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合适人选,童贯与张译一时间也犹豫不决。
“你有何想法。”童贯略过张译,下意识便询问赵翊。
本就没有主意但佯装思考的张译直接放弃了思索,甚至有种如释重负之感,此刻就准备听赵翊说出前往汝州的人选,然后再进行附和。
前往汝州……………
对赵翊来说,他其实心里属意陈茗道,一来是因为陈茗道毕竟未参与党争,没有作弊之嫌。
二则是满朝大臣中只有陈茗道才值得他信任一二。
何况诸如此事一般都需由皇帝信得过的人前往调查,故而赵翊下意识便想到了陈茗道。
但他很快便否决了这个想法。
他前不久已经给陈茗道安排了护送赵熙灵车入陵一事,若是再增添职务,怕其吃不消的同时也担心提拔过快引起朝中一些大臣不满。
而汝州瘟疫严重,这次听说还是什么腮大肿死,传染性极强。
按理来说他应该大公无私,派遣自己认为最公正的陈茗道前去汝州查明真相,但其却是眼下朝中他能暂且相信的唯一一人。
虽说此行只是为了查明原因,但毕竟是在汝州这个重灾区,尚且还有风险,万一陈茗道染了疫病,到时后悔也来不及。
种种原因之下,赵翊决定将陈茗道排除在外。
再思索一番可前往汝州的京官,赵翊回想自己前一段时日背记的案卷,突然便想到了一个人名。
……………
这边的童贯和张译二人见赵翊未有回应,以为其没有主意,便还在为派谁前去汝州而犹豫不决。
张译原本打算直接附和赵翊,但左等右等,却见赵翊未再发言,只是一副眉头紧锁的样子。
见此情形,张译为了帮赵翊解忧一二,便将主意打到了一旁冥思苦想的童贯身上。
“不如……………”
他看了一眼童贯,犹豫着开口:“不如童都知走一趟汝州?”
童贯方才正在认真思索合意人选,此刻听了张译的话顿时一惊。
待他再去看时,却见张译颇为心虚的别开目光。
虽说之前也有皇帝派遣高品级宦官外出办事的先例,但这次不同寻常,汝州现在瘟疫肆发,患有疫病的人可谓遍地都是,如此情形,他若是稍有不慎便会染上瘟疫。
童贯想也未想便开口婉拒:“咱家若是去了汝州,谁为赵翊操持宫中繁琐之事?”
末了又补了一句:“赵翊身旁没人近身辅助自是不可。”
这话的意思便是他还需伺候赵翊抽不开身去汝州。
童贯刚说完此话,对张译方才的话颇为不满,他刚想回击一番,却没想到对方先开口。
“既是如此…………”张译当即直接开口,堵住了童贯接下来让他去汝州的话。
“我身为殿前司指挥使,身负要职,宫城护卫不可耽误,况且这几日恰逢换值,人员调动频繁,殿前司还有大批事务需得处理。”
张译先是堆砌了一些自己不能去的理由,而后为了防止童贯不死心,还特意“总结”了一番:“看来童都知与我都抽不开身去汝州。”
见张译话说到这份上,童贯也未再虚与委蛇,毕竟他是真的不想去疫病横发的汝州。
“不如,派蔡京前往汝州。”童贯提议。
童贯说出此话自是藏了一些私心,上次蔡京拿了一串金丝砗磲,他却未能为其办成一事,心里难免有些过意不去。
眼下去往汝州这差事虽然有些危险,但若是办的好,也不失为一个机遇。
或许便能随蔡京的心愿留在京城。
蔡京?
听了这个名字,赵翊想都不想便不准备采纳。
虽然蔡京现在未依附与两方,但就以其那种喜好敛财的性子,被人贿赂收买是常有之事。
何况这是前往调查瘟疫一事,关系朝中局势,决不能马虎。
“张指挥使怎么看。”赵翊故意询问张译。
“绝不可行。”张译果然不悦,直接出言阻止。
这都什么时候了,童贯还想提携蔡京,张译心中不满,他摆手道:“蔡京非京官也,不可。”
联想上一次在开宝寺中的经历,童贯自知张译对此事的执着,斟酌了一番话语,带着些许缓和的语气开口。
“蔡京虽不是京官,但人尚且还在京师编纂史书。”
“眼下也是实在想不出人选,故而…………”
“可派张商英去汝州。”
赵翊突然开口提议,说出了那个早已想好的人名。
张商英?
童贯止住了话,微愣片刻才反应过来。
张商英,时在京任中书舍人。
赵翊之所以选择此人,自是有其道理。
朝中党争不断,很多时候影响了朝政的执行。
韩忠彦是保守派,其门生葛淙真亦是,则若是派遣像黄履这般同韩忠彦亲近的人前去,难免从中包庇,则此审查毫无意义。
而若是派变法派等人前去,则也有可能会存心打压,捏造事实。
毕竟他现在没有上帝视角,并不知此事为谁罪过,之所以在朝堂上未相信韩忠彦所言只是因为对张叔夜的人品较为信任,为了避免其蒙冤这才决定详细调查。
故而只有选两派之间界限并不是十分鲜明的大臣。
赵翊第一想到的便是曾布,但曾布年龄有些大了,腿脚不便,何况其气性狭隘,终究不是最好人选。
而他最后看重的张商英,此人早年支持王安石变法,后因反对变更熙宁新法,出为河东路提点刑狱,连徙河北、江西、淮南数路,自哲宗继位后才调回京城任左司谏。
张商英名义上为变法一派,其入职中央机枢也得于新党的举荐,但却在改革派和保守派两党斗争激烈之时仍保持公正,对事不对人,无论是新党还是旧党,只要发现其有违法行为,一律上奏反映。
早年甚至还弹劾了王安石的得力助手薛向、王子韶等人,最后为王安石所不满。
故而赵翊才看中此人,认为其尚能公正一二。
“此人确实是不错的人选。”张译虽然不懂为何要派张商英去汝州,但还是首先出言附和。
童贯虽然也有些不解,但想着赵翊定然有所考量,便收了“举荐”蔡京去汝州的心思,未再多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