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奇维问出“玻璃为什么是透明的”时,会场内瞬间陷入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仿佛时间停滞一般,呆呆地瞪大眼睛,张大嘴巴。
好像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足足过了十几秒,会场内气氛轰然炸裂。
响起无数道惊讶之声。
很多人都被李奇维的问题震惊了。
“哦!上帝啊!这是什么问题?”
“玻璃它本来不就是透明的吗?还能有什么原因?”
“就好像石头金属都是不透明的一样。”
“我感觉这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啊。”
今天的会场内还有很多非理工科生。
在他们看来,布鲁斯教授的问题实在太奇怪了。
正常人都不会想过玻璃为何是透明的。
但是对于那些物理专业的学生老师们而言,这个问题就很有意思了。
“天啊!我好像确实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自然界除了钻石、冰、水晶等有数的物质外,绝大多数物质都是不透明的。”
“透明性应该是一个很稀缺的性质才对,但是玻璃的透明性好像并没有人研究过。”
“不得不说,布鲁斯教授太善于提出问题了。”
对于科学家而言,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样重要。
有时候,甚至前者比后者更重要。
因为每多提出一个问题,代表着人类的知识边界又扩大了一圈。
如果这个世界上存在某种“终极问题”的话,那人类一定会欣喜若狂的。
大部分的普通学生面对这个问题,都只能看热闹而已。
吴有训、康普顿、哈勃等天才们,则是眉头紧蹙,开始深入思考这个问题。
他们知道,布鲁斯教授提出的这个问题,绝对不是表面的那么简单。
诸如什么:
“玻璃它本来就是透明的啊。”
“光透过去了,于是就透明了。”
这些废话肯定是没有意义的。
一定要从更本质的理论角度去解释。
甚至不仅解释玻璃,也要顺带解释为什么其它物质就不透明。
但是,会是什么理论呢?
前排海耳此刻一脸懵逼。
他在天文学领域纵横数十年了,是国际上知名的天文大佬。
但是很惭愧,他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跟望远镜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和老婆在一起的时间还要久。
关于玻璃为何透明,却被他一直忽略。
“能用不就行了?”
海耳敢肯定,今天到场的诸多天文学家们,和他自己都是同样的想法。
“布鲁斯教授,这是要给我们上一课啊。”
旁边的密立根则是目光深邃。
作为美国物理学界大佬,他和布鲁斯教授的见面次数就很多了。
所以,他很了解那个男人。
他对着海耳说道:
“这就是布鲁斯教授的神奇之处。”
“他总是能从很细微的地方,以小见大,让人们对科学产生兴趣。”
“别看问题很简单,但其中蕴含的理论绝对非常之难。”
“我甚至猜测,这个问题恐怕在场没有人能回答上来。”
海耳闻言一惊。
“哦!不可能吧!”
“难道连密立根教授你都回答不了吗?”
“那也太不可思议了。”
密立根苦笑一声:
“至少我是不知道。”
他虽然在美国是物理学领域的扛把子,但是放到全世界比,也只能算是T4级物理学家。
更何况这个问题一看就知道,是和理论相关的。
而理论是密立根这种实验物理学家的弱势。
海耳这下是真被惊到了。
原本他以为,这个问题在物理学界,或者材料学界,应该是被解决的。
只不过由于太前沿,或者理论太偏门,所以外行很少听过而已。
但是对于密立根这种物理大佬而言,肯定算不上难。
现在没想到,竟然连对方都不知道了。
这就有点恐怖了。
李奇维提完问题后,静静地看着台下众人。
他在等待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密立根没有猜错,这个问题确实很难。
所以,很多学生都不敢站起来,而是在那抓耳挠腮,或者默默思考。
今天有这么多大佬在会场,要是回答错了,那可就丢脸了。
而且大部分人平时都没想过这种问题。
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想到答案,组织语言,难度可想而知。
欧美的科学虽然发达,但不代表他们国家的学生就一定牛逼。
大部分人也只是普通学生而已。
就在李奇维扫视整个会场时。
忽然。
在吴有训等人的惊讶目光下,余青松站了起来。
当李奇维看到,竟然有华夏面孔主动站起来时。
他的眼睛立刻爆发出精光,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心中十分欣慰。
自古以来,华夏就强调所谓的中庸、平衡、枪打出头鸟等等。
既不能太高调,也不能太低调。
既不能太出风头,也不能太过窝囊。
尤其是在经历了西方的蹂躏之后,这种理念向更消极的那面发展。
若是没有李奇维,华夏在科学领域的话语权,可以说完全等于零。
这会导致留学生们也跟着自卑。
他们害怕在一群西方人面前,表达自己的科学见解。
因为他们内心觉得,自己不如人,说出来就会遭人取笑。
然而现在,李奇维站在高台之上,他就是所有华夏留学生心中的定海神针。
他的光辉和气息,让国人谈之色变的洋人也不敢直视。
他的智慧和成就,更是碾压了全世界所有聪明的人。
在今天这种场合,余青松这样的年轻人早都热血沸腾了。
他们的心中升起了一团火,要把之前所有的屈辱、害怕、消极等情绪燃烧殆尽!
至少在科学领域,他余青松要做出榜样。
华夏人可以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教授您好,我叫余青松。”
“目前在匹兹堡大学攻读天文学专业。”
李奇维听到这个名字后,心神一动。
原来是余青松。
高鲁曾经和他提起过这个年轻人。
今天见面后,他就知道了对方的信息。
这是属于可以大力培养的人才。
此刻,他的心情更好了,脸上的笑容愈加灿烂。
“青松,你能解释这个问题的答案吗?”
余青松本来略微有点紧张。
但是当他看到李奇维的眼神后,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注入体内。
让他慢慢镇静下来。
在李奇维的鼓励之下,他坚定地说道:
“教授,我在本科期间,选修过几门光学课程。”
“我想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吴有训等人皆是佩服地看着余青松,暗中竖起大拇指。
“好样的,青松!”
会场内的其它国家的人,此刻都万分感慨。
“华夏人和以前不同了!”
不少年龄大点的教授,甚至还带过清朝时期的留学生。
在他们看来,现在的余青松充满朝气,身上没有那种腐朽的味道。
而且从对方眼中的纯粹就能看出,这是一位真正热爱科学的年轻人。
在众人的注视下,余青松说道:
“我们能看到某种东西,是因为这个东西反射的光线被我们的眼睛吸收到了。”
“而物体的颜色,就取决于它所发射的光的颜色。”
“当一束光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会产生三种情况。”
“分别是反射、吸收、透射。”
“物体反射或者吸收的光越多,则透射的光就越少,导致物体就越不透明。”
“比如很多金属都会闪烁光泽,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很多。”
“镜子就是利用金属的这种原理,在表面镀上一层光滑的金属后,就形成了能反射画面的镜子。”
“而如石头、木头等物体,它们并没有明亮的光泽。”
“这说明它们反射的光很少,大部分光都被吸收了,所以也是不透明的。”
“此外,金属不仅反射光,它本身也会吸收光。”
“教授你的光电效应就很好地证明了这点。”
“综述所述,由于任何物体都会反射部分光,所以我们只需要考虑吸收光这一个因素即可。”
“现在问题的核心就变成:为什么玻璃中的原子不吸收光,而金属、石头、木头等物质中的原子更能吸收光。”
“如果能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就能知道玻璃为何透明的本质。”
哗!
余青松逻辑严密的分析,让在场众人皆是一惊。
这种分析的深度,对于物理学大佬们而言,不算什么。
但是放在一个大二学生的身上,就很难能可贵了。
尤其对方还是天文学专业,不是专门研究光学的物理学专业。
可见其基础知识有多么扎实。
众人都好奇地盯着余青松,让他刚刚放松的心情,又再次紧张起来。
李奇维听后,心中很满意。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平均水平,余青松的回答,已经可以称的上优秀了。
虽然和泡利、海森堡那些绝世天才无法比。
但是也超越了很多人。
不过,李奇维还是想试探到对方的极限。
“那么青松,你能继续解释为什么玻璃的原子就那么特殊,不吸收光吗?”
余青松的大脑疯狂运转,但最后还是老老实实说道:
“教授,这我就不知道了。”
“但我猜测,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原子本身的差别,另一个则是原子组成结构的差别。”
余青松话音刚落,会场内响起惋惜声。
众人还以为他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没想到,最后还是失败了。
但没有任何人嘲笑他。
因为众人自己也不会啊......
李奇维闻言,并不意外。
余青松暂时还不具备回答这个问题的知识基础。
但是他刚刚的表现值得夸奖。
在李奇维赞许的目光下,余青松缓缓吐出一口气,坐到座位上。
这时,李奇维接着说道:
“刚刚余青松同学的回答,其实就是第一层的答案。”
“但是这种程度,对于物理学家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入到微观粒子的层面。”
“那么有谁能在余同学的基础上,继续回答这个问题吗?”
第一层的答案,就是在场大多数人所能知道的极限。
余青松毕竟只是个天文学专业的本科生。
所以有很多物理理论他没有了解过。
比如量子论。
既然涉及到了微观粒子层面,那就需要用到量子论。
很显然,在场也有不少人想到了。
康普顿就是其一。
只见他突然站起,自信地说道:
“布鲁斯教授,我有一点想法。”
康普顿自从上次婆罗洲一别后,一直想再次见到李奇维。
正是因为对方的鼓励,他才能坚持自己的课题,终于成功。
所以康普顿在内心中非常感激李奇维。
同时,他也感激吴有训,没有对方,也就没有吴-康普顿效应。
现在的他,也算是初入物理学家这个圈子了。
只有进入这片天地后,他才知道科学的天空到底有多宽广。
布鲁斯教授的实力到底有多么逆天。
所以,功成名就的康普顿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他依然要在逐物理学的高峰。
真实历史上,康普顿在后来也和密立根一样,致力于宇宙射线的研究。
并且还因此发现了【逆康普顿效应】。
即光子和电子碰撞后,光子的波长不是变长,而是变短了。
由此可见,宇宙射线真是个好东西。
其实,这里面有深层次的原因。
现代物理学到了后期,几乎全是关于基本粒子的研究。
但是以现在的技术条件,根本不可能制造出大型的粒子加速器。
所以也就无法研究。
幸运的是,宇宙本身就是天然的粒子加速器。
浩瀚的宇宙当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天体和极端环境。
高温、高压、超强磁场......
自然就能诞生出各种各样的微观粒子。
而这些粒子又以宇宙射线的形式发射出来,最终被人类接收到。
所以,物理学家们就可以从宇宙射线中,发现基本粒子的奥秘。
但是这种研究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和不可控性。
毕竟谁也不知道射线里到底有什么。
一直等到粒子加速器面世后,物理学家才能更精确和定量地研究微观粒子。
总之,早期的宇宙射线,对于物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刻,在李奇维的示意下,康普顿说道:
“金属内部的电子,可以在整块金属中自由移动。”
“所以射向金属的光子,很容易就遇上到处乱跑的电子。”
“根据量子论中的跃迁理论,这些光子会被电子吸收,从而使得电子由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
“这就是金属容易吸收电子,表现不透明的原因。”
“但是对于水晶、钻石等晶体物质而言。”
“它们的结构非常整齐,且电子固定在原子核的周围,不会随意移动。”
“所以光子遇到电子的概率很低,因此电子吸收的光子较少,透过的光子就多。”
“从而产生透明的效应。”
“因此,玻璃这种晶体和水晶一样,也就是透明的了。”
哗!
康普顿的解释让在场众人恍然大悟。
原来解释玻璃的透光性,竟然还要用到量子论。
“上帝啊!难怪布鲁斯教授说,量子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之一。”
“竟然连玻璃都和量子论有关系。”
“那可是几千年前人类就发明的东西啊。”
“这种跨越了千年的时空交错之感,真是让人震撼啊。”
众人都被量子论可以用在玻璃上的事情惊住了。
一个是高大上的物理理论,一个是普普通通的玻璃。
它们之间竟然也能产生联系。
科学的神秘与有趣,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这时,众人忽然想到。
“那岂不是这个问题被解决了?”
“布鲁斯教授这一次是错了吗?”
听着周围人的议论声,康普顿似乎也是胸有成竹。
在他看来,自己的解释逻辑完美,应该就是答案。
在量子论没有出现之前,人类对于玻璃确实可以说一无所知。
但现在嘛,小小透光性,轻松拿下。
哪怕是前排的诸多大佬,也是微微点头。
他们觉得康普顿的解释没有问题。
但是,真的会这么容易吗?
那可是布鲁斯教授提出的问题啊。
只有密立根,眉头紧皱,他总感觉哪里有问题。
因为康普顿的回答有点过于简单了。
要是普朗克、玻尔、卢瑟福等人在此,恐怕第一时间就能想到这个答案。
而且。
密立根看向台上的李奇维,对方的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
并没有因为康普顿的回答而出现情绪波动。
这很反常。
所以,一定还有问题。
这就是物理学大佬的直觉。
密立根忽然开口道:
“布鲁斯,康普顿的回答,应该有问题吧。”
哗!
密立根的话,让众人皆是一惊。
“这么完美的解释还能错?”
“都已经用上量子论这么高大上的理论了啊。”
就连康普顿也觉得不可能。
但是密立根那是何等人物。
不仅是他的伯乐,还是美国物理学界的代表。
对方的话绝对有分量。
康普顿突然有点不自信了。
他看了看密立根,又看了看李奇维。
最后定格在台上。
因为李奇维开口了。
“是的,康普顿的回答是错的。”
轰!
李奇维的话就仿佛炸弹扔到了水里。
惊的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
竟然连康普顿也错了!
对方虽然年轻,但也算是响当当的物理学家。
博士毕业的他,对于现代物理学有很深的理解。
不然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联想到用量子论解释。
但是,布鲁斯教授还是说对方错了。
这一刻,众人有点懵逼了。
只有密立根露出果然如此的神色。
此刻,所有人都在等待布鲁斯教授的解释。
李奇维笑着说道:
“劳厄利用晶体的原子规律排列特性,证明了X光的波动性。”
“布拉格父子在他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晶体衍射学。”
“利用X射线,我们就能【看清】晶体的内部结构。”
“算出晶体中原子与原子之间的距离等参数。”
“晶体结构分析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我之前参观老布拉格教授的实验室时,他向我介绍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
“其中有一个结论是:根据X射线的衍射数据显示,玻璃不是晶体。”
“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其他氧化物形成的硅酸盐。”
“玻璃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
“所以,刚刚康普顿的解释就不成立了。”
“既然玻璃不是晶体,那么它内部的原子就是混乱排列的。”
“光子遇到电子的概率大大增加,所以吸收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按理来说,玻璃应该也是不透明的才对。”
“或者说,哪怕有透明性,也应该很低才对。”
轰!
众人骇然!
闹了半天,布凌布凌的玻璃竟然不是晶体!
“上帝啊!我第一次知道,玻璃竟然不是晶体?”
“这怎么可能?”
“玻璃长得和水晶一样,怎么会不是晶体呢?”
“真是难以置信啊。”
康普顿顿时语塞。
玻璃如果不是晶体的话,那他的答案就应该是反过来了。
但事实却是,玻璃既是非晶体,又是透明的。
这就有点诡异了啊。
余青松等人看的目瞪口呆。
这就是物理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吗?
真是精彩绝伦啊。
李教授那信手拈来的各种知识,让余青松直接高潮了。
太帅气了!
海耳等天文学家已经开始懵逼了。
刚开始他还能听懂,但现在已经逐渐脱离了他的知识范围了。
李奇维能从物理学跨到天文学,不代表他们能从天文学跨到物理学。
一块小小的玻璃,却是天堑般的分水岭。
密立根深深吐出一口气。
“果然,我就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他很清楚晶体学最近在高速发展。
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新物质,被测出结构。
所以测出玻璃的结构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关键是,很少有物理学家会关注这种知识点啊。
更不用提布鲁斯这个当世第一人了。
只能说,对方的知识储备太夸张了。
忽然。
密立根又想到了二十年前,他第一次听李奇维解释光电效应的那个上午。
“咦?”
“或许可以从这个角度解释。”
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布鲁斯,还是得从你身上寻找灵感啊。”
于是,密立根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