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篇-太平洋战场】鏖战:盟军在太平洋战场逐渐取得主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海军在南方各个战场上频频得手,取得了巨大胜利,1942年春季以前,提前一半的时间完成了战前拟定的太平洋战争第一阶段作战计划,大大超过了日军大本营的预期,英、美军实力在作战中遭到严重削弱。相比之下,日军海军的损失却很小。截至1942年5月1 口,日本仅损失23艘军舰,总吨位26441吨;运输舰和商船的损失较大,总吨位约31万吨;作战飞机损失数百架;以及数千名士兵和水手。这个损失也比战前日军大本营预计的20%至30%小得多。基于此,日本统率部队对太平洋上的后续作战变得乐观,抓紧着手制定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
在制定下一步作战计划时,日本陆军和海军再次发生分歧,陆军认为:“第一阶段作战的巨大战果,使日本在今后2年内可以称霸西太平洋,太平洋正面的持久不败的态势已基本形成,而且日本也不具备直接攻击美国本土的能力和手段。”因此,陆军主张:“在占领南方资源和战略要地之后,应利用美国海上力量一时难以恢复的有利时机,立足于战前确定的持久战方针,迅速转入对日本本土、“满洲”、中国以及南方占领区的战略调整,培植国家战争力量,从根本上确立长期持久的战略态势……对东面太平洋方向的美国,采取旨在确保已占领区域的抑制作战;同时,将陆海军主力转用于西面的印度洋和中印缅大陆地区,通过控制印度洋、击败中国以及与德意相呼应,强行打通印度和西亚等行动,首先击败美国的盟友英国和中国,达成孤立美国的目的。尔后,再转向东面与美国进行海上决战。”
日本海军则认为:“战前确定的战略指导方针(即第一阶段攻占南方的资源与战略要点,第二阶段消灭来犯的美国海军主力),已经不适应战争形势顺利发展的需要。由于开战初期重创了美国海军,原定第二阶段歼灭美海军主力的任务已经完成一半,因而,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应该是在美国的实力恢复之前,在太平洋与美国展开积极作战,尽可能缩短战争时间。”
海军内部鼓吹这一观点的最大势力,是以山本五十六为首的联合舰队。早在战前山本就认定:“与拥有雄厚战争潜力的美国进行持久战,对日本不利,应该采取连续不断地积极进攻,迫使美国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难以恢复……以美国为直接打击对象、在太平洋方向实施连续主动进攻的决心……拖延时间,不仅将丧失以往战果,而且会使敌人增强实力,使日本陷于就地待毙的被动地位……虽然应认识到长期战争的可能,但主动追求长期战争是愚蠢的……消灭了美国舰队和英国海军,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干任何事情,这是结束战争的最佳捷径。”
1942年3月4日,日军大本营最终确定了对陆军、海军意见的折中方案,颁布《今后应采取的战争指导大纲》,规定:“为迫使英国屈服,使美国丧失战争意志,继续扩大既得战果,不断整备长期不败的政治军事态势,并相机采取积极对策;努力确保占领地区的主要交通线,促进重要国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确立自给自足的体制,并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更加积极的战争指导具体方案,在研讨国力、战况的演变、德苏战况、美苏关系、重庆的动向等各种形势之后再确定。”这份大纲的内容和措辞极其含糊、抽象,让陆军和海军都可以从中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解释和依据,所以对日本今后的作战指导没有起到作用。
在随后制定具体作战目标上,日本海军提出了三个方案,一个是向西进攻锡兰(斯里兰卡)、印度,击败英国舰队,前提是需要德意的配合;一个是向南进攻澳大利亚,拔除盟国在太平洋反攻的基地,并诱使美国舰队增援,日本海军借机歼灭美国舰队;另一个是向东攻占中途岛,进而攻占夏威夷,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促使美国丧失作战意志。
陆军对海军方案的态度并不积极,尤其是南进攻取澳大利亚,据陆军估算,这个方案需要陆军12个师团,陆军没有这样的兵力,除非抽调对苏备战的关东军和在中国战场的军队,而这样会使整个战略态势陷于极大的被动。
1942年2月1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出动航母特遣舰队,对马绍尔群岛、2月24日对威客岛、3月4日对南鸟岛等地实施奇袭,击沉日本运输舰4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1艘;4月18日,特遣舰队进至距东京1200公里海域,舰载飞机起飞轰炸日本东京、神户等地。由此,日本陆军不得不承认日本在太平洋上的防御存在严重的缺陷。陆军转而支持海军的主张,消除美国海军的威胁。
美国在遭受珍珠港袭击以及随后的打击下,西太平洋上的战略要点纷纷失守,在太平洋上已经退缩到以夏威夷为中心、北至阿留申群岛、南至澳大利亚的弧线上,倘若这条防线被突破,美国本土西海岸将暴露在日本海军面前。根据罗斯福和丘吉尔确定的“先欧后亚”方针,加之对整个战争形势的判断,美国决定坚持在太平洋暂时采取守势。
1942年3月9日,美国召开参谋长联席会议。在会议期间,海军将领仍然主张将海军主力、包括在欧洲地区的海军转向太平洋战场,把日军赶出拉包尔,