函。
他们就好像被选中的孩子,异常兴奋。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悲。
瑞士,克莱纳和爱因斯坦坐在一起。
“爱因斯坦,你就代老师去好好参加这场会议吧。”
“当初是我看走眼了啊。”
“我向你道歉。”
爱因斯坦不是当年的年轻气盛了,他已经变得成熟。
他连忙站起来,说道:“老师,你不用这样。”
“我能有今天的成就,也多亏了你的严厉教导。”
“我们都是为了物理学,不是吗?”
克莱纳欣慰地一笑,然后和爱因斯坦热烈地讨论本次会议。
当然,还有极少的人反而憎恨和厌恶李奇维。
德国基尔大学,第五届物理诺奖得主莱纳德(第196章),嫉恨地说道:“该死的清国人,还有犹太人爱因斯坦。”
“我才不屑参加这个狗屁会议。”
当然,李奇维也根本没有邀请他。
对待这种极端种族主义者,李奇维是绝对没有好感的。
心是坏的,再怎么感化都不行。
此刻他正坐在办公室内,听着格里高利等人的汇报,嘴角也露出了笑容。
看来会议准备的比想象中顺利。
不过,这还不够。
等到所有邀请函都送完了,他还要在《自然》上公开发文,高调宣布本次会议的所有参会人员。
他就是让这次会议举世皆知,让物理学家成为时代之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