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书点头表示知道了,接着往下说:“这种赚钱的机会梁国人不会错过,一定会养更多的蚕织更多的布,然后、然后……程御史我想不出来了。”
赵尚书没养过蚕更没织过布,想象力十分有限。
倒是唐相,似有所悟,顺着赵尚书预设的未来继续想象。
“然后梁国会大肆种植桑树,好养更多的蚕,织更多的布,赚更多的钱!”
“对,所以唐相知道梁国最后的结果了吗?”
最后结果是什么意思?
梁国到此为止难道就能亡国了吗?
面对程彧的提问,唐相实在想象不出来,也卡了壳。
程彧知道换位思考结束了,他拍手鼓掌。
“恭喜唐相又答对了一部分,到这里为止,梁国的耕地因为种植桑树,直接损失了至少五成!”
“当梁国人知道织布比粮食能赚更多的钱,谁还会去种粮?都改去种树了!”
君臣三人悚然一惊,接着欣喜不已。
终于明白了程彧这一计谋的真正作用!
梁国人弃粮种桑,很快就要没饭吃,只能从别的国家买入。
萧九龄当即想到了梁国的未来。
“爱卿可是想趁火打劫,再高价把粮食卖给梁国,反赚一笔?”
“还是直接掐住梁国的粮食命脉,让他们臣服于大周?”
不不不。
程彧摇了摇头,又从怀里掏出写好的稿纸。
在君臣三人翘首以望时,他却并未展开,而是将剩余的计划,全盘托出。
“等梁国弃粮种桑,粮食出现严重短缺时,咱们要本着关怀的精神,送梁国皇族一些口粮,足够他们度过这个难关。”
“???”
哪怕萧九龄知道,程彧这么做自有他的理由。
却难免觉得,程彧对待梁国皇族,好像更加格外关照一些呢?
就在她这么以为时,就听程彧狡黠一笑。
“到时候,梁国百姓没有粮食吃,苦不堪言,梁国皇族却继续保持骄奢淫逸的生活,梁国百姓会怎么想?”
还能怎么想?
身为皇帝的萧九龄,换位思考后,心道:百姓们一定认为梁国皇族不顾他们的死活!只知道自己享受!
梁国皇族本来就不得人心,如此一来,与百姓之间的矛盾会更加深重!
“等到百姓们饿得走投无路时,再派人揭竿而起,掀起反旗,一斤粮悬赏一颗梁国皇族的人头。”
“等到梁国血流成河,生灵涂炭之时,我大周的耕地越来越多,囤积的粮草十分的充沛,大周军队去解救梁国苦难的百姓。”
程彧右手握成拳头,语气无比坚定地宣布。
“梁国!唾手可得!”
听完程彧的全盘计划,萧九龄人都麻了。
先利用梁国特产的缟布,送梁国一份实打实的泼天富贵。
等到梁国上下全部争抢这份富贵时,却丝毫没有看到脚下的万丈深渊。
“弃粮种桑,看似赚了许多的钱财,实际上却赔上了自己赖以生存的活路!”
“赚再多的钱财,当它们无法流通,无法购买到维持生命的粮食时,也只是一张废纸,一块废铁!”
特别是最后,在她以为程彧是想反手坑梁国一笔时。
结果程彧要利用梁国现有的矛盾,并将其激化,直接让梁国皇族覆灭。
她对程彧,心悦诚服!
而唐相和赵尚书,对程彧用计歹毒的下限,有了新的认知。
利用梁国人的贪心和盲从,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走到悬崖处往下跳。
绝了!
“爱卿的这一谋略如果能顺利实施,必定名垂青史!”
萧九龄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
程彧想到这套计谋的出处,是管仲的齐纨鲁缟。
此计能够兵不血刃地拿下一个国家的手段,成为后世许多国家经济战中的常用手法。
虽然他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但还有一些旁枝末节需要打理清楚,方能一计必中!
“爱卿好像有心事?”
萧九龄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
程彧没有否认,而是将他掏出来的稿纸展开。
稿纸上简单地画了一个地图,北边是大周,往南是梁国,再往南,梁国南边的领国,则是滇南国。
程彧比划着抽象的一小块滇南国。
“此计让梁国弃粮种桑容易,只要梁国的缟布的价格一直往上涨价就行。”
“但想让梁国无法在改种桑树后获得粮食,除了管控大周粮食不能外溢以外,还要滇南国不再向梁国卖粮!”
滇南国的国土只有梁国的两三成,因此经常被欺负。
不是土地被蚕食,就是手里没钱了,去滇南国打家劫舍,找借口要求上贡。
萧九龄沉吟道:“滇南国的粮食其实也仅够他们自己吃的,如何让他们袖手旁观,才是最重要的。”
程彧赞同地点了点头。
“这一点只能利用两国之间已有的积怨,给滇南国制造一些假象,让滇南国怀疑梁国要彻底吞并它。”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滇南国哪怕去死,也不会卖粮食给梁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