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四百七十五章 问策于卒,收获累累

作者:南宫我梦 字数:9314 更新:2022-05-26 01:02:38

午时,众人匆匆对付一顿。

吃着吃着,李孟羲停下快子,突然问,“俘虏呢?俘虏给饭吃了没?”他看着刘备。

刘备吸熘着粥,含湖不清道,“妇孺老弱,昨日夜里便开时给吃的。

至于剩下的,早晚一顿,先不慌喂饱。”

李孟羲心里有底了。

这个处理俘虏的方法,就是前段时间讨论过的方法。

俘虏抓到,把俘虏饿着好,饿的没力气,他就没力气暴动造反。

但此中有不足,青壮饿着就算了,老弱妇孺饿他干嘛,这类弱势群体,就算吃饱,他也没心思暴动的。

小娃娃饿的哇哇哭,于心何忍。

吃着饭,李孟羲回想着上午巡查所得,这一上午,从城墙北角看到城墙南角,从壕沟看到攻城梯,从城门看到攻城椎,从城外看到瓮城,把整个战后战场,扫了一遍。

发现的问题多不胜数,战后所得自然也丰富。

把上午所得所有,在脑海中从头到尾过了一遍。

李孟羲放下了碗,正要开口说话,边上关羽正添饭,立刻盛粥过来,李孟羲护住碗,“额,不了,我饱了。”

李孟羲看着刘备道,“此番攻城,历战士卒多达三千之众,何不效彷旧法,询问士卒攻城所得,以集获众人之智?”

刘备停下碗,盛粥的关羽也顿了下勺子。

“甚好!”刘备道。

“甚好!”关羽也道。

关羽对【众人之智,胜于一人之智】这个道理十分信服。

那是早前了。

曾河边演阵之时,令士卒们自演其阵,而后问策。

本以为,普通士卒,大字不识,能有个什么见识。

然而,那日得战策五十,其中单锥阵破阵之法,便足有四种。

刀盾士左右撞枪阵开路,地趟刀破阵,大椽破阵,冲车破阵,都是那次从普通士卒那里问得的。

士卒亦能知阵略,关羽深信如此。

刘备也深信。

倒是张飞,因张飞长时间以来一直领斥候在外,也就最近一段时间才和中军汇合,当时河边沿阵,以及之后众多军中建设,张飞都不在场。

因而,李孟羲说问小卒兵略战策,张飞不屑嗤笑,“小小卒子,能有何见识?”

李孟羲立刻一眼看过去。

不用李孟羲说话,刘备放下碗就数落张飞了。

但看张飞的样子,一脸不在乎。

看来,只有眼见为实,张飞才会信,小卒子一个个也聪明的不得了。

约定好此事之后,午饭过后,等到太阳不那么晒,刘备起身,道,“走,聚士问策。”

——

主营,休憩营中的所有昨日参与过攻城战事的士卒,再次被集结于一起。

众士卒不明何意,都以为,又有战事了。

刘备叫过所有百夫长,二三十人。

把百夫长们叫到一起,交代到,“一会儿,你们下去交代清楚,昨日攻城,人人历战,若谁有什么想法,不管是攻城战法,还是什么,只要有用,大赏。”

说罢,目光扫了一圈,见百夫长们,多是军功升任上来的老人,刘备道,“你们也都是老人了,应该知道,什么叫好想法吧?不用再详说了吧?”

百夫长们都是点头。

“那好,回去,记得,个个交代清楚,单个时辰之后,你们把麾下士卒的想法,一并说来。去吧。”

然后,众百夫长回去了。

聚集着两千多战兵,等到各自百夫长回来,都问,是不是要打仗了。

一名百夫长顿时就笑,“打啥子,城都打下来了,没打仗。起!给我让个地儿。”

什长伍长们赶紧腾开地儿。

百夫长坐下之后,挠头想了一会儿,“是这个。我跟你们说啊,玄德公让咱们想想,有啥好法子,然后能领赏。”

话说完,好多人都是迷茫,“啥是好法子吗?”有人问。

百夫长也是头痛,直挠头。

“要说到底啥是好法子,俺也说不清。这劲儿,俺跟你们说说,俺知道的好法子。”

说起以前,百夫长可有说的了,他磨拳擦掌,吐沫横飞的,“那早了,你们还没来,那时候,俺们才四五百人。军师那时候,也刚来。

俺们在河边练兵……”

这个百夫长,是涿州老人了,当时关羽河边练兵,那第一次问策于卒时,这个百夫长当时就在。

“……俺们锥阵撞他枪阵,干撞,撞不过。你猜怎么着?俺被枪戳到腿,边上一歪,没想到把边上的五六杆枪给压偏了,反倒撞开门户。

军师说,这就是个破阵法子。

俩盾手,不急着前冲,一个左撞,一个右撞,就能在枪阵中撞开个缝儿。

也因这事儿,俺当时升任伍长。”

说起当时壮举,百夫长一脸自豪,“这么说,你们可懂?”

见部属们依然迷茫,百夫长又说,“不止如此。你就说枪不好,枪头扎地里,拔起来,枪头掉了。

这说上去,也是能领赏的。

为何?上边知道枪头容易掉,再着人做枪杆时,就做的紧一点,这叫,改进军备。”

此百夫长认真负责,认真向麾下讲,如何是好方法,如何是能得赏的法子。

其实说起来,单就激发战兵的主观能动性,启发战兵们思考,并从普通士卒那里搜集作战意见这一点,看起来简单,实则困难重重。

因为,军中还没有培养起氛围。

义军扩军太快了,从最初五百,到出涿州时千人,到两千,到现在三千,兵力足足扩了六倍。

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有好法子就能得赏,他们根本就没有相关的思考并得到回报的经历。

全军之中,也就当初最早的五百乡勇,是最清楚到底这个用法子换奖赏说的是什么。

这部分义军老人,是最热衷于主动思考,也是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但,这部分人太少了。

大多数战兵,主观能动性其实没有。

好在,军中现在有基本的基础了,基础就是那少部分义军老人。

营中,各百夫长,吐沫横飞的向部属讲解要多想想,甭管自己个觉得好不好,说出来,只要说出来,万一玄德公他们觉得是好点子呢。

就这样,一个观念在战兵营全营扩散。

所有战兵,不再仅限于少部分老兵,所有人都知道了,但凡有想法,只要有能用到的地方,就能得赏,赏赐还相当丰厚。且,若谁的想法被用上,那么日后升职,此人优先。

战兵营全营初步调动起了主观能动性。

有一处,一个百人队,一小子嘿嘿一笑,他抠着自己的脚,道,“那俺鞋不好,爬梯子,鞋掉了,差点摔下去,那这算不算法子?”

百夫长一听,眼一转,“算!我估计,九成能算。”

一旁众人哗然,这也算?

抠脚的小子没想到,随口一说,还真是所谓的“法子”,他大喜过望,忙问,“那那俺能得多少赏?”

百夫长道,“不知,反正不会少。”

这一处,是整个战兵营的缩影。

满营战兵,不管新兵老兵,都在开动脑筋思考。

足足等了半个时辰后,刘玄德来,“各百夫长,收拢各人想法之后,前来!”

百夫长们立刻起身,挨个问。

又一段时间之后,百夫长们络绎前来。

等人到齐。

刘备令,一一上前。

第一个百夫长,百夫长过来,思索了一下,“俺队里有人说,没磨刀的石头,他说刀都锈了,这算不算?”

说完,不确定的看着矮几后的刘备和同在矮几后的李孟羲。

“算!”李孟羲立刻答道。

这个百夫长话一说出口,李孟羲立刻就知道,这又是一处未曾料到的地方,自己也根本从未想起,更是未记录在策。

磨刀的石头,对的,行军在外,要维护兵器,这个维护,自然包括时不时把刀磨利,把刀擦擦。

说到磨刀,野外倒是能随处可找见石头,但是,随便找的石头,肯定不会有专门的磨石好用。

李孟羲立刻就在布匹上写到,“【磨刀石】,军中当配备磨刀石,以战前战后磨刀砺枪,亦可除锈。

磨刀石不必人人配备,一什或一百人队,配备一块,或就够用。

磨刀石普通石料,最好,配备好用石料,以提高效率。

由磨刀石,则又知,日常维护军备,除磨砺,亦需时时擦拭兵器。于此,军中尚缺擦拭刀枪之细布。

细布需配备。”

写完,李孟羲抬头,朝百夫长点了点头,然后悄悄问刘备,“玄德公觉得,此法值赏多少?”

刘备见李孟羲提笔写了一串,便知道此法有用。

至于赏多少合适,刘备拿不定主意,反问过来,“羲儿,你觉赏多少合适?”

李孟羲略作沉思,“三贯钱如何?”

刘备点头,“合适。”

而后,刘备回头看了一眼,“来啊,取粮三斤,分作两份,一份一斤,赏于百夫长,一份两斤,包起。”

李孟羲顿时愣神,“不是赏三贯……”

刘备朝李孟羲笑笑,靠近,悄悄说,“此激赏也。羲儿你应知,激赏重时效,此一二斤粮,便是时效。”

刘备这么一说,李孟羲奥了一声,恍然。

然后,李孟羲就多认真的看了刘备一眼,好一个刘玄德,这激赏法,用的比我还熟,李孟羲想着。

刘备所说的激赏法的时效,是这样,这会儿要重赏想出了好法子的士卒,因为已经有了军票,要赏多少,可以直接在军票上写多少。

但是,为使激赏法最有效果,除了军票这一个日后才能兑现的凭据以外,还应赏一些立刻能拿到士卒手里的实物,不必赏太多,但得有。

这才能,让激赏法,有最大的效果。

李孟羲用激赏法,用在木工营比较多,然而他都没想到,用于此时。

刘备倒是活学活用了。

另一边,刘备手拿笔,在一块巴掌大的五色锦帛上,写下,“三贯”,写完,拿给李孟羲看。

“羲儿,你看写的可对?”

因为是异体字,刘备怕写错。

“对。”李孟羲点了点头。

刘备把写好的军票递给百夫长道,“此与你,”转头,把亲兵帮着包好的两份粮食,一并也递给百夫长,“军票三贯,还有两斤粮食一并交于想出此法的士卒。另一斤,是你身为百夫长,举荐有功,特赏赐于你。”

百夫长欣喜接下粮食,这其中,还有赏赐他的一斤。

这个方法,还是李孟羲想的。

匠营副官鲁犁帮着汇报木匠们所想的改进生产的方法时,每上报一人,除奖赏当事人以外,也另赏鲁犁一斤粮食,理由就是,荐才有功。

这也是激赏,激赏鲁犁不辞辛苦,热心的把木匠们层出不穷的好点子,一一上报。

刘备又问百夫长,“还有何法?”

百夫长又思索片刻,道,“我队里,还有人说,盾不好,太小。这个是不是……”

这一条,不用士卒提,李孟羲跟关羽操练盾桥的时候,也发现了,军中现在军备混乱,盾牌大小不统一,以至于盾桥搭城,处处有缝隙。

关于这一点,已经记录在册。

也就是,重复了。

不过,本着千金买马骨的想法,虽然士卒想的晚了一点,但毕竟是某个士卒认认真真绞尽脑汁单独想出来的。

所以,还是奖赏。

“三贯。”李孟羲道。

刘备不见李孟羲记录,还奇怪,听李孟羲说赏三贯,刘备愣了一下,然后立刻拿笔,又在五色锦帛上写了“三贯”,同时,还有三斤粮食,分作两份,两斤于想出主意的士卒,一斤赏百夫长。

百夫长又得了一斤粮食。

百夫长已经乐的合不拢嘴了。

后边,百夫长又说了一个想法,说有士卒说,板车容易倒。

李孟羲还愣了一下,攻城关板车什么事。

随后,他想起来了,说的是,弓弩营。攻城战的时候,弓弩营躲在板车后,跟城头对射。

之所以用板车,是因为塔盾还未来的及做,暂时用板车顶上,勉强也能用。

板车重心不好,支到地上,容易倒,这李孟羲也知道。

自然,弓弩营的士卒,又慢了李孟羲一步。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英雄所见略同,弓弩营的士卒能见识到和李孟羲一样的问题,也算是士卒是真的认真细致的思考问题了。

“三贯。”李孟羲依然说三贯。

刘备见李孟羲还是没动笔,还是照例说三贯,便知道,百夫长连说的几个法子,全都平平无奇,没入李孟羲的眼。

第一个百夫长,总共就说了三个法子,然后说没了。

“这就没了?”李孟羲愣了一下,随即有些失望。

一个百人队,打了一次憋屈至极的攻城战,结果问有何心得,才三个人能有心得。

太少了吧。

其实普通士卒能稍有想法,稍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已经很不错了,是李孟羲要求太高。

别的军队,放眼整个大汉,谁人如此重视普通士卒的智慧?无一人。

后边,百夫长们一个接一个上前,各逞纷说。

——

“俺们队有人说,鞋不好。爬梯子鞋老掉。”

一百夫长如此说道。

这个问题,又是重复了。早在关羽部开始练习奔袭之法时,李孟羲就意识到,合适的鞋子于奔袭之时,尤为重要。若是鞋子跑两步就掉,那肯定跑不快。

若非还在行军,还在战时,李孟羲早就想办法给奔袭之士一人配一双合脚的鞋子了。

这个由士卒想出的法子,依然重复,依然千金买骨,还是三贯。

后边,接连都是一些小的问题,通通三贯,李孟羲根本不拿笔记。

刘备很是奇怪,这怎么了。

又有一百夫长来。

百夫长上前,说了第一个问题,“俺们百人队,是破门的。

俺们冲进去城中的时候,城里骑兵冲过来,俺们手里只有刀盾,竟挡他不住。

照俺想,是不是也拿根长的?”

百夫长话一落,李孟羲勐地就抬头看向百夫长。

旁边,本来无所事事的张飞,也一下瞪大了眼。

这一处,关于刀盾兵入城之后,万一城中激战,只有刀盾,不能应付城中阵战厮杀。若不然,贼将张宝冲杀过来,也不会把刀盾士们撵的兔子一样。

张飞本来是想寻隙和刘备关羽商量下,看是不是,长枪大戟什么的,攻城也带着。

没想到,还没说,倒被这小卒子说出来了。

张飞没来由一阵气恼,瞪着百夫长。

李孟羲眉头紧锁,他因百夫长这一番话,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百夫长说,城里骑兵冲过来?怎么回事,守城的时候,守城一方能用骑兵守城吗?

还有,攻城士什么时候被骑兵冲了?

李孟羲问下去。

刀盾士便把攻城的时候的事说了。

听到刀盾士说,刚冲入城里,没多大一会儿,一贼将纵马冲过来,把人追的到处逃。

李孟羲脑海中,浮现出一幅骑兵守城画面——敌军已破城门,已破瓮城,然后,敌军蜂拥而入,沿着街道杀来。

此时,我方一队三五十人的精骑,于街道另一侧,摆开冲锋队形待命。

一声令下,我精骑数十,结阵冲去!

一般来说,有城门这个地势限制在,敌军大可能在城门洞中,不能维持队形,敌军从城门蜂拥出来,也是队形混乱的。

若是敌军再推着攻城椎,扛着梯子,乱七八糟的,队形就更乱。

那么,我骑兵阵势从街道另一头,朝城门涌来的散乱之敌杀去,一波,足以把敌军的势头冲的溃不成军。

敌乃散乱之敌,骑兵结阵冲之,敌纵蜂拥而来,其如何阻挡?

骑兵还真能守城。城中厮杀,乃阵战,阵战能用之法,城中防守也就能用。

由此,倒又知攻城战法。

攻城士入城之后的战法。

于城门洞里,闭塞狭隘,阵势必然混乱,又因为,攻城士要推着攻城椎,抬着梯子,乱七八糟,又把阵势乱了。

这要万一,我军散乱而出,不成阵势,只顾着拼命往城里冲,万一,敌军已备好骑兵,或者备好严整的枪阵,一波反击,狠压而来。

我军散乱,岂不顷刻就被敌军杀败?

冲的再快,瞬息被杀的败退回来。

故而,攻城士入城之后,不在侵袭之快,在于步步推进,应重稳妥,决不能给敌军反击之机。

故而,我攻城士自出城门洞杀入城中,应立刻稍做停顿,整队结阵之后,再抱团沿着四通八达的道路,碾压而去。

如此,敌军纵反击,反击无力。

我因为抱阵向前,反而,会拥有更强的溃敌能力,能更快的瓦解敌军的战斗意志。城门处稍作停顿整队,耽误不了多少功夫,耽误的些许时间,会在之后摧枯拉朽之中,找补回来。此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也。

看来,无论何时,步队结阵都是最佳选择。

既然提及城中守敌可能会用骑兵作战,以城中道路之宽阔,这个可能真的会有。

那么,以李孟羲如今对兵种的理解,刀盾士,真的对骑兵无力。

克制骑兵,得需要长兵器,需要弓弩。

在此以前,李孟羲认为,刀盾是攻城的最佳选择。

攻城之时,盾是必需的,因为要遮挡漫天的流箭;城头厮杀,一跳跳进人堆里,拿长兵器,施展不开,用刀盾合适,所以刀盾最适合登城厮杀。

再加上环首刀也轻也短,爬梯子方便。

故而,李孟羲便认为,刀盾士乃攻城最佳兵种,因此此次攻城战,他想尽办法,凑了两千八百多面盾,攻城的三千人,除了弓弩手以外,全是刀盾士。

现在,有百夫长呈上建议,李孟羲明白了,攻城全带刀盾士,是不合适的。

应该分情况讨论。

攻城墙的,自然依然刀盾士合适。

但,破门队,破门之后,是直接要入城厮杀的,城中空间大,情况也复杂,可能要面对守军骑兵冲击,也可能会面对守军枪阵压来。

所以作为反制,破城队必须也带长枪大戟,弓弩。

可由此,产生一个问题。

依李孟羲所知,一手拿盾,一手拿枪戈,实则不如单纯的枪阵犀利。

平日里操练,盾戈手跟戈手对打,戈手同样比盾戈厉害。

一手盾,一手长兵,稍显得笨重,单手用长兵,速度和力道也慢。

因而,盾枪合用,李孟羲认为,不是最好的选择。

还有,弓弩手既然也要跟着破门队入城,弓弩手拿盾是必须的,所有攻城士卒都需要拿着盾防御头上的箭雨。

但弓弩手拿着盾,还如何御使弓弩?

这个问题,其实也好解决。

无论戈手,枪手,还是弓弩手,未入城时,需要拿着盾遮掩箭雨。

到入城之后,盾影响战斗,索性直接丢掉就是。

这便是解决办法。

李孟羲皱眉思索良久,他得到了今日最有份量的来自于普通士卒的战策。

战策细分有三。

其一,守城之时,以骑队冲击蜂拥而入之散乱之敌。或以城中严整之阵,反击散乱未成阵之入城敌军。

其二,为攻城法。出城门洞入城之际,我攻城士必然队形散乱不堪,此时切忌盲目求成,应暂做整队,聚拢人手,排齐阵势,抱阵再行。

其三,为长兵弓弩攻城之必要。破门队需带长兵弓弩,长兵弓弩之卒,其手中之盾,入城丢弃。

这是由普通士卒贡献了一条想法之后,李孟羲扩展和总结的战策。

“二十贯!”回过神来的李孟羲,高声说道。

前边都是三贯,突然二十贯,百夫长们瞬间侧目。

李孟羲自顾埋头写东西。

刘备很有默契的,嘱咐身后亲兵,包十一斤粮食,十斤单包,一斤另包。

一旁,张飞很是不爽,那是明明有了绝妙想法,正要说出来收获一片赞许的目光,却被人抢先了那种不服。

不管张飞如何想。

如果说之前,张飞不甚看的起普通士卒,那么此之后,张飞不得不承认,小卒子他娘的也十分聪明。

李孟羲一阵动笔,把东西写完,他期待的看着面前百夫长,方才得了攻守战法三条,今日聚拢攻城士以集众人之志,已不虚此行。

李孟羲问百夫长,还有何建言?

百夫长想了一下。

“碗,俺队里有人碗破了。”百夫长说。

这……

好吧,也算是问题。

陈年旧问题。

老早,早在招抚黄巾流民的时候,李孟羲就发现,流民穷的吃饭的碗都没有。

因而,他令木匠营杂活木匠,一直在做碗。

军中现在还是缺碗,但问题早就解决了。

前一条建言有多惊艳,这一条就有多普通。

无奈,李孟羲只能,还是千金买骨,三贯钱。

三贯钱不多,有这三贯钱做引,得了赏赐的士卒,下次更加用心的想问题,说不得下次就贡献了一条很有价值的建议,那就赚了。

三贯钱,买一条战策,天下间没多少比这个更赚钱的了。

再往后,百夫长们再无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建议。

就到最后一人了,李孟羲本以为,今天也就到这里了。

没想到最后了最后了,又得到一条极有价值的建议。

最后一名百夫长看着陌生,陌生是因为大多数老百夫长,李孟羲都眼熟,这最后一名,不认得,应该是新升上来的。

“俺弟给烫住了,”百夫长上来就是一句,百夫长看着李孟羲,“下回攻城,能给个草帽不?”

李孟羲稍有些迷茫的看着陌生百夫长,烫着应该是被城头金汁烫到了。

草帽?

草帽能防金汁?

李孟羲目光转向刘备,目光带着问询。

刘备头仰起,沉思模样,一会儿后,“草帽……倒能防金汁。”刘备微微点头,自语道。

李孟羲听到了刘备的滴咕,他问,“草帽就那一点大,能防的住?”他疑惑。

刘备耐心解释,“这样,咱试一下。来啊,”刘备招呼亲兵,“去寻一顶草帽,一顶斗笠前来。”

说起草帽,草鞋,这类寻常物品,刘备很熟。

草帽和斗笠,不是军中制式配备,亲兵离开好大一会儿,尴尬回来,说没找到。

李孟羲想了一下,“去伤兵营,军医田卜那里应有斗笠。”

亲兵离开了。

田卜那里肯定有斗笠。

田卜那家伙,不知为何受了髡刑,也就是头发被剃了,全军就田卜一人顶着一头寸短头发,到现在田卜头发也没长长。

平日里,田卜要么带个铁盔,要么带着斗笠遮掩。

跟田卜往来频繁,因而李孟羲清楚田卜那里有斗笠。

不大一会儿,亲兵拿着斗笠来了。

李孟羲还是觉得不可思议,攻城带斗笠,不带头盔吗?为防金汁,就不管箭失了?头不要了?

斗笠,普普通通一个斗笠,跟武侠片古装片一模一样的斗笠。

李孟羲拿着斗笠看了半天。

“盾与我。”他朝旁人要盾。

旁人递来一面盾。

李孟羲把盾举起,对着斜上方,因为爬攻城梯的时候,攻城士的盾也是斜向上的。

把盾遮掩住头顶,“找水来。”李孟羲吩咐。

士卒们都有水袋,立刻有人递水袋过来。

李孟羲让人从上面浇水,对着盾浇水。

刘备拦住。

要知道,此时可是深秋,天凉水冷,水淋头浇下,还得了。

李孟羲举着盾,摆着姿势,认认真真等了半天,不见水下来。

一回头,看见刘备。

“浇啊。”李孟羲催促。

“天冷,要不……”

“没事儿!浇!”李孟羲不耐。

刘备无奈,只好打开水袋,把水倒下。

哗啦~

水流落在了盾牌上,水花迸散一片,虽有盾挡着,头发上额头上,有丝丝凉意。

明白过来了,虽有盾牌遮掩,但爬攻城梯的时候,盾牌有时不可能完全对正上面,盾牌再被落石一砸,一歪,就遮挡不住了,上边再恰有金汁倒下来,肯定中招。

一袋水完了。

李孟羲跑到矮几处,拿起斗笠,给扣到自己脑袋上。

“再来!”他举着盾,姿势如前。

李孟羲个子矮矮的,以刘备的高度和角度,还正好居高临下的倒水。

哗啦~

又一袋水倒下。

水落在盾牌上,盾牌上水花四溅,没有水滴溅到额头上。

李孟羲把盾往边上撤开,模拟攻城之时,盾牌被落石砸的偏移。

所剩不多的水流,落在了斗笠上。

又从斗笠滑落,有少许水滴滴在了肩膀上。

李孟羲这下明白了,斗笠如同一把小伞,真的是能遮掩城头漫灌下来的金汁。

虽说斗笠不大,遮掩面积也不大,但斗笠遮掩的恰是最要害的地方,头部,面部,脖颈。

要是没斗笠,金汁泼下来,直接顺脖梗流了满背,多要命。

而有斗笠,金汁照头泼下,被斗笠遮挡,大部分被挡住,挡不住的,则落在肩膀,手臂。

肩膀手臂处,大多有甲胃衣物遮挡,不会跟领子一样,有大缝隙。

再者,就算肩膀和手臂处的衣物,挡不住金汁,那手臂和肩膀,又没要害,手臂被烫伤,比脖子和面部烫伤要轻的多。

斗笠,还真的于攻城时有用。

问题只有一个,斗笠的防箭能力几乎没有,戴斗笠攻城,头不要了吗?

李孟羲疑惑无比的问出了一个问题之后,刘备哈哈笑了。

“来铁胃借我!”刘备伸手问亲兵要。

要过铁胃之后,刘备随意把铁胃戴上,然后,再拿过李孟羲的斗笠,往头上一放。

滑稽的一幕出现了,刘备头上带着铁胃,斗笠高高顶在铁胃上,很是违和。

但李孟羲清楚的看到,因为铁胃顶也是圆的,斗笠也是圆的,略能相合,刘备把斗笠的绳子再于下巴上系紧,好家伙,斗笠竟然就固定在铁盔上了。

虽说不甚稳固,但是斗笠防的是金汁而已,金汁的重量,不可能把斗笠砸歪的。

神奇,铁盔加斗笠或草帽,竟然能防金汁!

金汁湖脸,人大概率死了。

但金汁湖胳膊,倒容易救。

只从降低伤亡这里,草帽加盔法,也是极实用之战术!

李孟羲还想到了其他,军中是不是得把草帽斗笠作为制式装备?

或者,宋军普遍装备的,水浒里林冲带的范阳笠?

若是为降低后勤压力,是不是可以把铁盔和草帽结合,做一种宽沿的盔?飞碟帽?飞碟盔?

又从普通士卒那里学到一个一个值二十贯的好方法。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550
第一章 妖星坠世 第二章 如何能活 第三章 北斗乱 第四章 原来是涿郡 第五章 黄巾如放羊之势 第六章 张飞斩将 第七章 溃兵之中 第八章 欲追关羽 第九章 存粮 第十章 义士之子 第十一章 谎言 第十二章 真义士也 第十三章 有棱有角 第十四章 初见刘备 第十五章 他想当我爹 第十六章 不愿认人当爹 第十七章 已安身,思进身 第十八章 一言兵略 第十九章 货卖学问 第二十章 必不相负 第二十一章 关羽考教 第二十二章 观敌之法:黄巾篇 第二十三章 观势 第二十四章 凤鸣山 第二十五章 视黄巾为贼,视黄巾为民 第二十六章 刘备三询 第二十七章 刘备三询(二) 第二十八章 言曰汉将亡 第二十九章 辨三英 第三十章 刘备最后的底气 第三十一章 彼时此刻,正如此时此刻 第三十二章 再立德行 第三十三章 余路何行 第三十四章 刘备拜将 第三十五章 雌雄剑 第三十六章 重剑刺击之法 第四十七章 架剑势 第四十八章 环首刀 第四十九章 卜字飞戟 第五十章 难有威仪 第五十一章 真实人间(一) 第五十二章 真实人间(二) 第五十三章 施救 第五十四章 视财帛如粪土 第五十五章 刀斩錦帛 第五十六章 三失三策 第五十七章 医师至(一) 第五十八章 医师至(二) 第五十九章 见针灸 第六十章 蒸馏酒(一) 第六十一章 蒸馏酒(二) 第六十二章 蒸馏酒(三) 第六十三章 一酒惊三士(上) 第六十四章 一酒惊三士(下) 第六十五章 阳谋 第六十六章 遣散粮 第六十七章 民心已得 第六十八章 涿州城 第六十九章 这是军师 第七十章 长信灯 第七十一章 不学儒术,亦为俊才 第七十二章 招抚之策 第七十三章 谁有粮问谁要 第七十四章 二八分成 第七十五章 借令计 第七十六章 豪强皆贼也(一) 第七十七章 豪强皆贼也(二) 第七十八章 定计 第七十九章 晨起 第八十章 蒸酒器 第八十一章 觅得一人才 第八十二章 巫医卜 第八十三章 孩子王 第八十四章 其乐融融 第八十五章 谁有病,谁是病人 第八十六章 建医馆 第八十七章 行军灶 第八十八章 灶成 第八十九章 需要酒精灯 第九十章 无题 第九十一章 技术能力 第九十二章 出酒 第九十三章 汉朝未推广的棉花 第九十四章 科研总伴随着危险 第九十五章 水冷结构 第九十六章 初显御下之能 第九十七章 漫谈西域 第九十八章 防疫随思 第九十九章 满城风雨(一) 第一百章 满城风雨(二) 第一百零一章 有賊抢粮 第一百零二章 搬空粮仓 第一百零三章 成事在人 第一百零四章 我是不是反賊,我说了算 第一百零五章 公道自在斗量中(上) 第一百零六章 公道自在斗量中(下) 第一百零七章 乡勇比官府更高效 第一百零八章 豪强入瓮,功半刘备 第一百零九章 粮五千石 第一百一十章 游骑四出 第一百一十一章 民生多艰(一) 第一百一十二章 民生多艰(二) 第一百一十三章 酒精药理 第一百一十四章 柴胡桂枝汤 第一百一十五章 刘备的亲和力 第一百一十六章 招抚首功 第一百一十七章 信以取人 第一百一十八章 当年,他也哥俩,他也八九岁 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寨 第一百二十章 战毕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关羽的举手之劳 第一百二十二章 流民来降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分粥新令 第一百二十四章 眼泪是不是咸的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观冲突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时疏忽 第一百二十七章 再不是刘备对手的豪强 第一百二十八章 招抚进行时 第一百二十九章 医官尽出 第一百三十章 都是探子 第一百三十一章 关羽归来 第一百三十二章 终于,不同的人生相会 第一百三十三章 胆大的细作 第一百三十四章 难道是小冰河期? 第一百三十五章 割麦神器——掠子 第一百三十六章 农具连枷 第一百三十七章 屯田法 第一百三十八章 步规量土 地一百三十九章 地界石(一) 第一百四十张 地界石(二) 第一百四十一章 鬼谷神算 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有一题,三位且听 地一百四十三章 借位与竖式计算 第一百四十四章 算筹 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百四十六章 泥胚也要技术基础 第一百四十七章 起窑,烧陶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多管齐下,万事俱备 第一百四十九章 屯田七策(上) 第一百五十章 屯田七策(下) 第一百五十一章 欣欣向荣的屯田所(一) 第一百五十二章 欣欣向荣的屯田所(二) 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征制于地利者 第一百五十四章 留守人选 第一百五十五章 与夏侯篆十问 第一百五十六章 再出征 第一百五十七章 行军,第一日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夜话前程(一)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夜话前程(二) 第一百六十章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第一百六十一章 营中演阵 第一百六十二章 阵列与左右 第一百六十三章 阵不成阵 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间阵与错列变阵法(二合一) 第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锥形阵 第一百六十六章 问策于卒 第一百六十七章 兵法非绝传 第一百六十八章 自演其阵 第一百六十九章 长蛇纵阵 第一百七十章 破阵难逾三重 第一百七十一章 枪如林 第一百七十二章 群体意识的觉醒 第一百七十三章 何以为精兵 第一百七十四章 矛与盾攻防 第一百七十五章 意外的破阵法 第一百七十六章 实践出真知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能尽知兵的关羽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日,战策五十陈 第一百七十九章 始知阵法根本 第一百八十章 智比妖孽 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法史变革的开端 第一百八十二章 少不识辰 第一百八十三章 月之晦朔 第一百八十四章 日转角估时法(二合一) 第一百八十五章 无题 第一百八十六章 思维的刹那自由 第一百八十七章 工欲善其事 第一百八十八章 采买 第一百八十九章 去时一车,回来一队 第一百九十章 钱,或等于后勤 第一百九十一章 河间敌踪 第一百九十二章 张飞单骑袭城 第一百九十三章 功亏一篑 第一百九十四章 无有可奔袭之兵 第一百九十五章 战前 第一百九十六章 战前(二) 第一百九十七章 集众匠之智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临阵磨枪(一) 第一百九十九章 临阵磨枪(二) 第二百章 临阵磨枪(三) 第二百零一章 临阵磨枪(四) 第二百零二章 临阵磨枪(五) 第二百零三章 临阵磨枪(六) 第二百零四章 临阵磨枪(七) 第二百零五章 临阵磨枪(八) 第二百零六章 巳时巳刻,大利攻城 第二百零七章 破城先登者 第二百零八章 伤兵与羊肠线 第二百零九章 疫病假说(二合一) 第二百一十章 不完备的手术器具 第二百一十一章 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第二百一十二章 战法疏漏之处 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城战法汇总 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第二百一十五章 工匠营(一) 第二百一十六章 工匠营(二) 第二百一十七章 刘备初练兵 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守 第二百一十九章 城垛与射击孔 第二百二十章 交替射法 第二百二十一章 我也快成科学家了 第二百二十二章 递弩战术 第二百二十三章 守城利器——叉杆 第二百二十四章 所谓,尸堆成破 第二百二十五章 只进不退过河卒(一) 第二百二十六章 只进不退过河卒(二) 第二百二十七章 咫尺必争 第二百二十八章 由圆想到的 第二百二十九章 究极攻城椎(上) 第二百三十章 究极攻城椎(下)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步之谋 第二百三十二章 十二生肖旗 第二百三十三章 人间清醒 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守法度森严 第二百三十五章 华佗纵在,难为 第二百三十六章 探索缝合术 第二百三十七章 手术细则补录 第二百三十八章 欲成甲 第二百三十九章 离离原上草 第二百四十章 半覆型扎盔 第二百四十一章 突闻张辽 第二百四十二章 甲胄部件——顿项 第二百四十三章 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 第二百四十四章 以人为镜 第二百四十五章 评三英 第二百四十六章 《孙子》十三篇 第二百四十七章 兵法之上的兵法 第二百四十八章 关羽问疫 第二百四十九章 扎营战策:画地为牢 第二百五十章 举火如墙 第二百五十一章 民夫生存状况 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死道旁 第二百五十三章 身领第二营 第二百五十四章 缝合术,第一次失败 第二百五十五章 军中开小灶的意义 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陵不配称名将 第二百五十七章 人镜岂止照人之失? 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患寡,患不均也! 第二百五十九章 刀斧手 第二百六十章 麻雀虽小,应五脏俱全 第二百六十一章 民夫遁逃的原因 第二百六十二章 步人甲部件之胸甲 第二百六十三章 使民思活 第二百六十四章 又见激赏法 第二百六十五章 匠营开工 第二百六十六章 辅助军备 第二百六十七章 军管民条例 第二百六十八章 第二百六十九章 何以山河为界 第二百七十章 鸳鸯小阵 第二百七十一章 引蛇出洞 第二百七十二章 观阵之法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一为【险】,二为【隘】 第二百七十四章 叠浪攻心术 第二百七十五章 战前练兵 第二百七十六章 练兵三令 第二百七十七章 虚张声势的民夫营 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山 第二百七十九章 破门 第二百八十章 鸳鸯阵初战 第二百八十一章 攻心计成 第二百八十二章 招降纳叛 第二百八十三章 十五从军征 第二百八十四章 降军安排事宜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无所赏 第二百八十六章 择兵法 第二百八十七章 有制之兵,不可以败(上) 第二百八十八章 有制之兵,不可以败(下) 第二百八十九章 以为永例 第二百九十章 降兵入营第一夜 第二百九十一章 我们义军,不兵(上) 第二百九十二章 我们义军,不兵(二) 第二百九十三章 新兵所见 第二百九十四章 步人甲部件之裙甲 第二百九十五章 扫盲班分班 第二百九十六章 扎甲之软扎与硬扎之分 第二百九十七章 其身正,不令而行 第二百九十八章 步人甲成 第二百九十九章 编甲细则补录 第三百张 说客之才简雍 第三百零一章 涿州事(一) 第三百零二章 涿州事(二) 第三百零三章 简雍见《屯田策》 第三百零四章 匠营薪资双轨制 第三百零五章 匠营出品,第一辆板车 第三百零六章 工作台,门板 第三百零七章 匠人众智 第三百零八章 练兵第一步,选兵 第三百零九章 选兵员,选矿工 第三百一十章 第一个口令,【立正】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抛弃,不放弃 第三百一十二章 队列为何重要 第三百一十三章 以青巾为号 第三百一十四章 集,散 第三百一十五章 隶书源流 第三百一十六章 伤兵营的棘手难题 第三百一十七章 剑势=二分之一剑重剑速的平方 第三百一十八章 多旌旗,少刀枪,跟庞统学的 第三百一十九章 刘备见乡人,下马缓行 第三百二十章 古来青史留名者,皆有不凡 第三百二十一章 随军采买,原来是外交事件 第二百三十二章 游骑商队——快马轻车 第三百二十三章 成长中的义军 第三百二十四章 车轴要用槐木 第三百二十五章 军中的移动工厂(一) 第三百二十六章 军中的移动工厂(二) 第三百二十七章 第一版携行具(一) 第三百二十八章 第一版携行具(二) 第三百二十九章 忙碌纷纷 第三百三十章 麦芽糖生产厢车 第三百三十一章 阉猪术 第三百三十二章 刀剑忌火 第三百三十三章 练训官的仪举要求 第三百三十四章 我要圆珠笔 第三百三十五章 你奔袭一个看看 第三百三十六章 小砖初识字 第三百三十七章 象形法(一) 第三百三十八章 象形法(二) 第三百三十九章 象形法(三) 第三百四十章 文字解析工具人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世事如棋,一招换来千古业 第三百四十二章 雨水倒灌中军帐 第三百四十三章 扎营四要(一) 第三百四十四章 扎营四要(二) 第三百四十五章 睡袋与折叠行军床 第三百四十六章 复合工具思路 第三百四十七章 观屠夫解牛 第三百四十八章 尊长之风 第三百四十九章 沿河寻鱼 第三百五十章 临渊谋 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有擒将术 第三百五十二章 破寨术(一) 第三百五十三章 技术军士构想 第三百五十四章 关于新军制的思考 第三百五十五章 网 第三百五十六章 烹饪 第三百五十七章 技术标准与三视图法 第三百五十八章 鱼鹰舟 第三百五十九章 浮桥,绳索 第三百六十章 蜈蚣挂山梯 第三百六十一章 无题 第三百六十二章 无题(二) 第三百六十三章 束侑 第三百六十四章 文字教学开始 第三百六十五章 书声朗朗 第三百六十六章 渔营,立 第三百六十七章 《千字文》始编 第三百六十八章 芦花鸭 第三百六十九章 鱼胶 第三百七十章 试制肥皂 第三百七十一章 风寒?多喝热水,再加鲜竹沥 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字之得 第三百七十三章 步着赤,弓着绿,骑着黑 第三百七十四章 旗帜系统 第三百七十五章 疟疾?巧了,我会治 第三百七十六章 步人甲试射 第三百七十七章 步人甲试射(二) 第三百七十八章 汉代的音标法,【直音】与【切音】 第三百七十九章 第三百八十章 医营药芦旗 第三百八十一章 破绽重重的火旗 第三百八十二章 火旗的保险杠 第三百八十三章 旗杆柄部的学问(一) 第三百八十四章 旗杆柄部的学问(二) 第三百八十五章 旗杆柄部的学问(三) 第三百八十六章 旗杆柄部的学问(四) 第三百八十七章 渔营的惊人收获 第三百八十八章 斥候的情报支持 第三百八十九章 公鸡与士气的奇特关联 第三百九十章 公鸡与士气的奇特关联(二) 第三百九十一章 【禽兽】兵法(一) 第三百九十二章 【禽兽】兵法(二) 第三百九十三章 【禽兽】兵法(三) 第三百九十四章 雕,毒,蛇牙箭 第三百九十五章 软旗与硬旗各自的优劣 第三百九十六章 渔猎养军之极限 第三百九十七章 【四面楚歌】逆用之 第三百九十八章 反制贪墨之制衡法 第三百九十九章 斥候——插枝垒石为记 第四百章 转弯,大回环 第四百零一章 立定,定如山石 第四百零二章 诸事渐备 第四百零三章 花椒叶就是两面针 第四百零四章 第二次缝合术实验 第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缝合术(二) 第四百零六章 路遇卢植 第四百零七章 宴间 第四百零八章 忠臣孝子,小杖受,大杖走 第四百零九章 我助你夺回兵权 第四百一十章 卢植观军 第四百一十一章 卢植观军(二) 第四百一十二章 汉有柱石,国事不忧 第四百一十三章 卢植赠图 第四百一十四章 卢植眼中的天纵之才 第四百一十五章 薅羽林军的羊毛 第四百一十六章 董公,观我阵势如何? 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算计的董卓 第四百一十八章 吸纳 第四百一十九章 练兵,一日不掇 第四百二十章 新兵练新兵,难在进度 第四百二十一章 董卓正攻,我绕侧 第四百二十二章 诈败计.骄兵之策 第四百二十三章 诈败计.骄兵之策(二) 第四百二十四章 道理相通的制衡法 第四百二十五章 鸣嘀 第四百二十六章 分粥,放药,收心 第四百二十七章 炭与防护面罩 第四百二十八章 慑敌,制用五感 第四百二十九章 俘虏夜逃 第四百三十章 智士之羽扇,静思 第四百三十一章 鸣镝三百一夜成 第四百三十二章 贼惧官军,不惧义军 第四百三十三章 只待立信 第四百三十四章 代步工具与口粮减省之关系 第四百三十五章 第六营,【陶器营】 第四百三十六章 军成仁义 第四百三十七章 此是家邪?义军中也 第四百三十八章 第四战 第四百三十九章 无锋箭 第四百四十章 黄巾劝架 第四百四十一章 战地医护队与医用胶布 第四百四十二章 赤羽箭 第四百四十三章 十面埋伏之势 第四百四十四章 西凉军残 第四百四十五章 【军票】 第四百四十六章 观城 第四百四十七章 攻城战法 第四百四十八章 让我查查兵法 第四百四十九章 攻城梯人力接替细则 第四百五十章 攻城之弓弩队的作用 第四百五十一章 以身涉险 第四百五十二章 伤者,无论尊卑 第四百五十三章 曳射 第四百五十四章 草人借箭 第四百五十五章 围三缺一,取死之法 第四百五十六章 守城战法之防守反击 第四百五十七章 【木马兵法,借物施算】 第四百五十八章 禁绝瘟疫战术 第四百五十九章 攻城椎穹顶结构 第四百六十章 器械整备 第四百六十一章 战前励士 第四百六十二章 攻城开始(一) 第四百六十三章 攻城开始(二) 第四百六十四章 瓮城! 第四百六十五章 俺要杀他个片甲不留! 第四百六十六章 城中纷乱定 第四百六十七章 操刀金创术 第四百六十八章 于军医的许诺 第四百六十九章 为将,喜怒不形于色 第四百七十章 罗马人的盾桥战术 第四百七十一章 【壕桥】 第四百七十二章 擂石克梯械 第四百七十三章 瓮城攻守术 第四百七十四章 瓮城攻守术(二) 第四百七十五章 问策于卒,收获累累 第四百七十六章 固定弩射击法:百步穿靶 第四百七十七章 狙击弩战术:十五倍精准度 第四百七十八章 治军当严 第四百七十九章 挝,古之礼器 第四百八十章 主路黄巾战事 第四百八十一章 守城之火守法 第四百八十二章 南和攻城战总汇(一) 第四百八十三章 南和攻城战汇总(二) 第四百八十四章 初次战略层面的交锋 第四百八十五章 狼烟,狼骑兵 第四百八十六章 一人且不能救,何言救天下人 第四百八十七章 黄巾竭末 第四百八十八章 所谓,摔冠招降法 第四百八十九章 南栾血战 第四百九十章 夜嚣嚣 第四百九十一章 兴亡百姓苦(二) 第四百九十二章 飞蝗石 第四百九十三章 第三批练兵开启 第四百九十四章 练兵之难,难在后勤 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马绵延七里 第四百九十六章 勤于磨砺之军 第四百九十七章 教导队 第四百九十八章 壁上观 第四百九十九章 死【说】 第五百章 造反有理 第五百零一章 君子之约 第五百零二章 绝地反击 第五百零三章 中路突破 第五百零四章 不谈降事 第五百零五章 以退为进 第五百零六章 我若是董卓 第五百零七章 董卓果袭营,神机妙算 第五百零八章 兴师问罪 第五百零九章 观张角治军(一) 第五百一十章 观张角治军(二) 第五百一十一章 粮草之忧 第五百一十二章 后勤负重之均衡法 第五百一十三章 张角献头 第五百一十四章 太平要术 第五百一十五章 张角的无用之谋 第五百一十六章 兵甲俱足 第五百一十七章 神物 第五百一十八章 中郎将皇甫嵩 第五百一十九章 单骑赴会 第五百二十章 飞扬跋扈 第五百二十一章 敢战方能言和 第五百二十二章 兵贵神速 第五百二十三章 急矢如雨 第五百二十四章 慑敌,屈兵 第五百二十五章 时间之急迫 第五百二十六章 合围,成 第五百二十七章 惊天难题 第五百二十八章 兵势无常,一夜易势 第五百二十九章 曹操的破敌之策 第五百三十章 【鬼谋】 第五百三十一章 围壕战术 第五百三十二章 破解皇甫嵩的屈兵之计 第五百三十三章 士气如宏对不动如山 第五百三十四章 【雁行阵】 第五百三十五章 十面埋伏? 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机尽占 第五百三十七章 步骑间阵 第五百三十八章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第五百三十九章 决胜于七十里外,数日之后 第五百四十章 谍间四营 第五百四十一章 谋定而后动(一) 第五百四十二章 谋定而后动(二) 第五百四十三章 谋定而后动(三) 第五百四十四章 木虎惊马 第五百四十五章 图穷匕见 第五百四十六章 双雄会 第五百四十七章 曹操势压刘玄德,李孟羲片刻察三疏 第五百四十八章 曹操的毒计 第五百四十九章 曹孟德步步心惊 第五百五十章 惊天危机与半步之幸 第五百五十一章 你想斗将? 第五百五十二章 手下无三合之敌 第五百五十三章 张翼德怒砍桌角 第五百五十四章 肱骨老臣,岂惧一死 第五百五十五章 快速补给队 第五百五十六章 夜临 第五百五十七章 故技重施 第五百五十八章 奇袭巨鹿城(一) 第五百五十九章 奇袭巨鹿城(二) 第五百六十章 城破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