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顿通过观测日全食,证明光线经过太阳会弯曲,从而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第一个预言。
而光线弯曲是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推论。
可以说,爱丁顿就是变相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
当然,一个理论需要经过反复的检验。
广义相对论的验证之路还很长。
但无论如何,此举都极大振奋了物理学界。
就连整个科学界都被这个消息震惊了。
因为当前很少有人没听过相对论的大名。
而现在,这个惊艳世界的理论,终于被证明了。
虽然还剩下另外三个预言,但所有人都有信心,它们肯定会被逐一攻破的。
美国,威斯康辛州,叶凯士天文台。
哈勃从英国返回后,第一时间就选择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由于他的研究方向是天文专业,所以他平时并不在芝加哥大学。
而是在芝加哥大学附属的叶凯士天文台工作,研究天文。
他的博士导师是美国天文学家巴纳德教授,对方的成就是发现了木卫5。
这是继伽利略之后,人类最后一次以目视的方式发现木卫,往后的卫星就只能通过摄影方式发现了。
不过,面对哈勃这样的超级尖子生,巴纳德教授可拿不出什么教授的威严。
毕竟哈勃可是在那位大佬门下学习过。
就连他的博士课题,都是李奇维帮助拟定的。
所以,巴纳德更多是对哈勃进行天文素养上的指导。
毕竟天文学还是很看重经验的,有时候照片上一个不起眼的小点,或许就是了不得的发现。
哈勃虽然聪明,但是他太年轻了,经验不足。
巴纳德可以自豪地说:“我看过的星星,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虽然巴纳德和李奇维完全没法比,但是哈勃依然很尊敬他。
经常虚心向导师请教。
巴纳德更是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指导哈勃。
因为对方很有可能成为美国天文学界最伟大的人物。
巴纳德怎么舍得藏私,甚至他还会跟着沾光。
哈勃的研究方向是关于星系的距离问题。
因为根据广义相对论的推论,宇宙是在膨胀的。
那么很自然的,星系之间的距离也应该是在膨胀。
哈勃就是需要找到绝对的证据,证明星系在位移。
同时,他的野心更大,他甚至想算出星系位移的速度等性质。
这对他的天文学素养要求极高。
这也是哈勃为什么要回来读博,师从巴纳德教授的原因。
哈勃找到巴纳德教授申请读博时曾说:
“布鲁斯教授是理论天文学家,他甚至连天上的星星都分不清。”
“所以在天文学实验和基础知识上面,您比布鲁斯教授更强。”
“我的工作,需要很深厚的天文知识,所以我想读您的博士生。”
两句话直接让巴纳德高潮了,小老头神情激动,脸色潮红,当即收下哈勃。
而现在,师生俩正在聊爱丁顿的成果。
哈勃感慨地说道:“当初我和爱丁顿、史瓦西三人,私下里称呼自己为天文三杰。”
“现在爱丁顿证明了第一预言,史瓦西证明了第三预言,我的第五预言还差很远呢。”
巴纳德教授笑着说道:
“哈勃,你不用妄自菲薄。”
“从客观事实看,广义相对论的第五预言确实是比较难的。”
“甚至第三预言黑洞只能说证明了一半,还并未通过实验发现这种天体,只是理论存在而已。”
“至于第一预言,额,好吧,爱丁顿的成就确实很伟大。”
巴纳德毕竟是哈勃的导师,同时还是天文学教授。
他的职业素养,让他很能理解爱丁顿工作的重要性。
光线弯曲实验实在太完美了,是可以被写进天文学教科书的范例。
哈勃爽朗笑道:“教授,您不必安慰我。”
“我对自己充满信心。”
“第五预言宇宙膨胀,我势在必得。”
巴纳德闻言精神一震。
这就是他喜欢和年轻人聊天的原因。
因为他能从对方身上感受到那种磅礴的生命力。
是朝气,是希望,是无限的未来。
“哈勃,我相信你。”
“你的研究方向,注定了你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测量工作。”
“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也许五年,也许十年,我坚信你的成果注定会名震天下。”
哈勃听到导师的鼓励后,笑的很灿烂。
这时,巴纳德忽然又问道:“哈勃,能和我说布鲁斯教授吗?”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上次他来美国讲学,我因为有事没能赶上,到现在还后悔呢。”
哈勃一怔,喃喃自语:
“布鲁斯教授是个什么样的人?”
想了几分钟后,哈勃笑着说道:
“我想用一个词形容布鲁斯教授,那就是博爱。”
“博爱?”巴纳德不解。
他以为哈勃至少会用天才、智慧、追求真理等来形容布鲁斯。
没想到竟然会是博爱这样的一个词。
“哈勃,能详细说说吗?”
哈勃说道:“如果你跟布鲁斯教授经常在一起,你会发现,他看待世间的一切都是平等的。”
“他从不迂腐,不反对爱国主义。”
“世人都知道,布鲁斯教授非常爱国,宁愿耗费宝贵的时间,也要毅然回国建设教育。”
“不然的话,广义相对论可能提前几年就面世了。”
“但是布鲁斯教授的爱国和常人不同。”
“他爱自己的国家,却从不歧视或者仇恨其它的国家。”
“这一点,看看如今欧洲的战争,就知道有多难能可贵了。”
“或许有人会说布鲁斯教授是个理想主义者。”
“但是一个博爱的理想主义者难道不是人类的财富吗?”
“布鲁斯教授的目光,永远是在全人类的未来道路上。”
“他研究的物理学,将来会造福所有人,甚至让人类迈入下一个纪元。”
“他是一个为全人类谋求福祉的先行者。”
“布鲁斯教授的目标,永远是浩瀚无垠的星辰大海。”
巴纳德听完后,大概理解了哈勃的意思。
那就是布鲁斯已经超越了国家和民族的限制。
他代表的是整个人类。
想到这里,巴纳德叹道:
“可惜了,《告全世界科学家书》虽然写的很好,但普通人看的很少。”
“不然,要是全世界的人都能学会博爱,反对战争,那该多好啊。”
哈勃也微微一叹,科学家的圈子毕竟有着自身的封闭性,很难大规模传播。
哪怕是以布鲁斯教授的地位,也无法打破这种限制。
更何况,现在战争愈演愈烈,大部分科学家甚至都不敢出门了。
对此,哈勃也很无奈,他还是决定老老实实潜心自己的研究。
战争总会消失,而真理永存。
-----------------
战争确实会消失,但其存在的过程,对世界造成的损伤却永久存在。
欧洲的战争超乎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非但没有尽快结束,反而随着更多国家下场,整个欧洲都乱成一锅粥了。
除了诸如荷兰、丹麦、瑞典、瑞士这样的小国保持中立外,英法德已经全力备战。
战争的烈度也逐渐提升,甚至出现了各种新式武器。
飞机、坦克、潜艇等。
李奇维之前文章的内容被应验了。
科学家对于战争的影响确实很大!
他们真的可以发明毁灭力十足的武器。
这一刻,大家知道了德国为何要扣押爱丁顿等人了。
说不定对方就是研究新型飞机呢。
华夏的观察团得知这些武器的消息后,都傻眼了。
对方和国内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军事水平。
要是西方联合起来,瞄准亚洲,那后果简直不可想象。
没有任何人可以抵挡这股钢铁洪流。
让亚洲人庆幸的是,这场战争主要发生在欧洲。
无数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全球各界对于战争的反对和抗议声越来越多。
人们厌倦了战争!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文学大佬们出手了。
瑞士,日内瓦。
作为中立国,瑞士在战争爆发后,涌入了无数的厌战反战人士。
其中就有法国作家罗曼罗兰。
1914年9月15日,罗曼罗兰在《日内瓦日报》上发表《超然于纷争之上》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他采取了高高在上的超然态度,不站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本土立场上。
他反对一切爱国主义。
他在文章中说道:“我痛苦万分,想一死了之。”
“生活在这种发狂的人类中,无可奈何地看文明崩溃,这是多么可怕的事。”
“这场战争是欧洲几世纪以来最大的灾祸。”
“我们寄托在人类博爱上的神圣希望在破灭。”
文章一经发出,就在知识界引发了震动。
罗曼罗兰反对爱国主义的思想,饱受巨大争议。
连他曾经的朋友师长,都和他划清界限。
他甚至被法国人骂成“卖国贼。”
“我们的士兵们在前线英勇作战,罗曼罗兰竟然在背后发文说不能爱国。”
“真是可耻的文人。”
“他以为他是谁,连布鲁斯教授都支持为国而战。”
“这就是虚伪的文人。”
一时间,罗曼罗兰成为众矢之的,只能躲在瑞士。
幸亏得到他的好友茨威格的照顾,不然恐怕会精神失常。
茨威格是奥匈帝国的剧作家,他和罗曼罗兰一样都是反战先锋。
在罗曼罗兰之后,他也发表了反战剧作《耶雷米亚》。
除了他们两人,还有很多文学界的人士,加入了反战的行列。
比如毛姆等人。
然而,他们的思想都太极端了,或者说太圣母了。
如此就会惹怒很多被战争思想裹挟的普通人。
在普通人眼里,家国情怀、民族大义是胜于一切的。
任何企图否定国家的人,都会受到质疑和抨击。
此外,这些文学大佬们的文章,一个个用词考究,逻辑缜密。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体现了极高的文学性。
但是对于很多普通人而言就不友好了。
哪怕其中的逻辑是对的,普通人也感受不到。
所以,这些反战文章无法大规模传播。
甚至下次再爆发战争,这些大佬们还得再写一篇。
“这就是小说为何更有生命力的原因。”
婆罗洲古晋的海边别墅内,李奇维喃喃自语。
此刻,他正坐在书桌前一边思考,一边写书。
透过眼前的窗户,他能看到王路遥和香岚正带着孩子们在海边玩水玩沙子。
隔着老远,都能听到那清脆的欢声笑语。
李奇维会心一笑。
他将用尽一生,守护这份美好。
小说《虫子》已经写完,只差几个地方的修改了。
李奇维为了省事,他一个人写了华文和英文两版。
没办法,里面的很多专业术语,他担心翻译人员搞不定,影响了小说的质量。
李奇维作为当世科学界第一人,他的身份就决定了他必须发声,而不能装聋作哑。
这是荣誉带来的责任。
而罗曼罗兰的事件让李奇维庆幸,幸亏他选择的是小说,而不是说教类的文章。
后世关于反战题材的文章实在太多了,脍炙人口的也有很多。
然而它们都不适合在这个时间点发表出来。
甚至批判的角度也不合适。
所以,他才需要对《虫子》进行修改,砍去很多无关的内容,使之符合这个时代。
在这篇小说里,李奇维着重描写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与外星文明的战争。
小说里的人类文明,军事实力完全碾压现在这个时代。
那里的五大国随便派出一个,甚至能暴揍整个世界。
然而,即便是如此强大的人类文明,在面对为了寻找栖息地的高级文明时,脆弱的宛如纸糊一般。
人类引以为傲的太空战舰,面对外星文明的武器,就和玩具差不多。
舰队甚至连外星人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就被全灭了。
而对方仅仅是派出了一个名叫水滴的神秘飞行器。
在小说里,李奇维用严谨的物理理论,论证了水滴的制备原理。
并且预测了电磁力和引力之外的第三种力:强力。
他用极其科幻的语言,解释了强力是如何牢固,让水滴无坚不摧,水火不侵的。(见260章)
这种超级硬核的科幻小说,是这个时代的人从未见过的。
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海底两万里》,充满了想象力,但是没有科学力。
说白了,就是软硬科幻的区分。
在小说中间部分,人类为了对抗外星文明,展开自救,选出了五位拯救者。
这一部分,李奇维做了较大的修改。
他着重描写了其中一位科学家身份拯救者的所作所为。
这位拯救者是当世最顶尖的科学家。
他虽然是华夏人,但是却站在全人类的角度,想的是如何保存人类的火种。
他没有狭隘到只想着华夏的利益。
这充分展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的胸怀。
也是李奇维想要表达的思想,那就是科学的目标是让人类伟大。
最后,即便人类想出了各种办法,依然被外星文明打的落花流水,苟延残喘。
就在人类想要与外星文明同归于尽的时候,本书的高潮来了。
一个更加高级和超越人类想象的外星文明出现了。
对方仅仅是路过太阳系,从飞船中扔出了一张看起来很普通的“小纸片”。
随后,让所有地球人震撼的事情发生了。
整个太阳系竟然在这个不起眼的纸片下,从三维被降成了二维。
这种鬼神莫测的手段,简直超越了所有人的理解。
本书结尾,人类文明最终被完全毁灭。
李奇维就是要用这种冰冷的结局,让所有人警醒。
人类并不特殊。
现在欧洲发生的战争,和小说中的战争相比,简直能让人笑掉大牙。
财富、权力、名望,在最后那个神级文明的纸片面前,就好像过眼云烟一般。
小说旁白解释,那种在人类看起来宛如神迹的武器,其实只是高级文明用于清扫的廉价工具。
就好像孩童喜欢拿着装满热水的水壶,往蚂蚁洞中浇灌一样。
对于外星文明而言,整个人类文明就像虫子一样,是需要定期被清理的。
人类几十亿年的进化,几万年的文明,在神级文明面前,显得多么苍白可笑。
这种震撼的对比,就是李奇维想要突出的主题。
人类不应该傲慢,不应该内斗,而是要时刻警惕来自宇宙的威胁。
这种反战的方式角度奇特,没有大篇幅的说教内容。
里面用到的各种科学知识,完美符合李奇维物理学家的形象。
而且小说里的科学知识,甚至对于现实的科学发展,也有一定启示和借鉴作用。
总之,这篇小说经过李奇维的魔改后,变得更加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
全书两个主题:
一是科学家的责任,是为了人类的未来而前行。
二是反对人类内部的战争,而是应该加强合作,朝着星辰大海努力。
“呼!”
李奇维停下笔,伸了一个懒腰。
小说终于完成了。
虽然文笔稀烂,但他毕竟不是文学家,情有可原。
只要故事好看,读者一切都能容忍。
李奇维站起身,看向窗外,他微微一笑:
“希望这篇小说能给世界带来一些改变。”
-----------------
就在李奇维准备《虫子》的发表时,1914年的诺奖也如期而至。
欧洲的战争虽然波及了很多国家。
但是瑞典选择了中立。
这也是小国的无奈之举,他们国力微弱,只能明哲保身。
但是,虽然在国力上没有存在感,瑞典依然选择在战争期间,继续诺奖的评选。
这是对科学和真理的尊重。
然而,即便瑞典有心,在某些方面,也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真实历史上,从1914年到1918年之间,诺奖评选因为战争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物理诺奖:1916年未颁发。
化学诺奖:1916年、1917年未颁奖。
生理学或医学奖:1915年、1916年、1917年、1918年未颁奖。
文学奖:1914年、1918年未颁奖。
和平奖:1914年、1915年、1916年、1918年未颁奖。
由此可见,战争对于科学的的影响之大。
等到二战的时候,诺奖更加凄惨。
其中1917年的和平奖没有颁给个人,而是发给了红十字国家委员会这个团体。
表彰他们竭力保护一战中各方俘虏的权利。
这也算是战争中为数不多的慰藉了。
而物理诺奖作为诺奖之首,其象征意义巨大,瑞典也是最上心的,受影响较小。
1914年的物理诺奖是劳厄,获奖理由是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
劳厄,这个厚积薄发,一鸣惊人的天才,当初证明X射线是电磁波时,震撼了物理学界。
他得到此次诺奖,实至名归。
X射线晶体衍射,经过了无数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研究和使用,其正确性毋庸置疑。
所以,诺奖委员会才会这么快就给劳厄颁奖。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
劳厄在今年年初,就从瑞士苏黎世大学辞职,转回了德国。
他的好友爱因斯坦经常来学校找他。
如今战争爆发,科学家也闲了下来。
于是,他和劳厄相处的机会就更多了。
校园内,二人正在闲聊。
“劳厄,你获得了诺奖,怎么看起来不太高兴啊。”
劳厄轻轻一叹:“哎,现在这个局势,我怎么可能高兴的起来。”
战争给所有人的心灵都蒙上一层阴霾。
劳厄感慨道:“真怀念布鲁斯还在的那个时候。”
“每一天都感觉生活很有价值。”
爱因斯坦闻言,也不胜唏嘘。
战争是现在欧洲的话题中心。
科学界、文学界,所有领域的主题都是战争。
爱因斯坦已经公开表明了自己的反战态度,不会加入任何一方。
为此他甚至还秘密加入了一个叫“新祖国同盟”的反战团体。
不过这个团体受到了德国政府的打压,爱因斯坦也不得不小心翼翼。
这个时候要是被抓住,很可能就失业了,可不是开玩笑的。
爱因斯坦感叹道:“幸亏布鲁斯离开的早啊。”
“不然依他那个刚烈的性子,我都担心他的安全。”
“不知道他的小说写的怎么样了,据说是反战小说。”
“真想快点看到啊,以他的影响力,应该能造成轰动吧。”
劳厄也憧憬道:“希望如此啊。”
“现在就需要布鲁斯这样的领袖人物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