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80章 我是公主

作者:我想吃肉 字数:8783 更新:2022-12-01 03:55:52

正月的最后一天,十五下的那场雪消融得差不多了。

今年过年, 宫里少了许多热闹。两仪殿里也显得冷清, 程为一神色慌乱地进了两仪殿:“圣人,丰邑公主求见。”

丰邑公主是桓琚最年长的孩子, 长子长女多少有一点额外的意义,桓琚没有拒绝见她, 皱眉道:“来便来了, 宣就是了。”

程为一道:“丰邑公主模样不大好。”

紧接着, 丰邑公主披头散发闯进了两仪殿, 对着桓琚哭诉:“阿爹!杜云谋逆了!”

桓琚放下奏章,大吃一惊:“我儿怎么这般狼狈?!”

丰邑公主妆饰起来颜色不差, 平日都在皇帝面前表现最光鲜的一面,桓琚也喜欢这个开朗带点英气的女儿。眼前的长女与平日完全相反,非但没有盛妆, 反而衣裳凌乱, 头发散着, 一根金簪要掉不掉的别在头上, 脚上的珠履还跑掉了一只。更让桓琚吃惊的是,丰邑公主的衣服上居然溅了不少血迹!

丰邑公主扑倒在御座前, 失声痛哭:“阿爹,儿再跑得慢一点, 就见不到阿爹了!”

桓琚惊得站了起来:“什么?”

程为一赶紧扶住了桓琚, 又跑去将丰邑公主搀起来, 抽空还对两仪殿伺候的宫女宦官打手势使眼色, 示意他们都得保密,谁都不许随意走动、乱传消息。在程为一快速有效的处置之下,两仪殿依旧静悄悄的,只有丰邑公主的啜泣声。

丰邑公主已移到了桓琚的身边,桓琚沉声道:“究竟怎么回事?程为一,到外面看看去。”

谋逆不是小事,女儿一身鲜血,腥味直冲鼻端,桓琚一瞬间已经做了好几套预案了:“传周明都过来。”

丰邑公主抽噎着道:“他、他们要行伊、霍之事!”1

程为一跑出去直奔周明都,让他带兵保卫两仪殿,接着自己跑出去看了一圈了,疑惑地想:并没有什么事,难道是公主和驸马吵架了?然则血迹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他在宫里有所不错的宅子,里面安置了一位娘子,还收养了一双儿女,是以知道一些宫外的事情,比如丰邑公主和驸马杜云相处并不愉快。

回到两仪殿,丰邑公主乱跳的心已平稳了下来,正有条不紊地按照商定的台词向父亲“揭发”杜氏。

~~~~~~倒叙分割线~~~~~~~

丰邑公主没打算这么早进宫告状,赶在今天是因为天有不测风云——她怀孕了。

在梁府的时候,她让梁玉“等好吧”,其时并没有计划好怎么整垮杜家。然而身为公主,身边绝少不了出主意的人,更何况丰邑公主身边汇聚了“三教精英”。最有谋略的应该算是那位吏伍繁,伍繁正式的官称叫做“录事”正是在丰邑公主邑司里当职,从九品的小官。丰邑公主还没来得及给他谋一个光彩的差使,她知道亲爹好面子、萧司空又死板,养面首的事情杜家一旦闹起来公主也吃不消。

丰邑公主与伍繁将这笔账都记在了杜家头上,如果没有他们,伍繁也不至于只是个从九品。

伍繁深恨杜氏,丰邑公主回来找他商议,要怎么整了杜家,与杜云断绝关系。

伍繁先是为丰邑公主鸣不平:“杜云欺人太甚!杜家正要仰仗殿下在圣人面前美言,竟然还要羞辱殿下。婢妾生子,怎敢就充做圣人外孙了?”

丰邑公主道:“说这个做什么?说正事。”

伍繁便说:“杜氏已被至尊父子厌弃,殿下难道要给他们陪葬吗?”

“当然不要!”

伍繁道:“那就由殿下首告他们谋反好了。殿下仔细想想,圣人是不是已经厌恶了杜皇后?是不是已经对杜家动手了?只不过缺乏一个合适的理由而已。这个理由总会有人想得到的,崔颖且不说他,卢会、何源、王道安,哪一个是良善人?若是等到他们说杜家谋反,公主也要跟着受牵连的。不如由您先说出来。”

“这个主意好!”丰邑公主大为赞赏,“杜家毒杀了德妃,难道还不算有反心吗?”

杜繁道:“殿下且慢,还有一事。”

“什么?”

“我的殿下,谋反案何等重大,就算交给卢会审,没有证据他也是拿不下来的。须得能迷一迷世人的眼才好。杜家凭空挨了这么一个大罪名,他们一定会否认的。”

“证据?那要如何做呢?”

伍繁笑道:“也不难。只要殿下告诉圣人,杜、赵两家欲行废立之事。戗害至尊父子,另立幼帝,以杜皇后临朝,杜、赵摄政。他们根本就不是为了毒杀德妃,而是要毒杀太子。您是公主,您的父亲、弟弟肯定更信任您,天子、东宫会齐心诛灭杜氏,也不须担心太子日子会为杜氏翻案。这样告发,即使没有证据也没有关系,您偷听到他们的密谋嘛,该他们自己证明如何对圣人忠心了。呵呵,慢待公主,宠妾产子,好忠心的人!”

丰邑公主高兴了:“就这样吧!”她完全可以理解这个说法,伍繁说的时候,连她都信了。太后临朝,多么通俗易懂的道理?弑君?做娘的能毒杀德妃,做女儿的为什么不能毒死皇帝?只要皇帝死了,杜皇后就是天下名份最大了。

主意很不错,丰邑公主笑纳了。

按照惯例,正旦的时候内外命妇是要朝拜皇后的。正旦之前,宫中降旨,桓琚免了内外命妇朝见皇后。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杜家上下隐隐有了不安。杜云被父母押着向丰邑公主请罪,孰料丰邑公主往宫里一住,给桓琚捶捶腿、跟李淑妃说说话、到东宫看看弟弟,直到正月快过完了才出宫来。

她不出宫也不行了,她怀疑自己怀孕了,叫宫里的人精看出来还了得?出得宫来,先往别庄上住下,蒙眼召了个大夫把脉,果然是喜脉。丰邑公主与伍繁商议,这事怎么办?孩子肯定不是杜云的,丰邑公主的宠臣多,自己也不确定孩子的爹是谁。

伍繁宁愿这孩子是他的,就认是自己的了!

伍繁大喜:“我要做父亲了!”继而说,“殿下,不能再犹豫了,难道要等孩子生下来认贼做父吗?”

丰邑公主有自己的顾虑:“阿爹一定会发怒的。”

“圣人怎么会杀自己的外孙呢?只要您立有大功,唉,总比孩子姓杜强吧?”

“不错。”

伍繁又说:“太子难道不恨杀母仇人吗?您帮了他这样一个忙,他也会照拂您的。孩子生下来,或许不能认,也可以先寄养他处。等日后……”

好主意!

伍繁却又不放心,他太知道男人为了保全家族、为了仕途会做些什么了。万一杜家就认了这个孩子呢?他做了一件男人常会做的事情——炫耀,跑到杜云跟前炫耀。

“殿下有身孕了,您是不是得瞧瞧您家里的那个是不是亲生的?哈哈哈哈!”

他不但告诉杜云,丰邑公主给杜云戴了绿帽子,甚至暗示杜云的妾也红杏出墙了。你杜云不是说公主无子,所以要纳妾的吗?你看,公主有身孕了,所以你俩到底是谁有毛病?公主没问题,就是你了?你有问题,孩子哪里来的?

面对这样的挑衅,杜云哪里还能忍得住?提着剑便追杀伍繁去了,伍繁早有准备,一道烟往丰邑公主那里跑。边跑边想,提剑闯公主卧房,正是谋反的铁证。

伍繁却是低估了杜云,杜云是真的会杀人的。他才跑到丰邑公主面前,杜云紧跟着杀到,一看到丰邑公主与伍繁在一起,杜云两眼充血,骂一声:“奸夫□□!”一剑刺向伍繁。

丰邑公主拔腿就跑:“来人!拦住他!”顾不得看伍繁是死是活,先去宫里找亲爹。

~~~~~~倒叙完毕~~~~~

丰邑公主当然不能对桓琚说,是因为自己跟丈夫互戴绿帽,是情杀。

便照着伍繁教的说词,对桓琚哭诉:“我听到他们密议,本是要毒杀三郎的,不想三郎那一天晚到了一会儿,是德妃娘娘与三姨吃了毒瓜。他们是想太后临朝啊!他们说,上官皇太后父祖谋反,族诛之罪,皇太后依然废立两帝,尊贵无比。”2

例子举得恰到好处,桓琚倒吸一口凉气:“鼠辈敢尔!周明都!”

周明都来得莫名其妙,此时什么都明白了,大声应道:“末将在。”

“你去!围了杜家!”

“末将领命!”

桓琚又对程为一道:“宣司空、黄赞、纪申、崔颖!”

“是。”

桓琚最后安排女儿,对丰邑公主道:“你且在宫中住下,不急着回府。”

“那我还住淑妃娘娘那里吧,别的地方我可不敢住。”

“去吧。”

~~~~~~~~~~~~~~~~

周明都点完了兵,杀气腾腾地直扑杜府。因是丰邑公主告的状,除了杜皇后娘家本家,连杜云家也给围了进来,四周一守,闲杂人等皆不许入内。杜皇后的父亲前尚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惊讶地问道:“圣人终于容不下我了吗?”

周明都道:“丰邑公主揭发府上谋逆,末将奉旨而来。”

杜尚愕然:“哪里有这等事?”

周明都没有回答,反而催问手下:“搜到人没有?”

他是先到了杜云家,杜云与父、祖同居一府,在那边的府里没有找到杜云,也没有发现他的父母,只有一个祖父正在府中端坐。周明都搜府,以为杜云会往这里躲藏。

杜云并没有在这里,他凭着一腔愤怒杀人,待杀了伍繁,丰邑公主也逃了,杜云停下手来便发觉事情不妙。他自己是处理不了这件事情的,飞奔回家向父祖禀告。

阖府皆惊。

杜云的父亲便说:“阿爹,我去叔父那里。”

“不!不要去那里,皇后娘娘的麻烦事还没有过去,去了不过是将两桩罪过并成一件,他要再担上这孽障杀人的罪,我们还担上投毒的名,”杜云的祖父很冷静地做出了决定,“不要互相拖累了。”

当下决定,由杜云的父亲将儿子一根麻绳捆了,押到宫里请罪。惊了公主是桩罪过,幸亏杀的是公主跟前的一个小官,且又有隐情。杜云的母亲则另有任务,她要到萧司空的府上求救。

杜云的母亲姓萧,与萧司空是隔了房的族亲,血缘不近却同姓一个萧字,求说个情大约是可以的。

杜云的母亲到了萧府,恰看到萧司空的座驾带起来的烟尘——他被召到宫里议事去了。

晋国大长公主在家,是一点也不想搭理杜家的了。她原就厌恶着徐国夫人,此时更不想与杜家有任何牵扯。萧礼也在家,萧氏见不到萧司空,便要求见这二位。

晋国大长公主道:“哼!理她做甚?”

萧礼道:“阿娘,阿爹才蒙诏入宫,夫人又如此着急求见,或许与此有关。”宫使来的时候,什么事都没说就把萧司空请进宫去了,母子二人正在担心。

晋国大长公主勉强同意:“那好吧。”

萧夫人见到大长公主母子俩,先拜倒在大长公主脚下:“殿下,救命啊!”

大长公主与萧礼对视一眼,萧礼亲自将萧夫人扶了起来:“姑母请起。姑母,发生了什么事情?”

萧夫人哽咽道:“阿云那个孽障,他闯了大祸了。”

大长公主挂着冷笑道:“他闯了祸,来我这里哭的什么?叫他娘子去宫里对圣人哭一哭嘛!当爹的最疼女儿了。”

萧夫人道:“都是冤孽呀!殿下,他们两个的事情,说出来羞人,殿下大约也是知道的。却不知道还有新故事呢,两个人都有孩子了。”

大长公主道:“那不挺好?你们不是一直要个孩子吗?妾都纳了。”

萧礼插言道:“什么叫‘都’有孩子了?”

萧夫人含羞道:“阿云那个孽障,婢妾有孕。年前请公主回府,我使她躲起来不要碍公主的眼。谁料公主以为婢妾竟敢不拜主母,目无尊长,必要押了来问罪。她已经显怀了,哪里遮得住呢?公主说我们是故意羞辱她,嘲笑她不能生育。被气走了。”

丰邑公主这有点自己找气生,大长公主顽强地维护自己的侄孙女:“壮年纵-欲-的都说自己是为了子嗣,老鳏夫纳妾都说是为了侍候起居。他们到底为的什么,你知我知谁都知道!他三十岁没过,就说公主不能生?现在好了!满意了吧?”

萧礼道:“阿娘!”

大长公主摸摸鼻子,没再刻薄下去。

萧夫人哭道:“就在今天,伍繁那个小吏跑来对阿云说,公主有身了。殿下,他们夫妇几个月没有同房了。阿云便斩杀了那个无礼的小吏。”

大长公主扶了扶下巴,萧礼道:“夫人到此又有何用呢?该让驸马去宫中请罪。此事怎么能够宣扬呢?”

“已经去了,还请司空议罪时高抬贵手呀。”

萧礼道:“家父已然蒙召了,夫人请回吧。夫人,还是不要宣扬公主的事情为好。”

萧夫人此时尚不知丰邑公主告了什么,更不知道自己家已经被封锁了,只得怏怏告辞。

萧礼对大长公主说:“阿娘,事情恐怕不止是这样!如果只是小夫妻之间的纠葛,圣人召宗正、召我,不管召哪个人,都不至于再动用阿爹。阿娘,恕儿子无礼,要是您遇到这样的事情……”

大长公主眼睛一竖:“你说什么呢?”

“儿就问问,公主会怎么做?”

“哦,”大长公主想了一下,说,“我要他全家去死!”

萧礼跪下来问道:“那么,怎么样才能让人全家……”

母子俩一起说:“告他谋逆。”

母子俩面面相觑,大长公主站了起来:“或许圣人召你爹是为了军国大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你爹那个老东西,可千万不要与圣人拧着来呀!”

萧礼果断地道:“阿娘,我这就进宫。”

大长公主道:“取支手杖,就说你去给他送手杖的。”

~~~~~~~~~~~~~

宫里,随着萧司空等人陆续到齐,桓琚将丰邑公主告发杜氏谋逆之事告知了几个人。

几人不能不信,又不肯全信,盖因他们隐隐知道丰邑公主与夫家不合,则这些贵妇人们生气的时候,是什么屁话都说得出来的。谋逆罪太重了,牵连太广了,主谋显戮,连亲戚都要跟着遭殃。杜家的亲戚都是什么人呐!杜云亲娘姓萧,杜云的祖母姓杨,杜云的叔叔娶了陆家的女儿,杜皇后的母亲是赵侍中的妹妹,杜皇后的嫂子又娶了伯母杨氏的侄女。

这得是什么样的关系?

萧司空打了一个冷颤,他宁愿桓琚动用酷吏把杜家一锅端了,也强如让纪申去审一个谋逆的案子。

萧司空经史皆通,自知伊、霍是何等样人,更知道上官皇后是什么样的情况。这情况与杜皇后太像了,往里面一卡,严丝合缝的。谁给杜家说话,简直是要把霍氏的帽子往自己的头上去扣。

更重要的是:圣人起杀心了。

萧司空道:“圣人,谋逆罪名不小,还请慎重。臣举崔颖主审此案。”他算盘打得精,万一桓琚把卢会等人给扯进来,京城真要血流成河了。不如推荐崔颖!

纪申、黄赞也是一个意思,黄赞是桓琚心腹,也觉得此事太广,坑不好填!杜家有多少子弟呢?这些人一旦或杀或贬,要拿多少人来填这个坑?如果拨出一、二十个,黄赞会跟萧司空抢这些名额,把自己的人塞进去。

谋逆大案,一旦把卢会用上了,那个酷吏是恨不得把点到名的人全判了死刑的,一、二百人的血都不能灌饱这只豺狗的肚子!

黄赞赶紧说:“臣附议!”

纪申也说:“臣附议。”

桓琚却摇摇头:“你们心里一定不是这样想的,你们都不要想躲懒。萧范。”

“臣在。”

“黄赞。”

“臣在。”

“纪申。”

“臣在。”

“你们三个,会同审理此案。”

“臣遵旨。”

桓琚以审慎的目光在这三名重臣的身上逡巡,良久才说:“崔颖。”

“臣在。”

“你襄助他们。人,押到台狱里去。”

“臣遵旨。”

萧礼此时才赶到了宫门,进宫一打听,萧司空已经回了政事堂,萧礼急忙又往政事堂去。萧司空与黄赞、纪申、崔颖都在政事堂里,准备先理出一个章程来,萧司空道:“中丞,周明都已经围了杜府,不妨先从那里审起。”

崔颖没有二话:“是。”

萧司空与黄赞、纪申交换着眼神,他们三个各有各的立场,此时的目标却是分外的一致——绝不能大兴牢狱。桓琚要穷治杜氏,可以,扩大,绝不可以。黄赞先说:“我等即刻行文,将人犯从王道安手里要回来吧。”

那几个酷吏也没停手,抓了不少姓杜的在审,正好把人提了来,免得被酷吏们借题发挥。

崔颖听了一回,起身道:“下官即去捉拿人犯,三位大人,现在就审吗?”

萧司空心很累地道:“也好。”

崔颖与萧礼在政事堂的台阶上擦肩而过,萧礼认出崔颖,心道:只怕最坏的预感应验了。

脚步沉重,萧礼通了名,得到允许之后踏进政事堂。父子俩在政事堂碰了面,黄、纪二人尚未离开,萧司空道:“你又来做什么?还送手杖?”他炒起起手杖要打儿子,黄赞、纪申一左一右架住他:“司空息怒。”萧礼低声道:“阿娘担心您。”

萧司空老脸一红,摸摸胡须,道:“我有什么好担心的?该心惊胆战的是杜氏。”

萧礼一惊:“难道……”

黄赞见状,问道:“大理是知道了些什么吗?如何得知的?”纪申也是一脸关切。

萧礼苦笑道:“不瞒二位,唉,杜驸马的母亲才从舍下离开。她是为她儿子求情,说驸马杀人了。看来,你们都知道了?”

没什么好瞒的,纪申道:“丰邑公主揭发杜氏欲行伊、霍氏,谋害天子、东宫,拥立幼帝。”

萧礼一跤跌坐在地上,仰面说:“还好还好,她没说杜氏想拥立太子,辖制三郎。否则……”

四个人一齐打了个寒战,是的,如果说的是拥立太子,则至尊父子立时生出嫌隙来,国家将再无宁日了。

萧礼又说:“还有一事,驸马的母亲说,公主有身孕了,不是驸马的。”

“……”三个加起来将近两百岁的老人登时哑口无言。

萧司空骂道:“这个狠毒的妇人!”黄赞一脸阴沉,点了点头:“司空,纪公,我等还是想一下如果查无实据怎么交代吧!如此大案!草草收场圣人恐怕不会答应。”纪申愁眉紧锁没有说黄赞谄媚,因为黄赞说得对,这件案子已经左右为难,不是有真相就能了结的。萧礼也反应了过来,惊道:“圣人如今还令三位主持,一旦差不出一个结果……”

“酷吏!”三位老人纵使心底坦然,也忧虑起朝廷将来可能的遭遇。

~~~~~~~~~~~~~

“狠毒的妇人”正在李淑妃那里对镜描眉,琢磨着早点回府,也不知道伍繁怎么样了。李淑妃问道:“你就这么高兴?”

丰邑公主放下手上的螺子黛,瘪了瘪嘴:“我不用死了,当然高兴了。娘娘,难道要我陪着他们去死吗?他们对我无情无义,我何必管他们呢?”

李淑妃道:“你自家有打算就好,揭发了这么一桩大案,我劝你呀,韬光养晦。你知道自己惹了多大的事吗?”

“我不揭发也会有人揭发的,不如功劳给我,帮我早脱苦海。”

“别高兴得太早,杜家的姻亲们会先找你的破绽的。”

“让他们找吧,阿爹正要收拾他们呢。”

李淑妃道:“你还真不知道怕。”

丰邑公主道:“我是公主。”

李淑妃没再说话,捻着念珠往西南方向望去,丰邑公主顺着她的目光只看到墙:“娘娘看昭阳殿吗?嘻嘻。”

李淑妃拎着念珠去菩萨前诵经,丰邑公主心道:她活该!还敢教训我恪守妇道!真不要脸!她害死德妃,我可没要杜云那些婢子的命。

“你该给妹妹们做榜样,也是给天下看看,皇室的公主们也是恪守妇道,行动遁礼,不争不妒的。要显出天家的教养来。”

我可去你娘的吧!哦,我忘了,你娘那个老东西她死了!你也快死了!你全家都得死!

丰邑公主笑吟吟地问:“娘娘,有人告诉昭阳殿吗?”

“娘娘”没回答她,昭阳殿此时已经乱了营。杜皇后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程为一再次围了昭阳殿,将昭阳殿的宫人们搜罗一空。这是一批新人,没见过这样的阵仗,哭喊的、到处躲藏跑动的,竟无人想起来管一管杜皇后。

程为一恭谨地对杜皇后道:“娘娘,丰邑公主揭发杜云一门谋逆,奴婢奉圣人旨意询问娘娘。”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186
第1章 楔子 第2章 前途莫测 第3章 困极思变 第4章 临别赠言 第5章 背井离乡 第6章 初次相见 第7章 天降菜刀 第8章 摆明车马 第9章 我心悦之 第10章 分道扬镳 第11章 对牛弹琴 第12章 天渊之别 第13章 与时推迁 第14章 斜倚熏笼 第15章 给点书吧 第16章 谁说了算 第17章 又见菜刀 第18章 意不意外 第19章 惊不惊喜 第20章 刺不刺激 第21章 贤妃不贤 第22章 新科三姨 第23章 帝王心思 第24章 新暴发户 第25章 奇货可居 第26章 我想担事 第27章 吕师来历 第28章 迷之手气 第29章 一波未平 第30章 一波又起 第31章 如出一辙 第32章 各有筹划 第33章 再起波折 第34章 线索断了 第35章 保密之难 第36章 阴差阳错 第37章 三姨心机 第38章 值得留意 第39章 雷霆雨露 第40章 皆是君恩 第41章 敢不尽心 第42章 皆不如意 第43章 人造车祸 第44章 峰回路转 第45章 再生变故 第46章 虚情假义 第47章 我不重要 第48章 两场宴会 第49章 宋奇归来 第50章 父子兄弟 第51章 酒后失德 第52章 太可爱了 第53章 温香软玉 第54章 能屈能伸 第55章 过于浮夸 第56章 言归于好 第57章 志远之谋 第58章 炼师无尘 第59章 小人之态 第60章 炼师很忙 第61章 酷吏初现 第62章 敬而远之 第63章 动乱之始 第64章 要变天了 第65章 诸事不顺 第66章 贤人小人 第67章 当如流水 第68章 帝王之心 第69章 高阳郡王 第70章 身不由己 第71章 纪申断案 第72章 缺了大德 第73章 一片缟素 第74章 日子还长 第75章 众生皆苦 第76章 原来如此 第77章 谁能逃过 第78章 舐犊之爱 第79章 我是外戚 第80章 我是公主 第81章 皇后宿命 第82章 不如人愿 第83章 殊途同归 第84章 人间不值 第85章 梁家三哥 第86章 重振旗鼓 第87章 一半一半 第88章 不到时候 第89章 风云再起 第90章 天公地道 第91章 乱者当斩 第92章 串通一气 第93章 剑胆琴心 第94章 长亭古道 第95章 与子偕行 第96章 轮流坐庄 第97章 嚣张有理 第98章 竟有此事 第99章 此物该杀 第100章 卿本佳人 第101章 白衣苏征 第102章 烫手山芋 第103章 与子同仇 第104章 君心难测 第105章 薄情寡义 第106章 两个问题 第107章 天生恶人 第108章 虚实之间 第109章 男耕女织 第110章 兄长之心 第111章 爱民如子 第112章 京城来人 第113章 易地而处 第114章 无从比起 第115章 些许小事 第116章 初见成效 第117章 各有所长 第118章 天生不傻 第119章 当家做主 第120章 诸事皆安 第121章 新出后辈 第122章 三姨归来 第123章 挥洒自如 第124章 奔波忙碌 第125章 初现端倪 第126章 冠盖云集 第127章 老而弥辣 第128章 水到渠成 第129章 且有一磨 第130章 菜鸡互啄 第131章 遵守法纪 第132章 信息太少 第133章 鸡毛蒜皮 第134章 双喜临门 第135章 各安其位 第136章 新妇掌家 第137章 嫁娶频繁 第138章 误人误己 第139章 父母之心 第140章 父母子女 第141章 半枯半荣 第142章 半喜半忧 第143章 尘埃落定 第144章 母慈子孝 第145章 再添一喜 第146章 诸事纷杂 第147章 来来往往 第148章 突生变故 第149章 难言之痛 第150章 新官上任 第151章 收获季节 第152章 我当珍惜 第153章 人间百味 第154章 叔玉心善 第155章 砥砺前行 第156章 天子委屈 第157章 我有分寸 第158章 金秋时节 第159章 不舍昼夜 第160章袁小先生 第161章老谋深算 第162章善始善终 第163章紧锣密鼓 第164章措手不及 第165章阴阳错位 第166章意外收获 第167章主事的人 第168章不复往昔 第169章黄赞罢相 第170章手抽发错了 第171章出乎意料 第172章三件憾事 第173章自己选的 第174章爪牙仍在 第175章功夫到了 第176章经略开始 第177章各打算盘 第178章谜之期待 第179章初临新府 第180章收拾人心 第181章兵来将挡 第182章讨价还价 第183章十年一梦 第184章恻隐之心 第185章原来如此 第186章 番外都放这里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