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宝书网】 lzbao.net,更新快,无弹窗!
钱是好赚,可是洗白困难。
现在朝廷对商户征收商税,当然也会查账。
这么多的钱,根本没法向税务司解释。
四大海商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账记在知府衙门的账上。
税务司还能去查知府衙门的账目吗?
肯定不可能啊!
这下子,走私的买卖更大了,连整个知府衙门都被拖下了水。
这新任知府,是从京都来的公子哥。
虽然听闻是陛下亲自任命的,可是能有多大本事?
他们没想到,这个翩翩公子居然这么的果断。
镇海军的队伍杀到了他们的码头,逮捕伙计和管事的时候,四大海商完全懵了。
虽然他们也有武装家丁,可是怎么能和训练有素的军队比?
镇海军可是预备对付北莽海上队伍的精锐啊!
这下子,四大海龙王还没回过神,就被镇海军直接镇压!
所有的账目被封存,要犯们全被关到了镇海军的牢房里。
甄川上报朝廷,当然引起了朝野震怒!
四大海商,居然能拖下水整个知府衙门,甚至还想继续腐蚀新知府。
户部和刑部专门派人,很快便查清楚了他们的账目!
他们很早以前就在向北莽走私,金额触目惊心!
除了买不到武器以外,市面上所有的大周商品,他们全走私了过去!
这样一来,整个朝堂很快便达成了一致!
杀!
京港口人头落地,四大海龙王眨眼间灰飞烟灭。
但是这一次,朝野上再一次出现了新话题。
怎样对待商人?
大周朝廷,原本就有重农抑商的惯例。
商人地位甚至在农户以下,商贾子弟不可以参加科举。
但是现在朝廷贸易发达,已经没法这样约束商贾。
商人也可以让子弟加入农籍,甚至加入士籍。
商人能够影响一地的生计,能与县老爷称兄道弟。
这时候强调商贾的地位低下,反倒十分的割裂。
但是商人逐利。
只要有钱赚,什么事这些商人都肯做,许多地区甚至出现金钱至上的理念。
在正统的读书人眼里,这便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这次京港口的案子,再次把商人地位的问题,提到了朝堂上。
朝野上下,全在关注这次的议论。
大周要如何对待商贾,这会是一个关乎国本的问题。
重农抑商,这是自古以来的国策。
不管是否限制了生产力,这条国策也有其符合时代的意义。
大周本来是农耕文明,若是不抑制商业,那么很多人就会选择更快赚钱的商业。
没有人耕种田地,国家就没法发展。
而且在农业社会,客观地说商业并没有提高生产力的作用。
所以从前重农抑商的国策,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到了现在,是否还要继续这项国策,便成了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现在的工商业与从前不同。
工厂生产制造的东西,有的已经成了必需品。
肥皂、灯油、火车、火柴。
这些已经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而且生产这类东西,不光满足了大周的需要,还给大周带来了贸易利润。
大周附近的国家,哪个不用大周的商品?
大周的商人们,把财富从那些国家带回了大周。
现在大周海上贸易带来的财富,已经快超过陆地贸易的财富总额了。
这便是工商业的作用!
在那些推崇杨朱之学的户部官员里,也时兴起一个新理论。
贸易也算战争!
贸易,可以做到打赢战争一样的结果。
比如大周通过一场贸易战,击溃了倭国崛起的潜力,这就比真正的战争消耗要少。
现在户部的年轻官员,开始研究用贸易来做兵部做不了的事情。
比如对北莽的贸易封锁,就算另一种形式的贸易战。
不管怎样,贸易战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既然商人可以像士兵似的上战场,那还继续抑制商业,好像是不对的。
但是这一次的京港口案件,又一次把商人群体推到了风口。
商人重利。
重小利而无大义。
如果按最新的说法:
“若是有一倍的利润,商人就可以放弃一切。”
商人群体,在大周的整体口碑不好。
这是不争的事实。
怎样管理商人们,成了内阁与六部讨论的议题。
大周旧律,把百姓分成了士农兵商匠不同的阶层。
士便是读书人。
农是自耕农。
兵是卫所的士兵。
商便是商人。
而匠就是匠人。
现在的大周,划分的这五个阶层,早已名存实亡。
匠人、士兵、商人和农民的子弟,也都能参加国子监,能参加科考。
士作为更高一层的阶层已经不复存在。
现在的士,能代表的是大周的官员。
代表了有功名的那部分人。
匠人也在发展中,逐渐从卑贱的手工业者,转为比农民收入更高的阶层。
现在工部有许多官员都是匠人出身,朝廷也没有歧视他们。
而随着工坊的发展,对工程师的需求也逐渐增多。
有手艺的匠人,反倒成了中产阶级。
而卫所的阶层,其实也名存实亡。
世代当兵,导致很多卫所全是吃空饷。
兵户贫苦,战斗力还不行。
早在先皇时期,就在逐渐裁撤卫所。
从世兵制改为了在良家子弟里招兵的制度,现在朝廷的几支大军,全是招募的。
最大的问题便是商人。
在大周的律法中,商人更低于农户。
商人不准穿丝绸的衣服,外出不能坐马车。
商人的子孙全是商人,不能考取功名。
但是这些条令在先皇时期废除。
商人只用贿赂里正,就能让自已的子弟加入农籍,自然就能去参加科考了。
而商人不能穿丝绸的衣裳,他们就将丝绸的衣裳穿在里面,外面再套一件麻布衣。
或者索性穿更为舒适的棉布衣服。
不能坐马车,那能坐驴车或者牛车。
总之这些规定并不算多么严密。
刑部提出,要再度申明这几条大周律。
却被钱多明和齐顺义当成书生之言。
钱多明说道:“该怎样对待商人,这还得陛下定夺。”
齐顺义也说道:“应当如此!此乃国之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