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了向北寒的解释,邓伟伦含笑点点头,扭脸冲陈秉仁说道:“陈先生!小北在中国历史方面的学识决不在我之下。从他身上,我澄清了过去一个错误的观点,上大学不是一个人成才唯一的通道。”
点点头,陈秉仁赞同地说道:“是啊!对于这一点,我深有同感。”
他心里其实很明白,这又是邓伟伦在有意地抬高向北寒的成就。其实,陈秉仁原本对向北寒没有上过大学这件事就没有太过在意,通过今天的相处交流,他就更不在乎了。
邓伟伦缓缓站直了身体,说道:“小北的推理分析很有道理,也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我们不看题跋,从这张画本身的画风、用笔、设色方面鉴别,以及整体风貌和艺术品味,我个人认为是刘贯道本人所作,真迹无疑。单单就我一个人的观点还不能做最终的定论。我看这样,春节后,以‘双圣’博物馆的名义,召开一次学术研讨活动,邀请国内几位有名望的书画鉴定专家参加。嗯……我舍舍我这张老脸,出面张罗一下,应该没什么问题。”
“太好了,邓老师!由您牵头进行这次鉴定,我想很快就会有结果的。”
陈思嘉作为“双圣”博物馆的运行负责人,这个时候,她一定要有所表态的。而向北寒并没有表态,而是把陈思嘉推到前面,这个做法又令陈秉仁和路月影感到欣慰。
几件东西都已经欣赏鉴定完毕,大家伙也就都坐下来吃饭聊天。原本应该是各自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可没想到,所有人都把话题落在了手中的这碗打卤面上。
“肉质细腻,汤味鲜美,这卤子打的真地道。是小北的手艺吧?”
郑庭申赞叹地说道。
“可不是!今天是大年初二,按老话讲要吃面的。本来我想做炸酱面,小北就说由他来做打卤面。别的不说,他用的鸡我是真没见过。皮肤微黄,肉质紧实,最特别的是,这鸡肉的脂肪和瘦肉非常的均匀,和我们老家的土鸡完全不一样。”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付红霞说道。
“哦!小北!你用的是不是北京油鸡调的汤啊?”
李肖品着碗里的卤子,问道。
点点头,向北寒笑着说道:“是啊!我用的是北京油鸡做的打卤面。”
“嗯!今晚的面是我这么多年吃的最鲜美的面。小北!你说说这面你是怎么做的?回去后,我也试着做一下。”
路月影是很喜欢下厨房的,对这样的家常菜的烹饪方式非常感兴趣。
“其实没什么,做法就是一般的做法,关键是这用料很难找到。李老师说的很准确,这卤子中的主料,我用的是北京油鸡。这种鸡的原产地就在北京郊区海淀、定安门、德胜门一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质肥沃,农业生产以粮菜间作为主,造就了北京油鸡紧实、鲜美的肉质。年前,我让小勇找了他的朋友,预定了几只,就是特意留到今天做这顿打卤面的。”
向北寒解释道。
“这北京油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这肉、汤的味道除了鲜美,还有一种特殊的润滑质感,非常的特别。”
路月影也是个美食家,对碗里的鸡肉很能吃出它的特别之处。
向北寒一笑,说道:“这北京油鸡,又叫‘宫廷黄鸡’。据文献记载,清朝时期,李鸿章曾将此鸡贡奉给慈禧太后。从此,慈禧太后非油鸡不吃。一九八八年爱新觉罗·溥杰先生为北京油鸡题写新名‘中华宫廷黄鸡’。”
“这种鸡体躯中等,羽色美观,主要为赤褐色和黄色羽色。赤褐色的体型较小,黄色者体型大。雏鸡绒毛呈澹黄或土黄色。冠羽、胫羽、髯羽也很明显,很漂亮,很惹人喜爱。成年鸡羽毛厚而蓬松。公鸡羽毛色泽鲜艳光亮,头部高昂,尾羽多为黑色。母鸡头、尾微翘,胫略短,体态墩实。这北京油鸡与其他品种的鸡比较,最特殊的就是羽毛非常特殊,有冠羽和胫羽,有的个体还有趾羽。不少个体下颌或颊部有髯须,故称为‘三羽’,老北京人也管它叫‘三毛’。肉美汤鲜是一方面,鸡肉中富含的游离氨基酸、肌肽、牛磺酸等特殊营养物质,对身体健康非常有意。”
听完向北寒的介绍,路月影含笑说道:“吃着美食儿,又能学习中国饮食文化,今天的鉴宝活动可是真有意义啊!小北!回头你把这打卤面的做法教教我,我回去给你爸爸做。”
“您二老要是想吃,说一声就行,不用亲自动手。”
向北寒赶紧说道。
陈秉仁不禁含笑点头,转脸对上手坐着的向立臣说道:“向世伯!您教导出一个好孙子啊!也为我培养了一个好女婿啊!”
说着举起酒杯,说道:“世伯!借着今天的高兴,我也向您表个态,我打算把公司业务向国内发展,主要从事中国古文化发掘与传播工作。我决定了,这部分业务就交给小北和莎莎他们来做。只要他们两个决定正确,资金全权有DG总公司提供。”
陈秉仁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不是没有事先考虑的。
今天下午,向北寒出门去接三位老师的时候,路月影就拿着那颗“福禄寿”龙种翡翠配饰,找到了陈秉仁,说道:“一见面,我们还没有给见面礼,小北这孩子就送了这么重的礼物,我们也应该准备点什么吧。”
看到那颗绝世精美,关键寓意美好的翡翠挂件,陈秉仁对向北寒就更喜欢了,这才有了酒桌上的这个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