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大殿内,气氛有些微妙。
朱祁钰看着陈循那欲言又止且充满担忧的神情,以为又发生了什么事。
“陈阁老,将东西拿来。”
陈循根本没想到朱祁钰会突然造访,这时间卡的是刚刚好啊。
“陛下,这是......”
不等陈循将票拟结果递出,一旁默不作声的王文已先开了口。
“启禀陛下,臣等准备了两份结果。”
“一份在陈阁老手中,而另一份考虑到诸多因素,司值郎正在誊抄,还请您稍后。”
“嗯?”
“怎么会有两份。”
朱祁钰不解的看向于谦,而于谦却是目光莫名的看了眼王文,才回道。
“启禀陛下,您曾有口谕,待大军归来,再将杨俊功过论处。”
“这两份结果,正是因为大军归来这个字眼,才有所区别。”
“微臣以为,军民鱼水情,在百姓万众瞩目下,不宜做损害明军威望之事。”
“而陈阁老则是反对,他认为,根本无需如此。”
“一切按照章程办事就是。”
朱祁钰听完,略微一思索,便明白了陈循刚才为何会是那般表情。
但他并没有准备在此事上多做计较,挥挥手便说道。
“你们二人都无错,只不过于谦所想,更合乎情理些。”
“就按他的意见去办吧。”
“诺,臣等遵旨。
陈循至此,才舒缓下一口气,其实他并不怕朱祁钰看他手中的票拟。
这是内阁诸臣共同商议的结果,怕什么。
他真正在意的是自己先斩后奏,曲解皇帝话语的行为,被朱祁钰所记恨,从而被逐渐排挤出权力中心。
虽说他如今是大明首辅,但相比三杨那会,还是差了些。
毕竟军队都牢牢掌握在兵部与五军都督府手中,内阁连根头发丝都塞不进去。
这也是陈循为什么要拉拢王文的原因。
因为王文曾掌兵,且深得帝心,未来有很大机会领兵在外。
兵权对于翰林一系的陈循来说,是个极大的诱惑。
恰好王文也有交好的想法,两人这是臭味相投也。
不过,眼下还要看看朱祁钰是如何理解。
出乎意料,朱祁钰没有再过问什么,而是走到一旁的主位,静静坐下。
“你们继续,不用管朕。”
陈循:“???”
王文:“???”
...........
朱祁钰唱的哪出戏,内阁诸臣真是有些看不懂。
以往皇帝找他们,都是商议某些大事,而如今却是做一个旁听。
这不是初入内阁的新人,才会干的事吗?
若让皇帝当起旁观者,他们这些大臣,该如何自处才是。
“启禀陛下,此处嘈杂脏乱,要不您先回武英殿等候?”
“臣等过会就将全部奏折全部送去,陛下放心便可。”
众大臣皆是连连点头,无论是谁,在干活时,都不希望主家在一旁监工。
“无碍,你等谈你们的。”
“朕绝不出声打扰。。”
........
群臣对视一眼,有些十分无奈,看到朱祁钰明显是不打算走,也只得继续议论剩下的要事。
“辽东来信,女真诸部已经开始退兵,”
“显然是阿噶巴尔济许诺了什么好处。”
于谦边说,边用手指着沙盘舆图。
等于谦说完军报,陈循便接过了话语。
“没错,礼部收到鞑靼使者上奏的一道折子。”
“上面写了,阿噶巴尔济想用一万匹战马,来换取我大明的铁锅,茶叶,瓷器.......等等物资。”
“而这些在大明境内都是紧俏的物资。”
“所以老身觉得,东西可以给,但是不能全给。”
“将他们的数量削去四成,拿出与建州的女真另做交易,才是最好。”
对于陈循的提议,于谦却是不敢认同的摇摇头。
之后,它先是看了眼朱祁钰。才说道:“蒙古领土内,有吾大明骑兵。”
“若贸然克扣,定然会引得鞑靼不快,致使顾兴祖将军深陷囫囵。”
“更何况,建州卫的女真人本就是我大明治下,若因为惧怕便与其开启互市。”
“这样岂不是让他人小看我大明。”
就在于谦话音刚落,静坐后方的朱祁钰已伸出手,轻拍为其鼓掌。
这一动作,落在众内阁大臣眼中,皆是让他们感觉到了不同的意思。
比如高毂,他就能感觉到,皇帝是真心为于谦所说感到兴奋。
而陈循旁边的萧镃,脸色却是有些阴沉,他觉得朱祁钰就是故意抬高于谦,用来当做打压陈循的手段。
“于谦说的很好。”
“但是,朕有一事要说明。”
“帮助阿噶巴尔济夺得草原之主才是正事。”
“像女真这种苦寒之地的游民,暂时还不用太过于顾虑。
“待彻底灭掉瓦剌也先后,再行商量此事。”
朱祁钰那云淡风轻的皮囊,此时竟与众大臣内心的汹涌波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对于建州女真,朱祁钰是真的提不起一点兴趣。
如今的他们还没有努尔哈赤,自然也不会像明末一样,成长为替大明送葬的满族人。
“陛下,女真诸部虽然弱小,但是其危险程度,却丝毫不小于蒙古。”
“若以兵粮物资互市供养之,恐怕会滋养出一个不小于瓦剌的生死大敌。”
于谦是生怕朱祁钰听信了陈循的鬼话,急忙将这两天心中所想,全部说出。
而朱祁钰见状,也是会心一笑,挥挥手说道。
“只要我大明上下一心,有什么样的敌人,我们都不会怕。”
“因此你等也不要太过于看重这些蛮子。”
“在我明军的钢刀炮火下,他们只有末路一途。”
“可......”
“陛下圣明!”
于谦正欲还说些什么,却被陈循等人的贺声打断。
而朱祁钰也借此岔开话题,对着于谦说起了另外一事。
“范广大军明日便到。”
“至此,这场与蒙古的作战,终是圆满结束。”
“既然要审判其中的有罪之人,但对于有功之人的封赏,也断然不能少了。”
“避免伤了众将士的一片忠心。”
“尔等内阁既然都在,便立刻拟出一道奏折,将此次大战的是非功过,写的清清楚楚。”
“待明日登台后,宣读告知于四方。”
“让这天下之人皆知。”
“为大明社稷抱薪者,朕定不会让其冻毙于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