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仙侠 都市 历史 网游 科幻 言情 其它 男频 女频 排行
搜索
今日热搜
消息
历史

你暂时还没有看过的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历史
收藏

同步收藏的小说,实时追更

你暂时还没有收藏过小说

「 去追一部小说 」
查看全部收藏

金币

0

月票

0

第二百六十七章 玩产业链的徐申学

作者:雨天下雨 字数:10534 更新:2024-10-26 20:25:35

从威酷实业总部基地回来后,徐申学也算是把注意力从S13手机里暂时移开,然后转向其他方向。

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徐申学都在为S13手机的量产工作奔走,开各种会议进行协调,前往主要生产基地进行视察,查看各核心零配件的生产工作,最后到威酷实业里参观了生产线的试制情况。

一圈走下来后,S13手机的量产稳中推进,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不出什么大意外的话,等到六月下旬自己召开新一年的旗舰机发布会时,将会有大量的提前备货的S13被运往世界各地的销售渠道,然后开启全球上市销售,以应对全球的抢购狂潮。

五月份和六月份一共至少三千万的前期生产备货,勉强已经可以应对前期的抢购狂潮了,至于还不够,那也没办法了。

敲定了S13手机的各项工作后,徐申学又来到了总部园区里视察其他几种重要产品,包括将会在六月份的夏季发布会里,随同S13手机一起发布的蓝牙耳机:智云无线耳机,英文名称为YunBuds。

在智云集团声学事业部门里,徐申学看到了已经全部完善,并且已经在代工厂里进行秘密代工生产的智云无线耳机。

很小巧的一个白色机身,这个机身实际上也是电池仓,里面容纳了一块锂电池,可以通过磁吸连接的方式为两个小巧的蓝牙耳机进行充电。

徐申学拿起来后直接使用自己的手机进行连接,等连接成功后拿起来耳机戴上,然后打开了音乐软件听歌。

听了一会后拿下耳机道:“感觉很不错,佩戴的很舒服了,比去年的样机佩戴着要更舒服一些,音质方面也不错,感觉和现在的有线耳机差不多,不过我也不是专业人士,细节上可能也听不出来!”

“但是作为一款面向大众的工业产品而言,它已经非常完美了,我很期待它上市后的销量表现!”

一旁的季成河道:“这款蓝牙耳机的确不错,而且具有极大的创新意义,市面上之前可没有这样的蓝牙耳机,这可以让我们在宣传上具有极大的优势。”

“按照我们市场部门的预估,由于这款产品的独特创新性,再加上我们的品牌号召力以及我们的生态吸引力,全球市场里的年销量有望冲击一千万台,为我们贡献十五亿美元以上的营收。”

徐申学听到这话后,却是微微摇头:“这个数字还能再往上提一提,未来一年的销量有望达到一千五百万台以上,并且随着产品的持续发布以及使用反馈后,这个销量还能够持续往上增长,过两年甚至可以达到三四千万台的水准。”

和集团里的其他高层对蓝牙耳机项目有一定的低估,认为这款产品就算能够取得成功,但是估计也就十来美元营收不一样。

徐申学却是认为这款产品能够达到五十亿美元甚至更多营收的主要产品。

在徐申学的心里,蓝牙耳机的未来潜力,甚至超过发展潜力有限的智能手表。

蓝牙耳机这个项目,在未来是能够成长为和手机,超薄商务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表一样的主要产品。

其带来的营收和利润虽然远不如手机产品,但是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几十亿美元营收的产品,哪怕是在智云集团里也是值得徐申学重视了。

而这是徐申学的看法,至于季成河他们受限于现有观念,在估算上则是要更加保守,预估是首年大概十五亿美元营收。

不过是即便他们保守预估的十五亿美元营收,这其实也不容易了。

智云集团里的各种智能终端产品,零配件产品其实不少,但是能够超过十亿美元级别以上营收的产品也没多少的。

智云集团里里的智能终端业务,其主要营收,还是依靠手机业务支撑起来的,再辅以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表这三大类主要产品。

其他的一些智能终端业务,其实销量不怎么样,利润也比较一般。

能够做出来一款十五亿美元年营收,并且利润率很不错的产品,这也是比较难得的了。

值得季成河这样的集团高官重视起来,并亲自主持市场营销工作了。

但是,徐申学更重视!

只听徐申学对着一群略微显得惊讶的集团高管道:“我们的这款耳机啊,你们不能当成是普通的耳机,或者蓝牙耳机来对待,格局要再高一些,眼光再放长远一些!”

“我们的耳机,除了其独特的创新特性外,更重要的是它是我们的智能终端产品矩阵的一个延伸,它是搭配我们的手机,平板,笔记本产品的最佳耳机产品。”

“尤其是我们的手机搭配这款耳机,其获得的生态体验是超越式的!”

“最简单一个使用场景,一个人坐在桌前办公或娱乐,使用有线耳机连接手机或电脑的时候,当他想要临时起身做点什么的时候,就必须先拿掉耳机,或者把连接耳机的手机或笔记本一起拿走……这种模式在当下没人会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本来就这样的。”

“但是,如果使用我们的智云耳机后则是能省却了上述多余步骤,直接站起身来爱干嘛干嘛,不会有一根线限制你,需要你先把有线耳机拿掉。”

这个时候,一旁的顾之明也是若有所悟道:“人天性懒惰,但凡能够少一个使用步骤,那都是好事,一旦习惯了就回不去了,就跟我们的指纹识别技术一样,也只是省略了一个输入屏幕密码的步骤而已,但是却成为了诸多人购买我们手机的核心理由!”

徐申学道:“不错,就是这个意思,你们自己也可以体验体验,当你用过了蓝牙耳机后,你就会觉得有线耳机各种不方便。”

此时,智云集团旗下声学事业部门执行总裁孙艺桐也介绍道:“除了这些独特的生态,使用体验外,我们的蓝牙耳机在硬件上也是超越时代的,足以具备掀起市场浪潮的能力!”

“我们的这款智云耳机在音质上,基本上能够做到几百块有线耳机的音质水准……同时耳机大小,佩戴舒适性都是做到了极致,确保能够符合大部分人群的使用需求,并且在绝大部分人群佩戴使用的时候,都能获得相当不错的音质体验。”

说着的时候,孙艺桐也是有所感叹道:“这可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全球各地不同的人群,男女,年轻因素等影响,导致人们的耳道大小是有差异的。”

“我们在进行研发的时候,参考了全球大量不同群体的样本,反复进行测试,最终才敲定下来了最适合的外观造型。”

“我们把一切都做到了极致,足以让其他厂商绝望的极致,并由此带来了跨时代的使用体验!”

说这话的时候,孙艺桐都是带着自豪感的。

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么极致?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厂商,哪怕是那些专业的音频产品厂商能够和智云这样,耗费如此庞大的各种人力物力,只为了开发一款耳机。

不客气的说,当下大部分所谓专业的耳机厂商,他们公司的市值都还没智云耳机的研发经费多……他们拿什么和智云比?

声学这东西,可是一门正儿八经的科学学科,智云的工程师们开发耳机的过程里,可不靠什么经验,而是靠各种声学,人体工程学等各种技术,这些都是需要花费大量科研经费的。

同时智云蓝牙耳机还有独家的蓝牙4.5协议,大幅度加大了音频数据的传输速度。

数据传输速度,对于蓝牙或其他什么协议的无线耳机而言,就是最核心的指标。

没有第二家声学组件厂家,会为了搞一个蓝牙耳机,就特地开发一个全新的通讯协议的……也没那个技术能力。

但是智云会这么搞,并且也有这个实力去搞。

这也是智云做的很多产品,都能够把性能做到如此极端的缘故。

无他,钱多……并且肯花钱在研发上。

孙艺桐作为智云集团的高级技术研发管理人员,自然是深深的受到了智云集团的这种风气的影响,做什么都追求极致。

而这种追求极致的心态,也让他耗时数年,最终做出来了智云蓝牙耳机这款可以说划时代的产品。

最终让他从一个高级项目总监,直接一跃成为了事业部门里的执行副总裁。

去年蓝牙耳机项目组出了成果后,为了更好的进行后续开发以及和其他部门进行协调,徐申学亲自安排,把原来的有线耳机项目以及新的蓝牙耳机项目进行合并,成立了声学事业部,孙艺桐跳一级担任声学事业部的执行总裁。

这已经是智云集团里管理构架下的高级管理人员了。

智云集团里的管理构架,最高级别自然是徐申学这个董事长兼总裁,第二级别则是分管某一事业群或其他核心事务的高级副总裁,如分管市场营销等工作的季成河、主管供应链的顾之明,此外还有首席财务官,首席法务官,首席技术官。

第三级别,则是集团副总裁,具体负责集团内某一重要业务的负责人,重要子公司的负责人等,如智云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付正阳,他同时也是集团副总裁;同样情况的还有智云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成军,他也是智云集团的副总裁。

第三级别则是集团执行副总裁,集团总部内负责某一常规业务的负责人或常规子公司的负责人等,孙艺桐就是属于这种了,属于集团总部内声学事业部执行总裁。

上述三种副总裁,其实都是属于徐申学直辖管理,都是属于集团高管序列。

再往下的,则是属于中层管理序列了,比如各部门里的经理,普通子公司的总经理,部分研发部门里的高级项目总监。

还有更低一些的普通项目总监,产品经理等等各种乱七八糟的,虽然名头可能不太一样,但是级别都差不多。

不过智云集团里的各种子公司,孙公司太多太多了,几十万员工呢,所以能够混到中层的其实都已经是属于精英级别的人才了。

很多小部门、或者小子公司里各种经理之类的,连公司中层管理人员都算不上……只能算是底层管理人员。

孙艺桐从一个高级项目总监,直接升任一个事业部的执行副总裁,这已经是不错的进步了。

这意味着,他能够单独掌控一整个事业部的走向,并直接向徐申学负责,当然了,收入以及各种福利待遇上也是极好的。

比如配属豪车,带司机的那种。

出行可以乘坐头等舱,如果集团里的公务机闲着的话,偶尔还可以乘坐集团自家的公务机。

住宿方面,如果在集团总部这边没有住房,集团可以给他直接配一套大平层或别墅作为宿舍使用,虽然没有所有权,但是随便你住。

而上述这些,都都只是最基本,甚至不怎么重要的福利待遇,最重要的还是高额的薪资以及期权。

两种算下来,综合年收入如果少于千万的话,那么这个人就要担心失业了……因为这意味着这个人工作能力不行,无法完成既定工作任务,导致大量期权拿不到。

智云集团针对核心技术人员以及管理层,普遍采取常规薪资加激励期权的方式……你拿的越多,集团高层尤其是徐申学越高兴,因为这意味着你完成甚至超过了工作任务目标,给集团创造了更高的营收和利润。

如果你拿得少了,不好意思,你不适合我们集团……滚蛋吧!

所以智云集团里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人员,收入基本都非常高……因为收入低的都被炒掉了。

能够当上集团执行副总裁,孙艺桐一方面是兴奋而满足,但是另外一方面也是深感压力,他可不希望自己当上执行副总裁没多久,就因为工作能力不行而被贬职甚至被炒掉。

因此在场的所有人里,其实就属于他对蓝牙耳机产品最关注的,同时也最担忧。

所以今天这个徐申学来看蓝牙耳机的场合里,他尽可能的向徐申学,也是向季成河等集团高管们讲述蓝牙耳机各种优势以及前景,试图争取更多的集团资源,尤其是前期的宣发资源。

智云集团里虽然家大业大,但是各种资源也不是无限的,集团里各种项目多了去,你蓝牙耳机项目要进行超大规模的宣发,其他项目的宣发资源就会相对应的缩减一些。

除了手机这种集团核心项目从不用担心这些事情外,其他智能终端项目都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但是他也只能尽量的影响一部分,至于最后的决定和他无关。

事关集团的整体发展战略问题,一向来都是由徐申学汇同若干集团高级副总裁商议决定的,而一些核心项目更是徐申学独断决定的。

而徐申学对蓝牙耳机项目的态度就是,他交代了季成河,把蓝牙耳机项目的宣发工作做的再扎实一些,尽量争取今年就卖出去一千万台蓝牙耳机,明年争取再翻一番到两千万台。

要把这个项目,当成集团下一步的主要项目来做。

听到徐申学这么说,孙艺桐也大松了一口气,徐董亲自开口了,那么后续对他们的蓝牙耳机项目好处是大大的。

至少前期的宣发是不用担心了,至于最终能卖出去多少,就要看他们这个蓝牙耳机本身的性能以及质量等自身条件了。

但是孙艺桐有信心,他们的蓝牙耳机绝对不是烂泥扶不上墙的产品,只要给它一定的宣发资源,它将会成为一种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产品。

看过了蓝牙耳机项目后,徐申学又来到了手机事业部门,这一次倒不是看已经进入量产流程的S13手机,而是在还处于研发测试阶段的A13手机。

智云集团的手机研发里,三大系列之中,S系列是最受重视的,各种人力物力的资源都是优先满足S系列手机的研发。

相对来说,A系列以及C系列所能获得的资源就少很多了。

这从A系列手机项目组的研发员工,只有S系列手机的六分之一就能看的出来。

不过A系列手机也好,C系列手机也好,它们其实都是属于大量利用S系列手机现有技术的产品,本身也不需要那么多在各种基础领域里的研发员工就是了。

抵达了A系列手机项目组后,谢建勇这个事业部门的负责人给徐申学介绍了A13手机的样机。

“我们在机身设计上,继续沿用了玻璃后盖的设计,不过玻璃材质有了提升,在抗摔等性能表现上有了一定的提升!”

“尺寸上,我们除了沿用四点七寸方案外,也采用了五点五寸的视网模屏幕,推出了A13Pro版本。”

“继续推行我们的双高端系列战略!”

“SOC采用的是S402芯片,设计规格和S403芯片一样,主频为一点六点GHZ。”

此时,陪同过来看产品的智云半导体总经理付正阳道:“我们继续沿用了在S300系列芯片以及W500系列芯片的策略,通过对生产出来的芯片的性能测试,然后进行区分,对残次品进行一定的锁频,屏蔽核心等手段来进行区分型号。”

在芯片生产的过程里,不可能说每一枚芯片都能够完全的做到设计标准,总是会有一些芯片在生产过程里出现一些偏差,导致性能达不到设计指标,最常见就是主频达不到设计要求。

但是这些差一些的芯片也不可能直接扔了,芯片厂商往往会对这些芯片进行锁频使用。

比如S400系列芯片,满血版本就是S403,所有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

而一部分功能核心或通讯基带部分不太行的,但是CPU和GPU正常的,则是会被屏蔽一些功能核心,然后做成S404,作为平板SOC使用。

还有一部分功能核心正常,但是CPU不太行的,则是CPU锁频到1.6GHZ,作为A13手机的SOC使用;

还有一部分更差一些,则是CPU被锁频到1.3GHZ,GPU也被屏蔽两个核心,作为C系列手机SOC使用。

按照常理来说,低端芯片的出货量要更大,是很难依靠高端芯片的残次品来满足需求的……要是残次品太多的话,那就非常不划算了,正常芯片生产过程里合作产品其实才是最多的。

但是智云集团的情况则是有些特殊,那就是智云自家的手机里,S系列里的高端机卖的是最多的,去年年销量超过一亿五千万台。

相对来说稍微次一些的A系列只有三千多万台。

而更低端的C系列则是只有六千万台。

所以完全可以做到生产同一款芯片,满足大量高端芯片需求的同时,利用部分残次品满足其他两个系列手机以及平板的芯片需求。

同样道理,今年推向市场的外销芯片W600系芯片,其实也是同样的路子,根据残次品情况分成了高端以及中端偏高的型号。

至于更低端的没有新产品,只有老旧的W500系列以及W400系列。

这两款外销芯片目前的市场也挺不错的,尤其是W500芯片的销量至今非常大。

这些外销芯片的生命周期,还是漫长的,并不是说高端手机不用这些芯片了,这些芯片就直接失去了市场。

高端芯片会有一个逐渐普及的过程,从高端手机,到中端手机,然后到低端手机。

而市场上需求的,也正是这种中低端,看似稍微落后的芯片,智云集团里的W500系列四核芯片,那可是智云半导体的明星产品,销量大得很,并且一大票今年才发布的中端手机,还准备搭载这款芯片呢。

该芯片的总产量,已经超过了智云自用的S300系列芯片,为智云半导体带来了非常可观的营收和利润。

同时智云半导体的W系列芯片,也成为了很多科技爱好者,普通手机用户耳熟能详的手机SOC品牌。

至少在国内,智云半导体的W系列芯片,其名气上已经超过了高通的骁龙系列芯片。

因为通讯基带的限制,价格优势等,去年到现在,国内新上市的一大票高端安卓4G手机里,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搭载了智云W500系列里的高端芯片。

不过到了海外,这种情况就反过来了,高通暴打智云半导体的W系列芯片。

在第三方手机SOC芯片领域里,高通目前还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智云半导体只能算第二,再过来还有新发展起来的联发科,至于其他的德州仪器,英伟达之流,现在已经死的差不多了。

因为自身没有通讯基带的第三方SOC厂家,是没有前途的。

————

徐申学简单了看了看手中的A13手机,标准版和Pro版本都先后拿起来看了看,尺寸上因为采用玻璃后盖板的缘故,显得更厚一些,同时也稍微大一些。

不过并没有和S13手机一样使用2.5屏幕玻璃方案,而是中规中矩的窄边框方案。

其他方面和S13手机没太大的区别,和S13手机一样的,并且也使用六十四位的操作系统,只不过为了控制成本,内存和闪存以及其他一些零配件上,要稍微差一些,但是也都是属于高端货色,并不是C系列那种中低端货色。

谢建勇如此道:“今年我们的A13手机,将会继续步向高端靠拢,打造集团的双高端战略!”

徐申学道:“去年的A12手机的双高端战略,整体上还勉强算是成功的,三千多万台的销量也算是达到了预期,今年得加把劲,争取冲击五千万台销量!”

A系列手机,哪怕是执行所谓的双高端战略,但是出于保护S系列手机的销量以及品牌的目的,智云集团也不可能真正让A系列手机去冲击S系列手机的市场定位的。

它的对手不应该是智云S系列手机,而是水果手机以及四星盖乐世系列,以及其他一些手机的所谓旗舰机。

智云S系列手机,就应该是独一档的。

除了市场定位问题外,A系列手机因为其独特的玻璃后盖机身设计,也能够给智云手机的潜在用户更多的高端机候选。

毕竟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一体化铝合金机身的,也有一部分人觉得智云S系列手机不好看,或者说型号差……用铝合金机身嘛,就算设计的再好,也免不了会有一些信号差的问题。

而A系列手机采用玻璃后盖,则是没有这种信号差的问题了。

而且采用玻璃后盖机身的A系列手机,在很多人看来也颜值更高的呢。

总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这也是A系列手机,坚持使用玻璃后盖机身的核心因素,要的就是这种差异化优势……要不然的话,早就被水果以及智云自家的S系列手机给淹死了。

看过了A13手机后,又顺路看了今年C系列手机的新机型,也就是C6系列。

该系列手机,在智云集团内部里,实际上已经相对独立为一个事业部门,并且在一些宣传词汇上,已经逐步使用‘智C’作为称呼,智云集团也在全球范围内,陆续注册了智C的品牌商标。

C系列手机,正在持续的,深入的和智云的高端机机型一定程度的割裂,朝着独立品牌发展。

而今年的C6手机,徐申学简单看了看,其他方面中规中矩,没啥新意……就是很普通的中端手机。

除了智云LOGO以及YunOS系统外,基本上对比一些竞品也没有太独特的优势。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实际上今年的C系列手机,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全系使用指纹识别技术。

去年的时候,只有C5pro使用指纹识别技术。

而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尤其是老一代的指纹识别的生产成本已经大幅度下降,指纹识别产品已经具备了在中端手机上应用的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水果在去年也使用了指纹识别技术,指纹识别技术已经不再是智云的独家技术了。

为了进一步抢占市场,刺激一波中端手机的销量,智云集团高层这才决定了在C系列手机上应用指纹识别技术。

指纹布局依旧是传统正面下巴位置的布局,扁圆形按键结构……这是智云手机的标志性正面形态。

实际上不仅仅智云C系列手机会在今年使用指纹识别技术,威酷电子那边的小蓝MAX新一代以及换壳版威酷KPro新一代,也就是威酷电子里高端旗舰机,主打三千元市场的这两款机型,也将会使用指纹识别技术。

只不过他们为了控制成本,用的指纹识别技术和C6系列一样,其硬件配置是属于第一代产品,也就是当年S10手机上使用的产品。

不过软件算法上还是用的最新的,整体性能还是要比S10手机上的指纹识别技术更好一些。

“有了这个指纹识别技术,今年秋天我们推出C6系列手机的时候,将会在中端市场获得巨大的领先优势!”

“在其他市场不好说,但是在国内市场里,我们有很大的信心把C6系列的销量再提升百分之二十左右!”

徐申学道:“努力好好做,我期待你们的喜报!”

对C系列这种走量收割韭菜的手机,徐申学基本上不太关心,他只关注销量和营收报告,具体细节已经懒得关注了……

别说C系列了,就算是A系列徐申学关注的也不多。

在手机领域里,徐申学关注的项目始终都是S系列,这才是智云集团的核心营收支柱,代表整个集团的牌面的核心产品。

而且时不时还能弄个黑科技出来,不说消费者感觉如何,自己看着都爽啊。

至于其他手机产品,说实话看了也就那样,让人提不起兴趣来。

反倒是徐申学两天后,去了隔壁威酷电子看到了新一代小蓝MAX手机还更有意思,整体手机设计的感觉挺好的,此外也跟着搞了个双摄像头……这是坚决走抄袭自家大哥的路子啊。

而更让徐申学感到惊讶的是,他们正在研发当中的次世代手机,也就是预计明年发布的小蓝MAX。

白启文炫耀新玩具一样,给徐申学看了这款手机:“我们在尝试把指纹识别放在了机身背面。”

“而把指纹按键放在背面后,那么正面下巴位置也就不用那么大,甚至可以取消电容触控按键了,而我们也正是这么做呢的!”

“我们直接取消了下巴位置的电容触控按键,压缩了空间,同时为了协调,在屏幕上方也进行了空间压缩。”

“这样整个手机的屏占比就大幅度提升上来了。”

“手机操作的话,可以使用虚拟按键,也可以直接使用手势操作!”

徐申学一边听,一边看着电脑上的3D概念设计图。

这手机的设计图纸看上去,和后世的一些全面屏手机有些区别……不是挖孔屏,也不是刘海屏幕,只是普通屏幕,因此屏幕上方还需要留一段空间布置摄像头,环境光感应器,喇叭。

屏幕下方为了整体的对称美观,也没有直接把屏幕做到边框,也留出来了一小段留空。

但是即便如此,看上去也相当不错,屏占比非常大,给人的感觉非常惊艳。

虽然只是个设计图纸,但是徐申学道:“这个设计方案有点意思,你们回头深入搞一搞,看看能不能弄个样机来我看看。”

类似的背面指纹设计方案,其实智云集团那边也有,不过并没有付诸行动……因为智云手机,是不可能把指纹识别放在背面的!

这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品牌认知问题!

正面下巴的扁圆形指纹按键,再加上一个背面的白云LOGO,那是智云手机的两大标志。

自从S10手机推出市场后,后续不管智云的手机是什么系列,外观怎么变,这两点都没有改变过,就连之前的C系列手机没有配置指纹识别技术的时候,依旧会使用扁圆形的触控实体按键……为的就是符合这种品牌认知。

如果智云这正面先放的扁圆形指纹按键给拿掉了,再弄个背面指纹的话,那么很多人就要发出灵魂提问:这还是智云手机吗?

这将会带去认知上的错乱,而对智云这种顶级品牌而言,是会导致品牌形象受损的。

想要改变广大群体的普遍认知,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只有拿出来划时代的,顶级创新产品才能够让用户接受这种普遍认知上的改变,比如3D人脸识别技术,又比如屏下指纹技术。

但是很可惜,这两样智云现在都还没搞定!

而在这两种技术之一出现之前,智云手机将会坚持正面下巴扁圆形指纹按键方案不动摇,死都不改!

但是威酷电子这边就没那么大的限制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品牌价值可言……就一个中低端手机品牌而已,也没形成一贯以来的各种认知,如果有,那就是‘中低端’‘智云小弟’这些品形象的。

这也就没什么设计上的各种包袱,各种乱七八糟的设计都可以去尝试一下,去年威酷电子,还尝试推出来了一款翻盖的智能手机呢,试图走复古路线……只是结果不太好就是了。

而眼下的这款手机设计,徐申学觉得还不错,如果明年能够顺利拿出来的话,说不准还可以让小蓝MAX手机的品牌价值以及销量再上一个台阶。

除了这个设计方案让徐申学眼前一亮外,威酷电子的其他一些智能终端,手机也好,笔记本也罢,乃至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等都没什么太大的新意,外观上可能有一些变化,但本质上依旧是智云手机的简化低配版。

威酷电子的产品,有一个非常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特性,那就是它们的产品都是利用智云建立的成熟供应链体系下,大量采用成熟技术的各种零配件,走的是中低端的性价比路线。

是一家非常纯粹的组装手机厂商,说它是组装厂都过分了,因为它甚至都没有自己的工厂。

说白了,捡现成的……

但是别以为这种捡现成的就不好,实际上对于徐申学的整个电子消费产业链布局而言依旧是非常重要的。

只要它能够维持每年超过两亿台的智能终端设备出货量,那么它的价值就非常大,赚不赚钱是其次,重要的是能够拉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而徐申学对此更看重。

没有威酷电子的大量中低端产品来平摊供应链的成本,消化一些高端机的落后过时技术,那么徐申学一手推动的电子消费产业链,乃至半导体产业链将会迎来巨大的成本上涨。

这是不可接受的。

同样,这也是徐申学扶持推动国内其他手机厂商,甚至敞开了对国外的手机厂商销售各种智能终端的零配件,哪怕是手机SOC,通讯基带这种核心产品的主要原因。

徐申学需要除了智云集团外,足够大的各种核心零配件的出货量来平摊成本,回收研发经费,维持更先进技术的研发。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拉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同时也给智云的各项智能终端产品带来更优秀的零配件,然后整合为更优秀的产品。

高端、中端、低端,全都要……这才是做产业链的想法,而不是说做了高端货,其他就不要了。

或者说把所有东西都捂在自己手里死活不对外出售……这是做单独一家企业的玩法,而不是做产业链的玩法。

而徐申学,做的可不是单独某一家企业,某种产品,他做的是产业链!

从头到尾都是!

威酷电子也好,国内的其他手机厂商也好,都是徐申学整个半导体、电子消费产业链布局里的一环……哪怕不少国内手机厂商自己不知道或者不愿意,但是他们都无法改变这一点。

在威酷电子这边有所收获,心情不错的徐申学还和白启文一起吃了顿晚饭,然后拉着他一起去了隔壁的海蓝汽车那边举办了今年的海蓝汽车发布会。

今年的海蓝汽车,将会在五月份的发布会里发布SUV车型,包括纯电以及增程两个版本。

同时也会随同发布海蓝SEC的增程版本。

海蓝发布SUV这种核心车型,徐申学自然是不会忽视,准备和去年一样亲自主持发布会,为世界带去全新的纯电车型SUV。

打赏
回详情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目录( 414
第一章 自主微创新 第二章 高频机海战术 第三章 野望 第四章 谋划智能机 第五章 时不待我 第六章 徐家 第七章 供应链 第八章 电商渠道的机会 第九章 互联网品牌手机 第十章 立身之本 第十一章 小蓝手机 第十二章 年轻人的手机 第十三章 颜值即正义 第十四章 小而美的小蓝手机 第十五章 小蓝大升级S2 第十六章 十倍利润 第十七章 疯狂的人才 第十八章 惊人的研发速度 第十九章 我成大佬了? 第二十章 线下渠道 第二十一章 产能不足 第二十二章 不懂技术的老板 第二十三章 手机行业的残酷 第二十四章 灵活的底线 第二十五章 三品牌战略 第二十六章 人傻钱多速来 第二十七章 新品牌智云 第二十八章 继续碰瓷大品牌 第二十九章 入驻新办公室 第三十章 卷起来的挖人大战 第三十一章 来自3G通信行业的恶意 第三十二章 竞争对手来了 第三十三章 危机 第三十四章 为了五百万奖金拼了 第三十五章 上跳下窜的智云科技 第三十六章 供应链以及现金流 第三十七章 孪生兄弟威酷小蓝 第三十八章 期权激励计划 第三十九章 融资计划 第四十章 他们没得选 第四十一章 催婚和相亲 第四十二章 李秘书 第四十三章 办公室的秘书们 第四十四章 智能样机试验成功 第四十五章 智云C1样机 第四十六章 开机以及交互 第四十七章 第一的名头他要定了 第四十八章 筹备发布会 第四十九章 市场调研 第五十章 品牌定位以及定价 第五十一章 李秘书的邀请 第五十二章 合作软件厂商 第五十三章 量产的难题 第五十四章 林家小姐 第五十五章 相亲进行时 第五十六章 空中飞人 第五十七章 发布会-启动 第五十八章 千亿大佬齐聚发布会 第五十九章 发布会-奇迹降临人间 第六十章 华夏第一款智能手机 第六十一章 双向视频通话 第六十二章 开放生态以及C1 Pro 第六十三章 专属配色星沙 第六十四章 忧心忡忡的友商 第六十五章 渠道商抢产能 第六十六章 融资谈判 第六十七章 82亿估值融资 第六十八章 我让你们财富自由 第六十九章 爆炸预售 第七十章 轰动全网 第七十一章 火爆开售 上架感言 第七十二章 排队抢购 第七十三章 售罄 第七十四章 有钱人真变态 第七十五章 C级名额 第七十六章 晚餐以及红酒 第七十七章 竞争对手来了 第七十八章 启动大规模研发(第七 第七十九章 忧患意识(第八更) 第八十章 智云半导体(第九更) 第八十一章 海外运营商也来了(第十更) 第八十二章 供应链安全(第十 第八十三章 订单爆炸(第十 第八十四章 丰收时刻(第十 第八十五章 出口转内销 第八十六章 局外人 第八十七章 上大招 第八十八章 进军移动和电信市场 第八十九章 未来旗舰机 第九十章 给世界一个小小的震撼 第九十一章 未来的竞争对手们 第九十二章 C2工程样机 第九十三章 让人惊艳的C2 Pro 第九十四章 威酷电子的山寨机基因 第九十五章 ARM永久授权 第九十六章 卖遍全球 第九十七章 很黑且霸道的智云APP 第九十八章 3G大战来了 第九十九章 手游捞金战略 第一百章 狗男女跳频聊天 第一百零一章 铝合金机身突破 第一百零二章 沙滩和海浪 第一百零三章 国产触控IC 第一百零四章 超薄商务本计划 第一百零五章 平板、手表、耳机 第一百零六章 疯狂的智云科技 第一百零七章 运营商打架 第一百零八章 旗舰机样机定型 第一百零九章 新机全球营销策略 第一百一十章 旗舰机提前发布 第一百一十一章 定价以及牌面 第一百一十二章七月十六日 第一百一十三章 多事之秋 第一百一十四章 S9发布会(一) 第一百一十五章 S9发布会(二) 第一百一十六章 S9发布会(三) 第一百一十七章 S9轰动上市 第一百一十八章 为什么日本造不出这样的智 第一百一十九章 疯狂入账二十三亿 第一百二十章 小蓝发布上市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个能打的对手都没有 第一百二十二章 S9的全球爆火 第一百二十三章 C2发布 第一百二十四章 首日八十万台 第一百二十五章 智云和水果打架 第一百二十六章 指纹识别的曙光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上市前战略投资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为梦想而窒息 第一百二十九章 新世界首富 第一百三十章 智云微电子 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坏行业的智云科技 第一百三十二章 徐申学要搞黑科技了 第一百三十三章 站着进去躺着出来 第一百三十四章 搞手机卖流量 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产品新需求 第一百三十六章 智云科技大厦 第一百三十七章 莫名其妙 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配色技术 第一百三十九章 商务本上市计划 第一百四十章 智云的极限堆料 第一百四十一章 Yun OS3.0系统 第一百四十二章 S10项目 第一百四十三章 独特的高端供应链体系 第一百四十四章 春季发布会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下一代旗舰之争 第一百四十六章 装逼专用Yun Book 第一百四十七章 S10发布前夕 第一百四十八章 S10发布会(一) 第一百四十九章 S10发布会(二) 第一百五十章 S10发布会(三) 第一百五十一章 上市首日 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板们都用智云 第一百五十三章 智云平替:小蓝MAX 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款国产SOC 第一百五十五章 全网通基带芯片 第一百五十六章 国产CPU以及AI芯片 第一百五十七章 六十五纳米工艺 第一百五十八章 仙女山控股 第一百五十九章 国产光刻机的曙光 第一百六十章 第一台光刻机 第一百六十一章 沙滩上的城堡 第一百六十二章 S10的疯狂以及C3上市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不讲武德的四星 第一百六十四章 智云依赖症 第一百六十五章 未婚夫妇看房记 第一百六十六章 公布上市计划 第一百六十七章 路演和座谈会 第一百六十八章 敲钟上市和电动车 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球第一高科技公司 第一百七十章 内部庆功以及自研芯片手机 第一百七十一章 H20手机以及内存闪存布 第一百七十二章 威酷小蓝生态链 第一百七十三章 视察海蓝汽车 第一百七十四章 无人机以及市场冲击 第一百七十五章 SOC芯片危机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两手方案 第一百七十七章 必须独一无二 第一百七十八章 五百亿美金现金流4 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购圆晶厂 第一百八十章 生不逢时的S103 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生快事 第一百八十二章 信托和未婚妻 第一百八十三章 YunPad 第一百八十四章 智云空间 第一百八十五章 万众期待 第一百八十六章 三千亿美元 第一百八十七章 国人的骄傲:智云 第一百八十八章 智云不仅仅是一家手机公司 第一百八十九章 首款国产双核芯片 第一百九十章 A计划 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的征程 第一百九十二章 让人尴尬的手机壳 第一百九十三章 跨国企业 第一百九十四章 四十五纳米工艺突破 第一百九十五章 第一百九十六章 真正的备份方案 第一百九十七章 4G网络的曙光 第一百九十八章 互联网投资 第一百九十九章 小疆初代无人机 第二百章 岁月静好 第二百零一章 面对财团,他要保持基本的尊 第二百零二章 自主PC项目 第二百零三章 高通的危机 第二百零四章 给世界的礼物S11pro 第二百零五章 S11 Pro发布会上的照 第二百零六章 3D手游黑暗西游 第二百零七章 发布会的王炸:AI小云 第二百零八章 全网轰动以及定价 第二百零九章 大哥,要挺住(6K) 第二百一十章 挖角顶级芯片专家梁松(6. 第二百一十一章 我大哥智云天下第一 第二百一十二章 秋季发布会和国产双核首发 第二百一十三章 恶心人的A11手机 第二百一十四章 卷着卷着就把进口手机卷死 第二百一十五章 冲击一亿五千万台手机销量 第二百一十六章 当我徐申学好糊弄啊? 第二百一十七章 挖人挖到上入境黑名单 第二百一十八章 炸着炸着就成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 疯狂而不体面的智云 第二百二十章 最无耻的商业竞争 第二百二十一章 就算是破烂那也是世界第二 第二百二十二章 夸张的智云 第二百二十三章 AI模型限制出口 第二百二十四章 天价AI芯片 第二百二十五章 世界第一 第二百二十六章 智云又开始玩清场游戏 第二百二十七章 卖数据线的搞光刻机光源 第二百二十八章 智能家居AI 第二百二十九章 一款产品一个概念一种生活 第二百三十章 电动车样车 第二百三十一章 轿跑量产计划以及火箭发射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举世震惊的火箭回收成功 第二百三十三章 海蓝汽车发布-重新定义汽 第二百三十四章 疯狂的海蓝SEC 第二百三十五章 傻眼的一群汽车厂商 第二百三十六章 五天三百亿以及S12样机 第二百三十七章 一点五亿销量 第二百三十八章 供应链整顿以及不一样的婚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世纪婚礼 第二百四十章 美国制裁来了(万字大章) 第二百四十一章 12旗舰发布会:智能家居 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瓶装旧酒的智云要完蛋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 跨国企业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举国之力的产物 第二百四十五章 狂欢之夜 第二百四十六章 智云史上最拉跨的产品 第二百四十七章 被各种抄袭碰瓷的智云手机 第二百四十八章 智云为什么能获得成功?( 第二百四十九章 海蓝SEC开启交付(万字 第二百五十章 马斯克的危机感 第二百五十一章 智云超算以及自研PC 第二百五十二章 智云股价波动 第二百五十三章 老板就是霸气 第二百五十四章 南天门六号重型火箭和空间 第二百五十五章 南门商业空间站计划 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申学的牌面 第二百五十七章 疯狂三亿以及蓝牙耳机 第二百五十八章 自研盘古电脑以及X86计 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蓝电动车量产 第二百六十章 海蓝海外交付,欧洲人的震惊 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追我赶 第二百六十二章 比脑子智云谁都不怕 第二百六十三章 从不给第三次机会 第二百六十四章 新旗舰S13会议 第二百六十五章 互联网行业的爸爸 第二百六十六章 S13试生产 第二百六十七章 玩产业链的徐申学 第二百六十八章 历史首款百万国产豪车:海 第二百六十九章 银河生命在非洲 第二百七十章 全球科技峰会一样的智云发布 第二百七十一章 发布会:不走寻常路的智云 第二百七十二章 铺天盖地的智云:全球的轰 第二百七十三章 欢迎来看大烟花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统计,不公布 第二百七十五章 顶级产业之争 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屏和十八纳米 第二百七十七章 生机勃勃的年代 第二百七十八章 他们急了 第二百七十九章 发布显卡以及收购英伟达 第二百八十章 智云入职日 第二百八十一章 王华在加州 第二百八十二章 买了它,毁了它 第二百八十三章 三年三百亿 第二百八十四章 男人至死是少年 第二百八十五章 震惊全球的海上回收 第二百八十六章 十八纳米试产 第二百八十七章 抱着智云大腿等起飞 第二百八十八章 车子太大,欧洲太小 第二百八十九章 金秘书的家人们 第二百九十章 体量过于庞大,啥都要搞的智 第二百九十一章 国产X86芯片发布 第二百九十二章 美禁售:火车要撞山了 第二百九十三章 制裁和冲突 第二百九十四章 S14量产以及对等制裁 第二百九十五章 退市计划以及全面屏幕手机 第二百九十六章 S14,奇迹出现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 S14发布会,智云的良心 第二百九十八章 S14预购上市以及智能无 第二百九十九章 朴素的商业竞争 第三百章 印度市场 第三百零一章 全球干架的银河安保 第三百零二章 吃相太难看,手段太野蛮 第三百零三章 先进智能无人机作战系统 第三百零四章 做生意不能太老实 第三百零五章 技术过于先进,不便上市 第三百零六章 财团协议以及退市启动 第三百零七章 疯狂的退市以及上市 第三百零八章 再创历史 第三百零九章 28纳米自主可控 第三百一十章 未来的万亿美元市场 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蓝做的还是车吗?机器人 第三百一十二章 六百二十五倍的领先。 第三百一十三章 白龙航天飞机 第三百一十四章 尊法守纪的海外智云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世界最大的手机SOC厂商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世界最庞大最高效的供应链 第三百一十七章 智云要放大卫星? 第三百一十八章 看个发布会而已,咋就成网 第三百一十九章 智能终端是华夏的领域 第三百二十一章 直播中的发布会 第三百二十二章 S15MAX,科幻手机 第三百二十三章 不是智云不好,而是我配不 第三百二十四章 这个世界太疯狂 第三百二十五章 智云有多重要? 第三百二十六章 公交地铁上的S15MAX 第三百二十七章 黯淡的水果6S,水果的危 第三百二十八章 7500亿美元市值和全面 第三百二十九章 世界太小,容不下两家 第三百三十章 全球最好的老板 第三百三十一章 银河生命ARE78项目 第三百三十二章 5G时代的曙光 第三百三十三章 是这个世界疯了?还是我疯 第三百三十四章 超越想象的霸道总裁 第三百三十五章 AI蜂群无人机 第三百三十六章 风向变了 第三百三十七章 别无选择 第三百三十八章 高端之路 第三百三十九章 意外的抗癌药物BDF10 第三百四十章 抗癌神药轰动全球 第三百四十一章 被0元购的银河制药 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价药的价格谈判 第三百四十三章 到底是救命药,还是夺命药 第三百四十四章 VR虚拟技术 第三百四十五章 有良心,但不多 第三百四十六章 智云的文化输出 第三百四十七章 半导体产业会议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世界首富开黑 第三百四十九章 海蓝汽车出海策略 第三百五十章 进退两难的美FDA 第三百五十一章 神奇的非洲之王川音 第三百五十二章 海蓝汽车陷入负面舆论 第三百五十三章 初代AI无人机算法 第三百五十四章 欧美的破防 第三百五十五章 无人机表演 第三百五十六章 S16发布以及四星电池门 第三百五十七章 四星跌倒,大家吃饱 第三百五十八章 内部竞争和六号重型火箭首 第三百五十九章 震撼首飞以及 载人无人机 第三百六十章 AI无人机首飞 第三百六十一章 威酷电子启动上市计划 第三百六十二章 超级大屎山:智云 第三百六十三章 短视频全球战略 第三百六十四章 黑科技:家政机器人 第三百六十五章 机器人原型机 第三百六十六章 智云第一代通用型机器人 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百亿收入的商城 第三百六十八章 机器人发布筹备 第三百六十九章 5G标准之争 第三百七十章 吓傻人的机器人发布会 第三百七十一章 机器人发布会:把不可能变 第三百七十二章 X1试验战斗机收费 第三百七十三章 X1飞机待命首飞 关于373章重复/少字内容的解释 第374章 都是韭菜,不分高低贵贱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且听鹰鸣 第三百七十六章 人造超级科学家计划 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特尔的担忧 第三百七十八章 伪装成辅助驾驶的自动驾驶 第三百七十九章 火种计划以及希罗克达上市 第三百八十章 希罗克达上市 第三百八十一章 抱团出海 第三百八十二章 君临天下:万亿美元市值 第三百八十三章 一封邮件引起的轰动:量子 第三百八十四章 商用量子计算机计划 第三百八十五章 生成式AI的疯狂 第三百八十六章 显卡的疯狂涨价 第三百八十七章 赵兴生归家 第三百八十八章 买房买车相亲 第三百八十九章 掀翻传统车企 第三百九十章 除了贵没有缺点 第三百九十一章 海蓝海外建厂计划 第三百九十二章 史上最大的空间站发射 第三百九十三章 为广告而生的南门航天 第三百九十四章 AI无人机时代和激烈市场 第三百九十五章 X14的震撼以及商用 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敢用我就敢卖 第三百九十七章 冲击两万亿美元市值 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球跨国企业 第三百九十九章 无题 第四百章 海蓝-特斯拉战略合作 第四百零一章 市场换利益 第四百零二章 于泰和的人工智能材料学 第四百零三章 超级黑科技:常温超导面世 第四百零四章 重复试验和财团模式 第四百零五章 最高级别的保密 第四百零六章 奔赴广城 第四百零七章 于泰和的人生巅峰 第四百零八章 汇报和经济调整 第四百零九章 真正的庞然大物柳河投资 第四百一十章 不像人的妖孽 第四百一十一章 憋屈的水果 第四百一十二章 颠覆传统的S17 MAX 第四百一十三章 印度也要罚款智云
APP
手机阅读
扫码在手机端阅读
下载APP随时随地看
夜间
日间
设置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雅黑
宋体
楷书
字体大小
16
月票
打赏
已收藏
收藏
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金币
购买本章
免费
0金币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用礼物支持大大
  • 爱心猫粮
    1金币
  • 南瓜喵
    10金币
  • 喵喵玩具
    50金币
  • 喵喵毛线
    88金币
  • 喵喵项圈
    100金币
  • 喵喵手纸
    200金币
  • 喵喵跑车
    520金币
  • 喵喵别墅
    1314金币
投月票
  • 月票x1
  • 月票x2
  • 月票x3
  • 月票x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