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自汉朝起,中枢就再没有下放过铸币权!”
陈驰说道:“此时非彼时啊!”
“都督你看,泰王国、印地等国,全在通行大周货币。”
“咱们如果实行兑换的业务,把这里的铜币银币收集起来,铸造成大周的银币铜币。”
“那对这些地区的经济掌控,不是更加强了吗?”
这下子,唐延也愣住了。
自打唐延下南洋以后,对于世界的认知更新了。
大周这种,可以产粮,可以锻造铠甲,可以打仗,文化丰富的文明,在这个世界反倒是异类!
许多小国家,都没有自已的文字,但是商贸却非常的发达。
掌控了商贸,相当于掌控了许多国家。
而商贸活动中,货币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拥有铸币权,相当于在经济圈掌握统治权。
发行货币的是大周爸爸,谁敢得罪这位发钱的爸爸呢?
陈驰的建议,听起来虽然不靠谱。
但若是真的可以在印地和南洋收集货币,铸造成大周货币,那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大周对这些地区的经济掌控力!
回去,上奏!
非常默契的是,内阁首辅钱多明,也在计划他的货币改革方案。
货币,从秦朝统一货币以来,汉族的顶层官员便明白,这是掌握国家命脉的东西。
钱多明出身户部,对于财物之事当然十分的敏锐。
其实到了这个年代,国家最重要的部门已经成了户部。
秦汉时期,搜栗校尉就是户部的前身,这个职位乃九卿之一,但排名靠后。
到了汉武帝时,出现御使大夫监管财物的传统。
御使大夫的职位,乃三公之末。
仅次于大将军和丞相。
但是御使大夫主要的职能,是监察百官,所以财物只是兼管。
经过魏晋时期,到了唐朝时,出现六部。
但是那个年代,户部仍然是比较靠后的部门。
唐代初期,户部尚书是六部之末。
但是随着国家对财政的重视,到中晚唐时,有了一个全新的职位。
三司使。
三司使,是唐朝主管漕运、户部和官营事宜的副宰相。
因为管理的是国家财计,所以也被称作计相。
到了宋朝时,更是出现三司一定成为宰辅的传统。
现在户部已经是大周最多官员人数的部门。
钱多明这个内阁首辅,也是从户部尚书升迁入阁。
坊间都说钱多明好敛财,其实是他做户部尚书穷怕了。
现在朝廷商贸繁荣,但是又出现了别的问题。
钱荒!
其实先皇禁海,大周货币外流也是当时朝廷考虑的因素之一。
大周的货币款式精美,成色足,对于附近藩属国自已的货币,相当于降维打击。
大周附近的藩属国,都已习惯用大周的货币。
虽然所有人都用大周货币是件好事,方便贸易,但是这样也会导致货币外流。
现在海贸发达,更是出现沿海城市货币紧缺的问题。
大周的钱不够用了!
即便是户部不断地造钱,货币仍然不够用!
这个问题很严峻!
钱贬值是很大的问题,不过钱太值钱问题一样很大。
钱多明是国家财计的老手,他当然看出了问题。
这就与唐延在印地发现的问题一样。
怎样在不禁海的前提下,解决货币外流,以及怎样发行更多的货币,这已经成了大周急需解决的问题了。
钱多明坐在内阁里,思索了许久还是放下了笔。
国事不易啊!
钱多明长叹一声,重新坐回首辅的位置。
其实与大部分人想象的不一样,改革国家制度,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虽然唐孝仁推动了许多改革措施,不过对于大周这个庞然大物而言,显然是不够的。
好比摊丁入亩,在余杭虽然取得了成功,不过在直隶推行时,却遭到了极大的阻力。
直隶地区就是京都周围,几乎豪族云集,都换了好几拨直隶布政使了,还是没能执行下去摊丁入亩。
还有海禁,也不是随便解除的。
阳州这些原有的海港城市,开海当然快速繁荣起来。
但是闽南的一些沿海地区,解除了海禁后,却招来了南洋的海盗袭扰。
现在南洋甚至出现了一支强悍的海盗势力,不停的袭扰大周的商船。
内阁首辅不好做啊。
需要不断地调整朝政的策略。
钱多明思索了许久,奏折终于写完了。
《请印交子疏》。
钱多明解决钱荒的方法很简单,便是让朝廷印交子!
交子,就是纸币。
这个东西在宋朝就出现了。
起先只是在蜀中畅通的一种信用货币。
宋朝曾印制过宝钞,当做纸币使用。
起先,宋朝的宝钞还是挺有信用的。
但是随着宋朝朝廷不停地滥印宝钞,导致宝钞不停地贬值。
到最后,宝钞便成了废纸似的。
大宋宝钞的失败,让大周从没有生过发行纸币的念头。
而宝钞失败导致的财政混乱,也致使了大宋的衰落。
世人也对纸币十分厌恶。
钱多明提议发行纸币,也可以说冒天下之大不韪。
等写完奏折后,内阁次辅齐顺义走入了内阁。
与勤勉的钱多明不同,齐顺义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士大夫。
齐顺义一直都是风轻云淡的模样,浑身学者的气质。
等齐顺义走进内阁,内阁的气氛顿时沉重下来。
内阁首辅与次辅不和,这是众人全知道的事情。
与前一任内阁唐孝仁和贾仁义的默契配合不同。
这一任的内阁才算是常态。
内阁首辅与次辅不和,两方争斗厉害,因此内阁时常爆发出相左的意见。
可内阁只有两人,次辅当然是拗不过首辅的。
不过内阁的气氛十分压抑,众人都害怕在这二位全在的时候汇报工作。
看见钱多明以后,齐顺义只是拱拱手,便回到了自已的座位上。
钱多明沉吸一口气,拿起桌上的《请印交子疏》,来到齐顺义的面前。
“齐大人,劳请你看一下这份奏折。”
齐顺义虽然和钱多明不对付,但还是有风度的。
他拿过奏折,很快就阅览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